主人公叫上官学津的小说天才侠医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天才侠医 作者:弈洛 主角:上官学津 类型:都市 简介:在上官学津看来,是病人就要治好,西医不行就中医,中医不行就中西结合,再不行就向天借几年。身怀祖传中医医术,接受系统西医学习,机缘巧合之下又习得杏林秘术;他毕业的那一刻,世上就多了一个侠医。侠者胸怀坦荡,医者妙手回春。一颗医者仁心,上医达官显贵,下医平民百姓,无论贫穷富贵。一人,一针,一江湖。医国,医民,医天下。 《天才侠医》第一章特殊病...

其实一个实习生,不足以让王志民如此重视。只是这些年,中医式微,好苗子本就不多,天才更是难得,要不是自己还算健朗,这省医院的中医科恐怕早就没落了。听见宁院长的强力推荐,自己也生了惜才之心,想看看这年轻人究竟有几分功夫。、 王志民看病很快,往往询问几句,诊诊脉,就开方子,让病人取药了。上官学津发现王老的询问很有针对性,几个人病人自己虽然没有诊脉检查,从王老的问答之中也能大概诊断什么病了。 一连看了好几个病人,王志民发现身后的年轻人不急不躁,如刚进门一样在一旁认真观察学习,也不开口询问打断。他觉得很满意,至少这养气的功夫就不错,尤其是中医,不像西医那样有各种各样的检查辅助,有时候只能靠耐心和细心,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过浮躁。 等到其他诊室也相应开诊了,王志民也放慢了速度。趁着看诊完一个病人的空隙,转过头来笑着询问道:“宁院长说的年轻人就是你吧。” 上官雪津恭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回答道:“是的,我叫上官学津,中西结合专业毕业。” 王志民皱了皱眉头,想不通宁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不是正统的中医专业,又问道:“中医手法传承何人?” “一部分是家传,祖父上官宏仁;一部分,来自医学院学习;还有师承一游方郎中。”上官学津毫不忌讳地说。 王志民更是不解了,按照这年轻人的说法,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为何宁院长指名道姓要自己好好考究一下呢?对了,他想起宁院长说的,这个年轻人针灸很厉害,至于什么手法宁院长看不出来。具体病例也没说出个具体来。不过,自己既然接了,那就掂量一下吧。 这时,诊室走进来一位病人,王老示意病人坐下,便开始询问,几句之后王老收回诊脉的手,转头对着上官学津点头示意了一下。上官学津领会了王老的意思,也点了点头,然后走到病人身边,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地扣在病人手腕处,开始感受患者的脉象。 看着上官学津的动作,王老点了点头,这基础手法还是很熟练,不像医学院流水线出品的书呆子。 指尖之下,病人腕脉规律地跳动,上官学津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发现自己对脉象感知好像也比之前清晰了很多,心想应该是昨日功法有所进步的缘故。于是,很快上官学津让病人换了另一只手,再次细心地感受脉象的变化。十数秒钟之后,上官学津便收回了手。 看到上官学津诊脉如此之快,王志民有些不快了。虽说之前自己脉诊过,这个病人的脉象并不复杂,但是脉学复杂,许多中医研究生、博士生可能也只是掌握皮毛,如此敷衍行事,王老顿时觉得有些恼怒,便严肃地问:“学津,脉象如何。” 上官学津似乎并未觉得有何不妥,早些年随师父出诊时,便要求在众多干扰中快速准确地进行脉诊,老实地回答到:“脉象浮而紧,舌苔薄而白,又有咳嗽、畏寒、喉咙干哑,应为风寒在表之症。” 听了上官雪津的回答,王志民很是满意,虽然脉象并不复杂,但是如此迅速辨认出来,结合表征诊断清楚准确,比许多有经验的医生都不容多让。便有了向下考究之心,他接着说:“既然辩证已出,那就开方下药吧。” 其实这是个简单的病症,并不复杂,但是就是这样的病症最考基础,毕竟常规中药方千万剂,选出最合适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了。就看你基础扎不扎实,能不能灵活运用了。对症下药,还得看是墨守成规,还是能用出新意。 上官学津思索了一下,便拿起处方单写下: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抄。 王老本意以为,只要他开个对症的方子也算他过关。看到眼前的年轻人娟秀苍劲的字体,王老已经很是满意,他们老一辈的中医人,最看不惯现在年轻医生龙飞凤舞的字,内行都看不清,让家属如何安心照方拿药,字就是一个中医的脸面。方子光明正大,字就该正大光明。 王老拿起上官学津写好的方子认真的审阅起来,其实他内心最合心意的是三坳汤,不曾想这个年轻人用起药正奇相佐,相得益彰,这改进版的五坳汤更是合乎合情合理。自己都要惊叹用得妙,想得全。于是大笔一挥,在处方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嘱咐病人去药房拿药。 病人见不是王教授亲自开的药有些犹豫,王老笑着说:“放心吧,我签了名,就表示药方绝对有效,定然负责到底。”听完,病人有些尴尬地谢过王老,拿药去了。 王志民现在心情很好,眼前这个年轻人底子扎实,并且能活学活用,有大才之能,说不定自己这身本事也能有个传承。于是生出了进一步考量的心。只见王志民站起身来,对着上官学津说道:“学津,跟我来一下。”出了诊室,王老交待暂停看诊,便带着上官学津来了针灸按摩室。 中医门诊许多病人会定期来做做针灸和理疗,考的一个中医的手法和功夫。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物理治疗方法。但是要达到因人因病使用不同手法,对中医大夫的要求很高。推拿十法,有些穷其一生也只是窥得一二。 “学津,中医推拿手法,掌握的如何?”王老小心地问道,算是考前摸底。 “跟着师傅学得一二,但是实践不多,怕是有些生疏了。”上官学津诚恳地回答到。 王老便随意挑选了一个病人,让他处置。只见上官学津毫不怯场,几句问诊,几处触摸感受之后,便徒手施展开来,随经取穴,推、揉、拿、捏种种手法随意切换,劲道适中,像是经营多年的老手。最后,患者竟依然入睡,醒来却是舒坦至极。王老笑意更浓了,当真是块璞玉,稍加打磨,能堪大用。 王老本还想考考针灸,可是突然有人寻来。原来是宁院长要求上官学津一起去给刘闯董事长的公子复诊,虽然医院已经成立专家组,可能没他什么事。不过毕竟答应了刘董事,并且安排他进专家组,这次复诊便找人寻他来了。 王志民对上官学津的表现非常满意,知道不急于一时,便遣他过去。自己又回去诊室坐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