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皇帝(嘉靖于冕)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小说道袍皇帝(嘉靖于冕)

最具潜力佳作《道袍皇帝》,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嘉靖于冕,也是实力作者“嘉靖”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我记得,历史上朱祁镇是一个莽夫吧?”于冕看着一边日日夜夜炼丹修道,一边雷霆手段整治朝堂的朱祁镇,不由得发出疑问。他一个穿越者,怎么可能知道朱祁镇其实被嘉靖重生了。且看一周目修仙失败的嘉靖,与后世穿越而来的于冕,怎么为天下百姓造福。【智斗文】【非套路文】【腹黑权谋文】【若有弱智肥皂、玻璃、蒸汽机剧情请举报我】......

点击阅读全文

精品小说推荐《道袍皇帝》,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嘉靖于冕,是作者大神“嘉靖”出品的,简介如下:王山才不怕得罪人,自古以来,阉人们便是靠得罪一部分人、推行一些事,进而来讨好需要讨好的人以前王山是为了讨好圣上,而去得罪反战派文臣,来推动大军出征一事;现在王山是为了讨好于冕,而去得罪缓战派勋贵,来促使大军早日攻大同镇本来大帐中人便吵得火气上头,王山一番话算是撞枪尖上了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站了出来,不顾王山的监军之职开始对骂“你个没根的阉货,你他娘的说谁呢”“老...

道袍皇帝

道袍皇帝 阅读精彩章节


英国公张辅听完驸马井源之话后,认真的思索了一番。

“我也赞成井驸马之言,现在鞑子军纪涣散,乃是主动进攻大同镇、围困鞑子的最好时机,”

“战机转瞬即逝,下一次有围剿鞑子的时机,还不一定要等到猴年马月。”

“只要此战成功围困鞑子,战争的主动权便牢牢的把握在咱们手中。”

“此战便依于监正所言,想办法主动围困大同镇。”

“而且是越快越好,大军越早一天前往大同镇,也先逃遁的可能性便越低。”

至此,于冕最初的目的——让主攻派主导大帐,便成功实现了。

大同镇的百姓们,终于有盼头了。

“诚然于监正奇谋韬略惊骇世间,但也不是生而知之者,”

“正如井驸马所说,于监正刚刚提出的计策中,细致之处有诸多问题。”

“于监正也是第一次接触兵事,细节上有所偏差也正常,”

“瑕不掩瑜,于监正能提出此策,已可见于监正之大才了,也属实是惊艳到我了。”

在张辅的带头下,在场众人都向于冕投来了赞肯的目光。

“诸君,咱们都是久经战场之人,将于监正提出的计策落实,便是咱们的任务了。”

“大家畅所欲言,争取商讨出一个更贴切时机的围困之策。”

一时间,大帐中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首先是驻军位置和藏匿奇军位置,其次是进攻大同镇的时间点,这都需咱们着重考量。”

“驻军地点方面末将有一议,不要让大军全聚集在靠近大同镇的位置,以防也先警觉。”

“精锐驻扎在西北山区中,距离大同镇最近的地方,好第一时间围困大同镇,”

“而其余部队,应该分散在大同周边山区各地,混淆也先的视听。”

“围城并非一朝一夕,这些部队完全可以第二时间再加入围攻。”

“末将认为夜袭,可;但入夜跑到第二日正午的夜袭,不可。”

“彻夜赶路后,士兵很无力鏖战,不一定能围困住鞑子,”

“甚至可能连半而击之都做不到。”

“补给方面也需要考量,大同镇失守,咱们要考虑从何地购买粮食,为将来的围困提供军需。”

“……”

讨论声此起彼伏,众将领你一句、我一句,渐渐将于冕提出的策略完善了。

于冕却隐隐感觉不对劲。

听在场众将的口气,好似并无人真正关心,大同镇百姓的处境,

众将都只关注一点——胜负,如何更好的获胜。

于冕摇了摇头,将思绪拉回了战场上,

不管众将的动机与过程如何,结果是好事便可。

只要能早救下大同镇百姓,哪怕只早一天,于冕也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正确的。

在众将金罗密布的商讨后,一份完善的作战方案便准备妥当。

大军中骑兵分两支,一支公开驻扎在西北山区距离大同镇最近的地方,

另一只则是埋伏在于冕所说的位置,距离大同镇最近的那座山。

其余部队,三五万为一支的,分别驻扎在大同镇周围山区中,对大同镇呈合围之势。

如此安插分布部队,既可骗过也先太师,让也先太师误以为明军只敢远围、不敢近攻,

又可让大军以最快速度合围大同,在合围途中亦可顺势剿灭小股流窜瓦剌部队。

进攻的方式也是奇袭,但不是于冕所说的夜袭,而是日出时刻奇袭。

三十里外的骑兵先打头阵,主要目标为啸营,最好能进入瓦剌大帐中,与瓦剌展开短兵相接的持久战。

在瓦剌大帐中混战,能有效阻碍瓦剌骑兵的发挥,进而争取最多的时间。

六十里外的骑兵紧随其后,一同拖延时间。

京营不比大同镇本地的卫所兵,有京营两万精锐去血战,拖一日时间轻轻松松。

其余步卒则是天明时刻再急行军,步卒白日急行军比夜晚急行军剩神、速度也较快,

入夜前定能来到大同镇城下之外,还能保持一点点战斗力。

届时,大明军对瓦剌军的合围之势便成。

来到大同镇城下后,明军的军营要距离大同镇近一些,除了方便观察大同镇情况,随时半而击之外,

也使得瓦剌没有足够的地界,让五万骑兵拉开仗势冲锋。

其他方面大家很快便探讨了出来,只有一点一直在争论不休,

那边是进攻的日期,暂时没有商讨出一个好时间点。

按于冕的想法,是能越早越好;

于冕主要是想让大同镇人早早获救,英国公、井驸马则是认为于冕怕瓦剌劫掠一波后走人、丧失战机,

故而在场众将领中,只有对于冕才学“知根知底”的英国公与井驸马,以及一些极端主战派,比较支持于冕的速战建议,

其余将领基本上全与于冕意见相悖,他们认为最好驻扎上一段时间,先麻痹也先太师的神经。

双方各持己见,于冕与张辅以及井源一时难以说服众人,众将的提案也的确看似合理的多。

争论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众将之间还是无法达成统一口径,共同敲定一个进攻日期。

明日大军便要出发,分散去大同镇四周驻军备战,今日必须要商讨出一个结果。

今日若不确认进攻日期,等众将领日后分开时,又如何保证传递消息的公文不会被瓦剌截获。

能否成功合围大同镇的要素中,首当其冲便是利用信息差打也先太师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保密,众将领已经商议好了,在进攻的前一个时辰前,都不告诉他们各自手下的将校们。

众人又争执了一会,一直不发话的王山说话了。

王山还记得干爹王振的叮嘱:尽量与于冕讨好关系。

王山先给了于冕一个眼神暗示,然后向诸位将领说道:

“依咱家看,咱们不如把瓦剌人围在大同镇内,围死算了。”

“还攻什么攻,没胆便一直围下去呗。”

王山本就阴阳怪气的嗓音,加上这句阴阳怪气的话,一下子惹恼了大帐中的所有将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