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老祖动手》,超级好看的小说推荐,主角是朱元璋朱雄英,是著名作者“朱元璋”打造的,故事梗概:朱棣:爹,我没夺我大哥皇位,是我那允炆侄儿让给我的。叫门天子朱祁镇:太祖,我是能够让大明再次伟大的男人,且看我操作!威武大将军朱厚照:太祖,我会八国语言,能夜御六女,我厉害吧!万历皇帝:太祖,张居正他欺负我,呜呜呜!崇祯皇帝:太祖,救我!朱元璋:?人在洪武十五年的朱元璋看着一票子孙发来的消息,一脸懵逼。且看我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如何用一块能够连通大明十六朝的国运石,改变大明原本国运,带领后世皇帝,斩......
最具潜力佳作《老祖动手》,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元璋朱雄英,也是实力作者“朱元璋”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诛杀叛逆,诛杀叛逆!”徐辉祖这边带着人马刚刚赶到威武营附近,就听到了四面八方响起的一连串鼓噪和呼喊。那些被齐泰安插在上直亲军之中的文官们正义愤填膺,一脸义正言辞的蛊惑着威武卫中的老卒。在朱元璋时代,大明京城的防御一共分为两部分。驻扎在城外的京营,一共三十六个卫,二十万人拱卫南京...
阅读精彩章节
而另外一边,上直亲军军营中的齐泰等人也听到了震耳欲聋,经久不衰的鼓声。
齐泰作为兵部尚书自然也知道这面鼓敲响意味着什么,脸色不由一沉。
他立马就意识到建文帝失踪的消息恐怕已经泄露了,而且能敲响这面鼓的恐怕只有那位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的魏国公。
而这一声声的鼓声,就像是对他宣战的战书一般,让齐泰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他抬起头环视四周所有人沉声道:“诸位都听到了吧,魏国公这该是叛了,诸位可愿随我共富贵,一起平了魏国公叛乱。”
四周这些文人,和几个已经被驯服的武将彼此对视一眼,均都露出了狠意。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权力之争,在这条路上有进无退,进一步是荣华富贵,退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谨遵大司马吩咐。”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开口。
大司马乃是兵部尚书的别称。
不过在明初老朱治下,可没哪个兵部尚书敢有这个魄力,被这么称呼,齐泰很清楚,若是这次夺权他胜了,那他这大明第一位大司马称呼将当之无愧。
“叛了!”
“魏国公府背叛了陛下,投靠了燕逆。”
“诛杀叛逆,诛杀叛逆!”
徐辉祖这边带着人马刚刚赶到威武营附近,就听到了四面八方响起的一连串鼓噪和呼喊。
那些被齐泰安插在上直亲军之中的文官们正义愤填膺,一脸义正言辞的蛊惑着威武卫中的老卒。
在朱元璋时代,大明京城的防御一共分为两部分。
驻扎在城外的京营,一共三十六个卫,二十万人拱卫南京。
以及驻扎在城内的十二个卫,包括皇城左右卫,戍山卫、威武卫在内的将近八万上直亲军,拱卫皇城。
而这两支军队,京营已经被带去北方平叛,如今的南京城内,就只有上直亲军卫的这八万人。
这些人是朱元璋精挑细选出来,不但战力最强,而且对皇帝最为忠诚的一支部队。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支部队最终被李景隆带去了前线,被他一波全部送走。
如果这支上直亲军一直戍守在南京城内,朱棣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进来的。
在如今朱允炆自己跑路的前提下,谁能掌握这八万人,谁就握住了大明朝廷的中枢之权。
但显然,如今的局面对徐辉祖等人不利,因为大义并不在他们这些人身上。
齐泰此刻身穿兵部尚书的绯红色官袍,站在威武卫的寨门之上,一脸沉静地盯着带着几百人狂奔而来的徐辉祖高声道:“魏国公你不经调遣,私自带兵冲击上直亲军,是要造反?还是已经投靠了燕逆,要向陛下逼宫?”
“齐尚书,莫说这些废话,聚兵鼓已响,陛下呢,我们要直面陛下。”
徐辉祖沉声开口。
齐泰闻言心里一沉,更加确认徐辉祖已经知道朱允炆失踪的消息了。
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神态越发趾高气扬,高声怒斥道:“曹国公,陛下让你在家反省,你为何突然敲响聚兵鼓,私自带兵前来,你虽是我大明国公,但有国法在,有皇帝陛下在,你如此行为已经形同叛逆了。”
说到这里,齐泰的目光不由看向旁边伸头缩脑的李景隆,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和煦,笑道:“曹国公,您如今是我大明朝第一武勋,您应该是站在陛下和我这一边的,对吧?”
听到这句话,透过国运石,朱元璋三人的目光瞬间都落在了李景隆身上。
三人都是人老成精,从无数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狠人,这句话他们岂能听不出来。
这显然是齐泰在拉拢李景隆,而且听语气就知道把握很大。
“文忠,看来你这好大儿和文臣的交情匪浅啊!”朱元璋对旁边的李文忠幽幽开口。
“陛下,您等着瞧吧,咱回去就打断他一条腿!”李文忠咬着牙,恨恨的开口。
李景隆是能听到国运石中声音的,闻言身体瞬间就僵住了。
他唰的一声就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气急败坏的怒喝:“齐泰,你特娘地胡说什么,陛下不是已经失踪了吗,你隐瞒这个消息,你才是真正的叛逆分子!”
齐泰闻言不由一愣。
他可是知道,上个月黄子澄才刚刚给这位曹国公送了两个扬州瘦马和一万两银子的,说好了以后在朝中共同进退的,这家伙怎么翻脸就不认人了啊!
这些泥腿子造反出身的家伙,果然言而无信。
齐泰在心里恨恨地想。
而且他心神也不由彻底沉了下来。
因为他很清楚,他们若是想要夺权,勋贵之中没有一个高威望的人物声援他们,是很难的。
不过事到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而且他也并非真的没有后手。
“曹国公,我不知你是被谁蛊惑,说什么陛下失踪了。”
“但既然有这样的传言,咱们就一起进宫面圣,让陛下圣裁吧!”
“就是不知道魏国公敢不敢随我一起进宫面圣?”
齐泰盯着徐辉祖,眼中微不可查地闪过一丝杀意。
他此话一出,瞬间就把徐辉祖和李景隆放在了火上烤。
而且他绝对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今的皇宫内有方孝孺在,此刻都是他们的人,只要这些人敢进去,他就能让这些人全部有来无回。
朱元璋透过国运石一直在观察着这一场对峙。
他突然发现自己制定的祖宗制度中存在一个巨大漏洞。
他从成为皇帝以来,一直思索的就是如何加大皇帝的权柄,为此他不惜废掉丞相,不惜大开杀戒。
为了防止武勋篡权,他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让他们彼此牵制,同时把调兵之权划给了兵部,其实就是收回了武勋的一部分权柄。
毕竟洪武年的兵部其实就是朱元璋的秘书而已,所有的调兵命令都要听朱元璋的。
这无疑极大地加强了皇权,甚至可以说在他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大明皇帝的权柄已经被他加强到了极致。
但他什么都料想到了,也什么都做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大明的皇帝有一天会脑残到主动放弃属于自己的刀把子,把皇权拱手让给一群近侍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