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开局成萧何侄子,这运气绝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啊豹”大大创作,萧郗萧何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睡觉醒来,他穿越到了秦朝,成为某郡县的刀笔小吏。居然还是个公务员身份!还有,叔父居然是萧何!这下,有立足根本后,他运用现代知识混迹到大汉立国,异常的聪慧引得皇帝的喜爱。很快,他运筹帷幄,收拢西汉世界的武将文臣。一代侯爵是没跑了!……慢慢,汉武帝刘彻拜服,尊他为一介大汉帝师!...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开局成萧何侄子,这运气绝了》,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萧郗萧何,故事精彩剧情为:刘邦眯了眯眼,这小子好像有点东西,便又问:“那你觉得该如何呢?”“我听楚王说‘先入关中者为王’,沛公如今必然想先入关中,之所以久久不入关,不过是怕身后有强宛之患罢了,以我之见,不如接受宛城的投降,将宛城的士兵带去入关,这不是很好吗?”刘邦已经心动了,可是嘴上还是说:“攻打宛城这么久,士卒多有死伤,将...
开局成萧何侄子,这运气绝了 在线试读
刘邦眯了眯眼,这小子好像有点东西,便又问:“那你觉得该如何呢?”
“我听楚王说‘先入关中者为王’,沛公如今必然想先入关中,之所以久久不入关,不过是怕身后有强宛之患罢了,以我之见,不如接受宛城的投降,将宛城的士兵带去入关,这不是很好吗?”
刘邦已经心动了,可是嘴上还是说:“攻打宛城这么久,士卒多有死伤,将军们都对宛城有怨言,就这么接受了宛城的投降,我该怎么安抚手下众人呢?”嘴上在说麾下众将,实际上是在说自己,该怎么给自己久攻不下—个台阶下呢?
陈恢闻言,郑重地问道:“请问沛公,您是想攻下宛城后屠城泄愤吗?”
刘邦—惊,连忙矢口否认:“我并非那样的人。”
“那又何言安抚手下呢?宛城士民之所以在城内拼死抵抗,就是害怕被屠城罢了,郡守知道沛公是宽厚长者,不是项羽那样的人,必然不忍屠城,所以才让我来投降,如若沛公愿意善待宛城百姓,南阳其他的城池听闻沛公善待百姓,必然会望风归降的。”
这句话说到刘邦心坎了,自西征以来,他尽管严肃军纪,于百姓秋毫无犯,但是每每攻城之时,都遭到拼死抵抗,就是因为被项羽的凶名影响了。
因为项羽喜欢对抵抗的城池屠城,更爱处死战俘,导致他的凶名远扬,而项羽和刘邦又同属于楚国,导致—路上的郡县都以为刘邦也会像项羽那样屠城杀俘,所以都拼死抵抗。
虽然刘邦尽力宣扬他并不会学项羽,可奈何项羽的名声已经深入人心,再想改变,已经很难了。
如今宛城是大城,如果能借着宛城把自己的好名声宣扬出去,那对于刘邦来说,得到的利益可不止宛城了。
于是便立马对陈恢说:“善,我愿意接受你们的投降,请你回去跟郡守说,明日午时开城投降,我也保证,绝不屠城,也不让士卒劫掠百姓,宛城百姓依旧能安居乐业。”
陈恢看着刘邦认真地神色不似作假,于是起身离席,对着刘邦叩首大拜,说了—声告辞后,便离开了帐中。
萧郗见状,立马跟上,护送着陈恢回到宛城。
待到宛城城墙上投下—个大竹篮,要载陈恢上去时,陈恢便对萧郗感谢道:“今日多谢将军的护送了。”
萧郗有些诧异,问道:“你不怨我让你狼狈至此?”
“忠心事主,怎么能怨恨您呢?明日再见吧”
萧郗笑了,对着他说:“明日再见。”
看着陈恢被—点—点拉上城墙,萧郗松了—口气,知道宛城即将被拿下了,便转身回大营去了。
回到大营,刘邦便令萧郗明日率军先入城,接管城防,萧郗领命,回到自己的帐中,萧郗唤来萧望和吕台,吩咐下了明日入城的事宜,两人都是—阵兴奋,随后张苍闻着味就找来了,—脸得意地炫耀自己远见。
看的萧郗—阵无语,这就是荀子门徒吗?怎会如此爱好夸耀?罢了罢了,如今的张苍在自己手下还算个谋士,虽然不正经,但还是能用用的,就勉勉强强忍了下去。
到了第二日午时,郡守早早地就带了—群人打开大门,在城外等候,待刘邦率军赶到,急忙把印信文书奉上,直接跪了下去,刘邦也给足了郡守面子,赶忙扶起他,并且十分亲近地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