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农门闺女:养活弟妹后带全家暴富 类型:古代言情 作者:泡芙味的橘子 角色:宋知南宋玖儿 简介:(外表老实内里腹黑的男主+贪吃爱赚钱的女主) 一场车祸,意外回到了古代,玖儿的神魂回到了另一个时空的自己身上 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玖儿抬头看着一贫如洗的家,低头看了看自己露脚指头的棉鞋,悲从中来 同人不同命,二十二世纪海城首富的独女,回到古代竟是破落农家的痴傻闺女 好在,农家虽穷,兄长踏实肯干,弟妹乖...
第9章 三百两
宋玖儿秀气的眉毛皱了皱,二百两和她内心期许的价格差了一半。
她犹豫一下伸出了左手,手掌打开,四根手指竖在了掌柜的面前。
掌柜没想到小姑娘这么敢要价,微愣一下直接笑出了声。
“姑娘,咱们佟记典当行一向童叟无欺,诚信做生意。
您这块玉虽是羊脂玉不假,可到底太过小巧,且这鲤鱼形状改变不了图案,这也会影响再次出手。
若您诚心典当,我给您添一些,二百六十两如何?”
二百五不好听,掌柜的直接多给加了十两。
宋玖儿听了摇摇头,重新伸出三根手指头。
“三百两。”
来到这里才两天不到,宋玖儿只略微知道一些物价。
金鱼镇地处北方,气候倒是有点像现代的河北山东等地。
因昼夜温差大,且夏季短雨水少,每年只能耕种一茬粮食。
百姓们多在良田里种植小麦,差一些的劣等田地,山坡地就种植高粱、小米。玉米,土豆等作物。
镇上粮铺里售卖的精米都是从南地运输过来的,因此大米一斤能卖到十二个铜板,白面也要八个铜板一斤。
像小米便宜一些,一斤二个铜板,高粱,玉米这些杂粮就更便宜。
宋玖儿心里估算了一下物价,换算成钱,一两银子差不多能有现代的五百块钱。
三百两银子就是十五万,若是在现代,自己手里这块玉至少能卖到二十万,所以她一开口要了四百两。
掌柜的没想到这小农女还挺识货,他内心给出的最高价格就是三百两,若是超过三百两便是收了东西,也没什么利润了。
看到宋玖儿淡定的模样,掌柜的歇了再讨价还价的心思,直接应下。
“好,就按姑娘说的三百两。
姑娘稍等,我这就写契据。”
掌柜的重新坐下,小二有眼色的上前磨墨,很快一张死契就写好了,契据一式两份,掌柜的按上当铺的印章,习惯的拿给卖主看。
本以为宋玖儿和普通的农户一样,不识字,只能按个手印了事。
没想到宋玖儿认真看了一遍契据,确认没问题了,然后自然的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卖主那里,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宋玖儿三个字,书写的极为漂亮,不似一般闺中女子的绢花小楷,宋玖儿的字苍劲有力,行云流水,猛一看,倒像是男子书写的。
“姑娘这字写的真好。”
掌柜的诚心夸赞,宋玖儿只是淡然一笑。
这毛笔字还要多谢她爸爸,小时候别的女孩子都去学跳舞、画画或者是乐器。
可这些特长都需要有天赋,偏她什么天赋都没有。
爸爸为了让她有点拿得出手的本事,逼着她去学书法,起初她不愿意学,每次去上课都哭哭啼啼的。
后来爸爸为了让她高兴,干脆请了老师在家里教,爸爸也跟着一起学。
一学就是十年。
从八岁到十八岁,爸爸和她都练出了一手好毛笔字。
今天这几个字写的并不好,只发挥出了七成的水平。毕竟现在这身体连笔都没抓过,猛地就写字,还是有些生疏。
瞧着小姑娘不骄不躁的模样,掌柜的心里好奇,不知什么样的农户养出了这样的孩子。
或许,是落魄的大户人家?
没听说金鱼镇有这样的人家啊。
小二已经按掌柜的吩咐,取来了三百两银子。
宋玖儿没要银票,就她们家的情况,拿着银票也不安全。
不如换成银子,她回去在家里随便刨个坑埋上就行。
二十九个十两的银锭子,剩下的一两则是一块三分的碎银子和七百个铜板。
“姑娘,您数数。”
小二贴心的找来了一个粗布做成的破布袋子,布袋子不装东西就鼓鼓囊囊的。
用这个装银子,别人看见了也不会想到这里装了钱。
“多谢掌柜的照顾,这几个铜板请小二哥喝茶。”
宋玖儿当面数清了钱,朝小二和掌柜的道谢,又从一串铜板上拿出五个递给了小二。
“多谢姑娘,小的祝姑娘心想事成。”
小二收到了打赏,笑的见牙不见眼。
“姑娘不用这么客气。”
掌柜的见这小姑娘这么会来事,更高看她一眼。
宋玖儿收起契据,不再停留,背上背篓,领着两个小的出了当铺。
“姑娘慢走,以后若是有这样的好东西,别忘了再来我们佟家典当行。”
掌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宋玖儿左手提着装银子的布袋子,右手牵着妞妞,妞妞又拉着宋少安。
三人这样出了当铺,宋玖儿按着原路返回,准备去主街买些东西。
两个小的始终一言不发,眼看就要走出吉祥街了,她停下脚步。
“想吃什么?姐姐给你们买。”
两个小的没吭声。
“花生糖?绿豆糕?蜜饯?”
这些都是来的路上,她从妞妞嘴里听说的,小姑娘长这么大没来过镇上,不过娘亲还在时,偶尔会给他们几个小的买些零嘴。
这几样,也是妞妞唯一吃过的零嘴了。
宋玖儿还是没得到回应,有些奇怪,微微弯腰,才看到两小只都呆愣愣的。
他们看着前方,眼睛又没有焦距,就那样愣愣的,宋玖儿拉着他们走,他们就走,她停下,两人也停下了。
宋玖儿心里一急,使劲拍了两人的肩膀,嗓门也大了。
“你们怎么了?说话呀!”
一巴掌拍在肩膀上,疼的两小只龇牙,宋少安最先回神,他瞪圆了眼睛,死死的看着宋玖儿。
一张嘴,就结巴了。
“姐姐……姐,银,银子……你……”
宋玖儿被这孩子逗得噗嗤一笑,她一笑,妞妞也回神了。
“姐姐,是……是三百,呜呜……”
妞妞脱口就要说出三百两,被宋少安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小家伙捂嘴的同时还紧张的看了看四周。
吉祥街不是主街,整条街上的铺子多为书铺、当铺,瓷器铺子,平时街上人就少,现在是晌午,整条街也没几个人。
见没人看他们,宋少安才贴着妹妹耳边小声嘱咐了句。
“别说话,大哥说了,财不露白,被人听见了咋办。”
妞妞小鸡啄米的点头,只是在震惊中回不过神。
宋父也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宋家长子宋知南很小就在家启蒙识字。
到两个小的时,宋父去世了,宋母操持家顾不上他们,宋知南就抽空教弟弟妹妹识字。
两个小的虽没见过三百两银子,也知道三百两是很多钱。
三百两啊,把他们兄妹打包卖了都不值这么多钱。
姐姐竟然有了这么多钱,而且,而且……她竟然只拿个破布袋子提着这么多钱,在大街上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