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洗刷耻辱》,现已上架,主角是赵桓宋钦宗,作者“赵桓”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北宋末年,朝廷积病积弱。冗官冗兵、重文轻武等沉疴弊病缠绕着整个国家。但赵桓觉得,这大宋朝廷的各种陈年病疴都是癣疥之疾,真正的心腹大患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的膝盖太软!穿越成宋钦宗赵桓,一睁眼已经是再次自投罗网被困金军大营,距离被废已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悲惨屈辱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要强加在自己身上,但赵桓绝不就此认命,誓要与洗刷这注定的屈辱,胜天半子!朕即国家,于是大宋增加了三分血性,两分勇武,一......
就在这群金人吵吵嚷嚷着向西时,太学西侧,只隔了一条御街的武成王庙静静矗立。
武庙中历代先贤名将、诸夏英杰的雕像高大威严。在高大的雕像下,一道道目光凝视着庙外长街上正在行进的金人。
“金人进入埋伏了!”在诸葛亮雕像身后,一名太学生走出。
另一边一位好汉从韩信的雕像身后走出,恭敬的向韩信拜了三拜,说道:“听说兵仙背水一战,大败敌军十余万。希望兵仙庇佑,今日我等背火一战,也能成为屠杀金军十万的开端。”
太学生则是对着孔明恭敬三拜,说道:“武侯忠义昭烈千古,愿能庇佑我等忠义后人,大败金军。”
越来越多的太学生与东京好汉从雕像之后走出。
显然掌握有地利的东京军民,在出其不意方面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所谓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金军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们刚出发,东京军民便已经潜伏到了他们身后。
这种如羚羊挂角般极具灵性的军事部署,实在是出乎了所有金军将领的预料。
无论是尚富皂、还是耶律怀义都以为太学方向已经被肃清,谁也不会想到宋人会突然出现在女真人出发的位置。
李宝从人群中走出,骂骂咧咧的说道:“这些太学生就是一群胆小鼠辈。要我说就应该从太学与武成王庙之间的御街北上,既能向西从后方突袭西大街上契丹人,砍下大量人头。也能向东去麦秸巷,焚毁大量砲座。他们非要我们跟在女真人后面,围杀这区区数百残兵败将。”
残兵败将这一词,李宝并没有说错。
金人血条极长不假,哪怕遭遇大火,战斗意志也没有崩溃,依旧斗志昂扬的去围攻宋军。
可是打仗毕竟不是街头斗殴,金军二十个百户被烈火焚烧,绝大多数葬身火海。剩下的人临时凑在一起,建制组织、配合默契都不能与鼎盛时期相比。
所以他们行进时才会吵吵嚷嚷,阵型凌乱。
一旁的好汉们劝道:“契丹人都是金人走狗,在西大街厮杀的好汉们传来消息,他们已经牵制了大量散兵游勇在大街小巷中。只要能击败这队女真人,契丹主力必然会撤退,我们可以从容去绞杀那些被遗留的散兵。”
李宝从一旁提起了他那沉重的双手战斧,这本应该稍显笨重、冗长的武器,配合他穿戴甲胄后四百斤的魁梧身躯,竟然大小正好合适,相得益彰,徒添几分勇武。
“道理我懂!可就是气不过,又要听这群耍嘴皮子的安排。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咱指挥这群耍嘴皮的?”
李宝暴躁的大吼一声,闷头带人向西前行。
眼见老大头上的怒火都已经快燃烧成实质,其他人怕被牵连,只能静悄悄的跟在身后。
“难道真应该学学孙子?”闷头走了许久,好汉们便见李宝忽然停住脚步,一脸将信将疑。
“哥哥应该作老子,干嘛学孙子。”有好汉立即开口说道。
李宝一巴掌到说话人脑袋上,骂道:“就你这种蠢憨太多,才显得我们不太聪明。以后多读读书,把《孙子》学好了,去指挥那些只会磨嘴皮子的。”
这位耿直的汉子还是不理解,小声嘀咕道:“为什么要学《孙子》,听名字便憋屈。哪像《老子》,这名字多好,说出去都占人便宜。”
一旁的太学生,笑着调侃道:“因为东京城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那帮孙子的。好好学吧,好汉。”
“嘶,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很有几分道理啊。”
“我让你有道理!我让你有道理!”李宝气的抓狂,跳起来又狠拍了这个憨货两巴掌。
“哥哥,哥哥,别置气了,跟这些读书人耍嘴皮子,能被他们气死。”其他人连忙拉住李宝,说道:“前面女真人已经快要抵达延真观了。我们赶紧准备焚路的薪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