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孟姝花楹)完结版

完整版古代言情《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孟姝花楹,是网络作者“桃子不摸鱼”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母亲去世后,父亲用留下的嫁妆另娶新妻入门。在继母手下憋屈的生活三四年后,继母便将她卖给了人牙子,进入富可敌国的家族为丫鬟。后来,她伺候的小姐嫁入宫门,她成了陪嫁丫鬟一同入宫。在暗流涌动的皇宫中,她拼尽全力护下自家小姐,靠着英勇才智,在宫中杀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点击阅读全文

之后几日二牙子也被人挑走了,听说是附近大名县的寻常富户,墩子在厨房做事总能听一肚子小道消息,她说那户人家是寻了年轻女孩做童养媳的。
二牙子年纪合适,养两三年就能成婚。
孟家村的一位族叔,儿子小时候烧坏了脑子,平日有些痴痴傻傻的,他家攒了许多年银子曾买过丫鬟做童养媳。
换言之,能买来做童养媳的,那家的儿子大概也是身体有疾......
孟姝不由叹息,女子生存一世委实多艰。
像她阿娘,童生之女,自小也是衣食不愁,饱读诗书。外祖当初也是选了家世简单的孟成文,想着他父母故去,平日仅靠着抄书为生,自家女儿嫁过去补贴大笔嫁妆,又有兄弟照拂,这辈子应该是顺遂如意的。
成婚前几年还算过的去。可自从外祖过世,舅舅去南边做生意失了踪迹,父亲便在阿娘病重之时,宁愿花光了阿娘的陪嫁再娶个清馆人,也不愿花银子给她看病。
这一天来的并不晚。
前几日已不用每天花时间学规矩,孟姝在几次伺候茶水时见了郑东家几回,对方瞧着她时,脸上露出的是满意的神色。
至于陈林,这段时间养的白了些,愈加俊秀,关于他的去向,孟姝旁敲侧击的问过周牙婆。
周牙婆知道她们关系好,只说了一句。
“他们的前程端看命了,约莫月底便要送往京城。”
孟姝便知道和陈林大概这辈子见不到了,但也没什么离别愁绪,不过是在牙行认识了一场的情分。
这日快到晌午,墩子端了饭菜来孟姝房里,两人正喝粥时,春月一脸喜意的进门。
“快着些和我去前院,机会来了。”
春月一手扶着门框,一手指着孟姝,见到墩子时也招呼了一声。“你也跟着去,听说这次要的丫头不少。”
说起来墩子已被拉着去挑选多次了,只是回回都没被选上。
孟姝听着话音儿,心道该是临安府的唐家来人了。
周牙婆私下说过郑东家便是出身唐家的一等大丫鬟,只是不知为何落脚在津南县,还做起了牙行的生意。
刚走到前院,便听敞厅里郑东家爽朗的说笑声。
“浑没想到这次居然是菊裳姑姑来呢,怪道今儿一早就听那喜鹊儿在枝儿上叽叽喳喳的叫,原是故人来了。”
话音里多了几分客套,孟姝也听出了一分惊讶。
接着便有道沙哑的话声响起,不冷不淡,“眼瞅着端阳节就到了,王大家的近日被派去京城走礼,来津南县的差事儿就落到了我头上,原在府上咱们也是熟识的,今儿可给我挑几个颜色好的,咱们府的老太太喜好你也知晓的。”
孟姝墩子二人在前院站定,春月依着例子将孟姝安排到了前排,墩子则落到角落。
不多时,郑东家领着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出了敞厅,孟姝规矩的站着没抬头看,只眼角余光依稀辨认出来人穿着绸缎外衫。
春花春玲搬了两把椅子,郑东家邀妇人落座后开口。
“菊裳姑姑,照例,与唐府属相相冲的,有碍观瞻的都没安排过来待选,前面两排都依着唐府内院规矩教过的,后面三排做粗使丫鬟也尽够了,擅针线缝补、灶台打杂、伺弄花圃的都在这儿了。”
其实唐府挑人进门自然还要重新学规矩,但能过了郑东家这一关的自然更好,菊裳姑姑看着前两排齐整的小丫头,满意的点点头。
属相既不相冲,孟姝等人便挨个上前,菊裳姑姑身后的仆从捧着纸笔,派头做的挺大。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