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叫做《我帝辛兄长》是“微子启”的小说。内容精选:一朝穿越,微子启发现自己成了商王朝帝辛的兄长,这时帝乙还未驾崩,帝辛也为未登基,封神更没有开始。微子启不贪恋王权,不与弟弟争王位,也没有接受弟弟册封的微国国主爵位。他深知封神不仅仅是为了清洗玄门三教,填补天庭神位,更是对人族的打压。封神开启,商王朝必定覆灭,这是圣人谋划的定局,也是所谓的天道大势。故而,微子启放弃王子身份、国主爵位,拜人教首席大弟子兼副教主玄都大法师为师,潜心修道,一心成仙......
“好了,西岐往朝歌运送财物之事先不提,来人,将地籍和户籍取来。”
“孤要看看这每年都需要朝歌粮食补给的西岐,是如何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
“这么富裕的西岐,为何还要孤来补给。”
“给孤翻一翻这地籍和户籍,看看这大山交错的西岐,是如何让百姓丰衣足食的。”
地籍、户籍。
这是人族先圣仓颉所著,并非两卷书籍,而是地图样式的传承至宝。
待到户籍与地籍取来,帝辛让杜元铣施法,将西岐的户头显化出来。
随着杜元铣以人族气运为基,施法于户籍、地籍之上,顿时那书画高山流水的地图飞起,将西岐的地域和人口显现了出来。
就好似立体投影一般,呈现出了一切。
地势山脉,人口多稀,完全呈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当看到西岐的地势,以及开垦的耕田面积,满朝文武都是露出了不可置信之色。
倒不是因为耕田太多。
恰恰相反,耕田太少了,最主要的这些耕田之中,望天田竟然占据了五成。
在周天毛神受人族统御之下的时代,望天田不应该这么多,比如东伯侯姜桓楚的封地,望天田不足一成。
大部分都是灌溉田和水浇田。
再看西岐的人口……
“混账,好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姬昌,这就是你治下的西岐?”
王叔比干满脸怒容,凌厉的目光看向西伯侯姬昌,颤抖的手指着户籍。
“一户分不到十二亩田,你是想要饿死百姓吗?”
西岐的一户平均是十一口人,也就是说,论人头来算的话,一个人只有一亩地。
在帝辛登基之后,就颁布了王令,一户要分到百亩耕田,其中的灌溉田不得低于八十亩。
最重要的是,十二亩地的产量根本不够十一个人正常一年吃喝的啊!
吃都吃不饱,哪还会丢东西?
所谓的路不拾遗,就是一句空话。
夜不闭户,家中无存粮,耗子都得含着泪搬家,锁上门防什么?
关键这个民情,家中有没有门都是一说。
“集整个西部的资源滋养西岐,姬昌,你这是打算将邠州和秦州的百姓都饿死吗?”
老丞相商容指着姬昌大骂道:“你枉为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