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远李泽成是都市小说《以权定盘》中的主要人物,梗概:一位顶尖学府毕业的大学生,拒绝了金字塔顶端的工作,为了乡亲们返回家乡创业。转入仕途的那一刻,他发誓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向小康,然而,事情永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且看他如何抵抗万难,不忘初心,为公为民,打出一条通天大道!...
却不知杨志远早已把鱼头的味道吃了个透心透肺,心有感觉。他已经明白张平原把自己带来是什么意思,张平原是诚心诚意地要帮自己一把,也知道张平原既然有心,肯定会料到事情会如此的发展,钱的事也肯定有所考虑,不必忧心,只须喝酒。
张平原面对微笑,笑眼旁观。知道杨志远此刻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心思。心知自己没有看错人,杨志远这个学生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将成就非凡,自己只怕只能望其项背。再想,杨志远甘愿放弃安逸而回乡带领乡亲们创业,精神何其可贵,创业难,回穷乡僻壤创业更难。这么一想,张平原更是有心推杨志远一把。
这时酒至尾声,彼此都很尽兴。杨主任和张平原碰杯,对张平原以前对农科所的帮助表示感谢。张平原说,哪里哪里,作为政策性银行,我们对你们科研工作者的帮助还很不够,就拿你们那科研楼来说,我听说因为缺少资金已经停工了。
杨主任点头称是。心里不免嘀咕,心说停工这事张平原心知肚明,之所以停工,应该和张平原还有着很大的关系。
张平原到任之前,农科所从其前任手里贷了一千万兴建科研大楼,本来说好了,会续贷三百万。可没曾想,前任调走,张平原接任。张平原监管出身,对前任的工作进行了一番梳理,于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农科所贷款一千万兴建科研大楼的项目也在其列。
张平原办事认真,一有疑惑他就亲临现场自行解惑。当即就在现场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农科所兴建科研大楼确有其事,但其趁机夹私,在科研大楼旁边顺带兴建宿舍楼若干,不然其也用不了几多贷款。
这种事情机关院所一般都是如此操作,应该属于‘潜规则’,何况还是张平原的前任所为,张平原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偏生张平原较真,三百万贷款停贷不说,还把上面拨给农科所下半年的五百万科研经费扣住,似有抵消贷款之意。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要杨主任的老命,别说科研大楼停建,就是职工工资的发放都成了问题。
这些天,杨主任上窜下跳,请客吃饭,无不是为了张罗此事。张平原此时这般问起,是何用意。
好在张平原马上开口,很是严肃,说,杨主任,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科研大楼半途而废,那岂不是对国家资金的浪费。有困难可以找我们吗,是不是我们银行的服务工作没到位。
杨主任心里欣喜不已,忙不迭地说,哪里,让行长费心了,应该是我们的资料不到位。
张平原打着哈哈,说,那你们就赶快把资料补全。他一指司机,有问题,找小齐,让他带你们跑,可以节省时间。
杨主任狂喜,这事竟然是如此结果,圆满得超乎自己的想象。原本杨主任只想让张平原抬抬手,把那扣着的五百万科研经费解冻也就是了,现在张平原竟然同意继续贷款,那五百万科研经费的事就更无问题了。可张平原转变如此之快,却是为何,只怕不是吃了他杨某的一个鱼头喝了几杯小酒这般简单。但张平原没说,杨主任也就没问,知道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酒足饭饱,大家依次握手道别。
杨主任和张平原握手。张平原招招手,把杨志远叫了过去,一个更大的惊喜冲击着杨主任。
张平原说,杨主任,今天鱼头不错!既然你和志远投缘,又够意思,我也就开开绿灯,你们那科研大楼我去看了,照进度,我看三百万只怕不够,四百万也少了点,要不就贷五百万,免得你以后又来找我,麻烦。
张平原握着杨主任的手,使劲一摇,说,我看就贷五百万,三年。
鱼、四百万、三年。一气呵成,杨主任恍然大悟。谜底揭晓。
杨主任的手也使上了劲,和张平原一摇,说,明白了,好的,就这么办。
明白什么了?哪样办?谁都没说,却又说了。彼此打着哈哈。把一旁的其他人搞得云里雾里,不明白两位领导什么时候如此高兴。
杨主任偏身,握住杨志远的手,说,小老弟酒量不错,哪天我们再一起喝喝。
杨志远笑,好啊,杨主任你留个电话。
一切顺理成章,彼此心知肚明。
于是再相互握手,一干人等,该干吗干吗去。
一路无话。
到得‘富丽华’,张平原说,我就不上去了,咱们就此别过,大家都忙,明天你该干吗干吗去,好好干。有时间就来看我。
杨志远笑,说,您就不怕我每次都是来骚扰和麻烦老师。
张平原摇头,说,不怕,就怕我到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了你老弟的忙。就趁现在还有些能力,只要是不违背老师的底线,能帮你一把是一把。
张平原说的很深沉。杨志远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张平原一笑,拍拍杨志远,说,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