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军事历史,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太宗之后,再造大唐》,这是“理振”写的,人物李烨符存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长安六陷,天子九逃!黄巢起义,吐蕃、党项、契丹,残唐五代,天下大乱,军阀横行,异族肆虐,百姓哀嚎!乱世为炉,万物为铜,屠城、食人,司空见惯。李业重生到这个吃人的时代,身为大唐宗室,太宗血脉,该如何用手中刀,杀出个朗朗乾坤,中兴社稷,再造大唐!...
其人言语豪爽,举止文雅,若非面白无须,几乎看不出是个宦官,反而像个开明儒士。
只是对于二人的谋划,张承业表示质疑
毕竟虽说没有人会在长安城内,调动大量兵马,故而即使董余是神策军孔目官,但董五身边顶多也就七八个护卫而已。
可纵使如此,眼前不过两个年未及冠的少年人,若董五真这么好杀,张承业早就自己动手了。
对此,二人亦无它言,李烨只是道
“请张君一试!”
随后二人便在张承业的城郊庄园里,各自捻羽搭箭
六十步外,各摆着皮革靶子
李烨抬手即发,十羽十中,箭簇透甲而过
符存虽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十羽八中,且其人兵刃格杀,较之李烨更强。
张承业当即拍手而立,大声喝彩
“真壮士哉!”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青莲居士果不欺人!”
汉唐两代,尚武崇义之风浓厚,州郡之间,市井子弟手持兵刃,横行无忌,一怒杀人,动辄决斗厮杀,屡见不鲜。
所谓“长安恶少年,大汉游侠儿”
游侠的数量和影响力甚至大到当朝廷缺乏武备,专门会诏恶少年从军,如隐太子李建成的卫队,长林兵,就是由两千长安恶少年组成。
到了晚唐,这些游侠,很多时候也会作为太监、官员党争倾轧,或者地方藩镇做见不得人之事时的快刀。
张承业随即对二人拱手作礼
“董余为我父仇敌,若二壮士果真能断其一臂,我父断不会少了壮士富贵。”
但李烨却是摇头拒绝
“我兄弟二人所求,非是富贵,只望张内侍能给个方便,接应出城。”
张承业闻言有些愕然
在他看来,二人无非是轻侠、剑客之类的江湖人,既然找上门来,自然是为图富贵。
“二位离京之后又有何打算?”
“我等欲往河南从军!”
张承业沉吟片刻
说实话,他本来对于这二人,是打算完事后打发了事的
但经过一番接触,却发现二人言谈不俗,胆大心细,绝非寻常武夫,且所图不小,此等人物,若是去了边镇军州,以眼下乱世,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想到此处,张承业却是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