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娘子艳名洗白生涯》,是网络作家“郑归音傅映风”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流言满天,阻碍重重,他却一定要娶她为妻。她何尝不报以深情?然而他时常暴跳如雷:这是哪门子的情深?!不能吵,不能争,隔几天还要供她好好利用。他稍有不满,她转头就走,男配一二三四拉出来,反正她不愁嫁!这算哪门子的互相倾心!?...
至于嫡女就统统不是她的对手。
她摸摸脸,自信地淡定下来端盏在手,没料到赵若愚又给了她一个意外。
“什么?他有意结交傅九公子?”她差点没呛了酒。汪少夫人好笑道: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傅大人的外祖是谁?范宰相主持殿试也不是第一回了。反正赵才子是宗亲,先和寿安伯孙结交了,寿安伯孙和傅九公子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至交。这是便宜的事。倒是钱家撞了大运,居然能和赵才子攀亲。”
这七拐八折的关系叫她听得目瞪口呆,汪少夫人忍笑着,
“也亏钱家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穷亲戚。这赵才子居然有一位嫡亲的表姑母嫁在钱家旁亲里,日子过得也难,现在也请出来了,托她说媒呢。”
郑归音终归是笑了起来。她是知道赵若愚的。
赵才子家贫又心高气傲,因为是远支宗室,在泉州城从不去巴结有爵位的宗室亲戚,像赵一明这样坐等着袭爵的花花公子就更不放在他眼里了。
但几年不见,赵若愚也明白这样不合时宜了,居然还知道要来结交傅映风。她终于觉得今天没有白来这一回。
另一边厢,赵慧儿一通名,席上的私商人家女眷皆是大喜,眼色就瞟向了郑归音。
“到底是郑娘子。家中与傅大人家交情不浅?”
她们万万没料到郑家竟然请来了傅大人的未婚妻室。
“不知郑娘子和平宁侯府……”刚有人提个头,汪少夫人就岔开了去,郑归音也笑道:
“都说我和侯府有亲。这是没有的事。我如今姓郑。除了老父,家里一位兄长在京城读书,一事无成。三弟在海上游历做些小生意,亏些本钱。其余的人倒是没有了。”
在席夫人小姐们都是面上讪笑,暗暗嘀咕着:
谁不知道她那大哥郑大公子巴结上了宰相府,否则她送到明州州衙里的判亲别的文书,怎么能盖官印发出来?
平宁侯府在明州城还不够一手遮天吗?
到于她家的三弟郑抱虎,不说他们钱、孙、汪、吴这几家,连许家在海上的生意,都要给人家送买路钱,她也好意思说亏本钱?
然而席上人人逢迎的到底不是郑归音,而是傅大人的未婚妻室赵慧儿。各府女眷们一面暗地里腹诽着郑归音,一面请她引见,赶着向赵慧儿套近乎。
“……大家的盘算都和我们家一样?”
郑归音旁观低笑着。傅大人就是为了这赵慧儿娘子拒绝了长公主,将来成婚后,这位赵娘子在傅大人面前说上一句岂不是挺得上外面的老爷公子们求上一百句?
“岂不是理所当然?”
汪少夫人还能顾上和她说话,那完全是她和郑归音说好了,以后汪家的事有她郑家开口向傅九夫人提。吴少夫人压代了声音,以金钟子品春酒,细问了一句,“当真是能说上话?听说慧儿娘娘子的生父在北边监牢里厚待了十多年。送了秦老侯爷的终?这是真的?”
她暗叹一声看了看赵慧儿,再想想楼下的傅映风,亦极低声回道:
“这事真不真难讲。但我听说的消息是慧儿娘子若有所求,傅大人无有不从——”听到她这一句,吴少夫人眼中闪过了然的神色,郑归音知道郑家的案子能翻过来外面传着有傅映风的出力,她自然也不会说傅大人和她家大公子是对头,只低笑,
“所以你放心。你们几家都不愿意向许家交私税这事总是傅大人管吧?这件事只要有慧儿娘子在,我们算是在衙门里先走一步了。”
这些传闻各府都知道得不少,女眷们既要讨好赵慧儿,又要和郑家联手对付许家,席上极是热闹亲近。人人啐骂许文修散布什么外室流言太过下作,至少表面上都对郑归音安慰同情,断言她一看就是贤良淑德。
她们几家绝不相信流言。
“傅大人刻意吩咐了不要提这些事。”汪少夫人向主家敬酒时,隐晦地提醒探问她,“看来是慧儿娘子为郑娘子你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