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古墓来张婶周姿晴免费小说推荐_新热门小说我从古墓来张婶周姿晴

《我从古墓来》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风小狗”的创作能力,可以将张婶周姿晴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我从古墓来》内容介绍:文能开口诈皮商,武能墓中镇风水。进可欺身压粽子,退能挺胸驱凶害。我是守陵人,我从古墓来。第一次走进家族世代守护的帝陵当中,本以为是一次捍卫尊严的守墓之行,却没有想到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死亡之旅……...

点击阅读全文

猴子一愣,奇怪道:“不是八十万吗?”
周姿晴摇头:“那只是估价,不是真实价格,那对螭龙双耳玉樽最后流拍了,意思就是说八十万的价格压根没人要,再想想你们的小唐哥吧,今天这玉樽应该是卖出天价咯。”
猴子和安老头听了后目瞪口呆的看着我,搞得我有点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怎么感觉我像是个诈骗犯?
我轻咳一声:“其实古董这东西的价格没有严格的定义,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一件古董喜爱的话,就算花再多的钱买也会感觉值得,又怎么能说我坑他呢?”
周姿晴、猴子以及安老头三人都用一种“谁信你谁就是白痴”的眼神看我,让我苦笑不已,看来是解释不清了,我只能转移话题,开始分“脏”。
按照我的意思,这次如果不是周姿晴出面,事情不会有那么顺利,因此四十万里想分十万给周姿晴,结果周姿晴却不屑十万块,直接拒绝了,这让我腹诽不已,玛德,为什么我以前当守陵人的时候那么寒酸,有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而周姿晴这个周家守陵人却连十万块都看不上?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周姿晴不要这十万块我心里是乐意的,没有人会嫌钱多,而安老头那里,他也坚持说只要开始的三分之一,只要十万块,我没想到安老头也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对他又高看几分。
分完后我和猴子净得三十二万,分开来算也有一人十六万,这次长沙行可真是赚了。
分完以后我把中药拿给酒店的服务员,让他们给我煎熬,而我们奔赴晚宴,坐着周姿晴的车来了华天山海房,里面的装修确实豪华得不像话,跟皇宫似的,金碧辉煌,猴子还好,装模作样倒像个见过世面的,而安老头就不行了,进来后就小心翼翼的,一副乡下人刚进城的样子。
我们这一队组合还真是奇葩,一路上不知道引来多少怪异的目光,好在周姿晴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眼光,到了这里又变了副性子,高贵大气,清雅如莲花。
海爷显得无比热情,安排我们一一坐下,酒至一半,海爷就停下筷子,从包里面拿出一样古朴的东西,说来给我们看看,是否能够研究出什么秘密来。
那是一个只有常人拳头大小的青铜盒子,上面布满绿色的铜锈,还有不少被铜锈遮盖住只露出一点点边角的花纹。
青铜盒子棱角分明,四四方方,也没有一点缝合的痕迹,就好像这青铜盒子在熔炼的时候是整体铸造的,就是一个小小的铁疙瘩,没有装饰作用,也没有储物作用。
毕竟这么小的盒子能装什么东西?
我仔细的看着这小小的青铜盒子,这拳头大小的东西,竟然有十来斤重,简直是不可思议。
海爷在一边问我:“唐爷,您见多识广,又搞来那么好的战国玉器,这东西也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您给掌掌眼,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看了半晌后没有回他,而是问他这东西哪里来的?
海爷回忆道:“这青铜疙瘩是我在山东那边的一个小山村里淘出来的,据说这鬼玩意儿是那老头家里的传家宝,花了我万把块好说歹说才买下来,当初看这东西有点年份,至少也是战国的,想来值点钱,可是买回来好几年了也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说:“这应该不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海爷一愣,急道:“不会吧,难道是那老头坑我?”
我摇头道:“那倒不至于,海爷您看,这铜锈下面的纹饰,简明质朴,应该是一种素纹,而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政治变革,学术空前繁荣,百家争鸣,青铜器的使用已经不单单是商周的礼器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向生活用品发展,纹饰相对细腻繁茂、灵巧新颖。”
海爷一脸懵逼,他这种皮商很有眼力见,但不代表知识面广,青铜器上的纹饰一般人还真不懂,那是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敬畏,所以才会在青铜器上搞出这些纹饰,以求辟邪免灾。
不等海爷问,我继续把纹饰的作用给他一说,说纹饰起初的作用并不是观赏用的,而是类似一种祭祀和驱邪的作用,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艺术效果。
而这青铜疙瘩上的纹饰简单明了,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复杂纹饰,也比商周时期的纹饰要更具艺术性,应该是秦朝的青铜器。
接着我又疑惑的说:“不过秦朝产生的青铜器已经属于青铜时代晚期的东西,那时铁器广泛使用,严重冲击了青铜器的地位,青铜器的应用更多是在兵器上,估计这东西不是什么生活用品,也不是祭祀用的。”
海爷又问:“难道这东西是一件武器?类似唐门暗器之类的东西?”
我没回他的话,放在耳朵边敲了敲,里面好像并不是实心的,但也绝对不是完全空荡荡的那种。
我说:“不排除是暗器的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在秦朝的时候应该很贵重,估计这东西应该有个机关,找到机关就应该能打开,可惜我对机关没什么研究,如果海爷信得过我,我倒是能找人帮你试试看,说不定真能打开这东西。”"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