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李烨符存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太宗之后,再造大唐(李烨符存)

军事历史《太宗之后,再造大唐》,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烨符存,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长安六陷,天子九逃!黄巢起义,吐蕃、党项、契丹,残唐五代,天下大乱,军阀横行,异族肆虐,百姓哀嚎!乱世为炉,万物为铜,屠城、食人,司空见惯。李业重生到这个吃人的时代,身为大唐宗室,太宗血脉,该如何用手中刀,杀出个朗朗乾坤,中兴社稷,再造大唐!...

点击阅读全文

李业很感谢后世的学校以及警校的教育,告诉了他一个朴素道理
“人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必然有精神需求”
这一点在藩镇军士当中体现很多,作为常年刀尖舔血的存在,佛教却在其中很受欢迎。
归根到底,人作为社会动物,渴望人格上的认可与尊重。
纵观古今名将,昔年孙武卫霍、韩白李岳,欲成强军,无非两点,其一军纪严明,其二上下同心。
晚唐藩镇,不是战斗力不强,不是兵甲不利,但就是此二点鲜有人能及。
此战之后,李业部五队将士,伤亡数十人,李业组织人把阵亡遗体埋葬在石子岭,并举办军葬。而难以行动的伤员,则被安置在后方由驮马组装的板车上。
至于赏赐,李业和军士立法三章,此后无论有多少人,但凡发放赏赐财货,都必须在全都至少一半,数百人众目睽睽下,把其人功绩宣读,而后当场清点发放。若有异议,可以当场质询,队正、副将等军官但有贪墨,值一贯以上,枭首悬头于门!
但同样的,若是宣读公示,清点查收以后,就不得再无端生事,擅自鼓动闹饷,违者,和军官贪墨一样,枭首悬于军门。
事实上,李业为了坚持自己的诸多规矩和原则,也导致了很多反面后果。
比如从德静时,就有不止一个受不了管束的老兵,离队转投其他军头。
这也导致李业部在诸军当中,显得格格不入。之前诸葛爽在众将面前,赞赏李业,就引起了不少人嫉妒抨击。而李业本人,在夏绥军中,也的确比较孤立。
但李业并不后悔
一支军队的灵魂,在于纪律,法纪这种东西,如果一开始不严肃对待。那之后,再想树立起来,就难如登天了。
否则,就算自己有百万大军,能横行天下,一朝出事,马上有人“黄袍加身”,或者落个李存勖那般下场,再大的功业,又有何用?
处理完军中事务,李业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立马去拜访之前分发各部赏赐的节度判官,郑洵。
郑洵是名门之后,荥阳郑氏,从几百年前就是世家豪族,五姓七望之一,当过宰相的族人,得上两位数。
纵然不是嫡系,但就这出身,就属于统治阶层上层行列。
虽然到了唐末,世家大族的地位今非昔比,地方军阀和朝中太监,早已越来不把他们当回事。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人在本地和朝廷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
尤其是关中,各个富庶州县的主官,都还是这些大家族掌控。
而李业拜访的目的,就是想要打听一下朝中消息。
不同于这时代大多数武夫,李业知道,还有不到一年,黄巢就会攻破长安,虽然由于不清楚历史细节,他无法获知黄巢是怎么打到长安的,毕竟直到现在,黄巢都还在江南活动,距离长安几千里呢。
但他清晰的明白,黄巢之乱,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机会。自己想要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未来可以和李克用、朱温、杨行密、耶律阿保机等乱世枭雄博弈的大佬的话,就必须尽可能利用这一时机,发展壮大自己。
“子烨多礼了!”
节帅大帐之侧,是诸多幕府属官和幕僚的驻地
郑洵见到李业拜访,还带着礼物,倒是没有太吃惊
这位年轻的将佐行事风格不同于一般军头,彬彬有礼,颇有读书人士风,他之前在夏州时就有见识。
若是寻常武夫,倒也惊奇,但考虑到听闻其人乃宗室之后,倒也理所应当。
郑洵今年已三十有六,四年前考中进士,在尚书省为郎一年后,分派到关中藩镇。"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