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别再拿公主抵债了 主角:李大郎秦琼 简介:李二:“秦安,高丽蔑视大唐威严,朕要御驾亲征,但如今国库空虚,你借我点?朕拿……”秦安:“陛下,别再拿公主抵债了!!” 《大唐:别再拿公主抵债了》部分章节在线阅读 第5章在函嫣的带领下,秦安与她来到了那顶层的阁楼。宽大的阁楼被布置的很有气氛。从那敞开的露台放眼望去,能够轻易将南曲的风光收入眼内。若是夜晚,必定能够收获满眼银河,璀璨星空。而在秦安...
第6章
“大兄,我可以不用婢女服侍,那芙儿让她伺候你吧!”
李五郎犹豫着小声说道。
“公子不要为难函嫣了,若是此时传出去,定要让南曲其他姐妹笑话我招待不周了。”
函嫣柔声婉拒,态度坚决。
这也是她们这一行的行规,坏不得。
原本还打算一口答应的李大郎顿时反悔,说到嘴边的话立马改口。
“当然……不行!”
李五郎回想着芙儿那看着自己发光的大眼睛,一时间心里有些犯嘀咕,小声说道。
“既然如此,那一会儿可否让芙儿服侍大兄?”
函嫣道:“这就请两位公子自便了。”
李大郎一脸无奈的看了看李五郎,眼里带着一丝宠溺,点了点头,正待答应,却突然愣住了。
“莲儿见过诸位公子。”
只见帷幔被掀开,芙儿急急忙忙的带着一个高挑靓丽的女子走了进来。
随着她步履晃动,李大郎的心也跟着晃了起来。
这莲儿或许明艳不及函嫣,可爱不及芙儿,但是,此见到她的瞬间李大郎打消了和五弟对换的念头。
原本我是无所谓的,但是她实在太大了。
而且,这可是触手可及的小姐姐啊!
可不是他平日里见的那些只能看,不能碰的!
“咳咳。”
李大郎一脸严肃道:“五弟,出门在外,行事切莫乖张,芙儿娘子一片好意,怎能随意辜负?”
大不大什么的不是重点,重点是长幼有序,圣人教诲,对号入座,礼不可废,大郎配大姐姐,五郎配小妹妹!
李五郎:“???”
李大郎完全忽略了小老弟,笑盈盈的跟莲儿互相见礼,随后让她落座于自己身旁。
待芙儿也心满意足的坐在到李五郎身边后,函嫣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角色,充当起了席纠的职责。
“既然大家都以落座,那么,便请陈郎接着说之前的话题吧?”
函嫣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案几上的酒壶亲自给秦安斟满。
“泱泱大唐,不幸之人何其多,便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
“我不同意这说法!”
不待秦安说完,一边儿的李大郎便忍不住打断说道:“冠希兄所言,李某觉得夸大其词了,如今大唐盛世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何来不幸之说。”
李五郎也同样目光灼灼的盯着秦安,一副想要看清他真面目的样子。
究竟是为了博人眼球故意夸夸其谈,还是言辞确凿确有其事?
李五郎有些在意。
如果,如果是后者……
那么就要对秦安失望了。
你,究竟是怎样的人?
李五郎的一对宛若星辰般闪耀的大眼紧盯着秦安,心里忐忑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所以,这个问题,便让芙儿来回答大郎吧。”
秦安给出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答案。
李家兄弟二人,以及他们躲在帷幔后的老父亲均是一怔。
这是何意?
“诶?”
芙儿一脸迷糊,不知道为什么秦安要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她心里倒是颇有感触了,只是有些敢怒不敢言。
倒是函嫣疑惑瞬间之后露出了明悟之色,看向秦安的眼神中,欣赏之色更浓了。
“为什么要让她回答?”
李五郎立马问道。
那一双精致的眉毛紧锁,一脸不解。
李大郎同样大感疑惑,若不是良好的教养让他保持了克制,他很想反问一句,区区一介婢女,怎么可能来跟他讨论这样的问题?
“芙儿,不需要有顾忌,说出你内心的想法便好。”
而这一次,开口的确是函嫣。
秦安微微一笑,感觉函嫣倒是跟他有了一些默契。
“那,那我就说啦!”
芙儿嘟了嘟嘴,有些气鼓鼓的说道:“别人我不知道啦,但芙儿身处南曲这烟花之地难道还不算不幸吗,如果可以,芙儿也想将来从一人终老,哪怕仅仅只是小妾也好。”
莲儿听了,心有戚戚。
李家兄弟二人确是愣在了当场。
一贯以来的思维让两人下意识的就忽略了身为青楼女子的可悲之处。
但若非是身不由己,这些女人又有谁愿意以色侍人?
倒是一个颇为取巧的应对之策。
帷幔之后,李父失笑,在内心给秦安打上了一个标签——颇有急智,能言善辩。
“是在下忽略了。”
陈大郎面露愧色,举起面前的酒自罚一杯后,又接着说道:“但即便如此,大唐千万黎庶绝大多数也不会是不幸之人吧!”
此刻的陈大郎,颇似一个李二的脑残粉,对于任何质疑大唐盛世的声音都要全力反驳。
如此盛世,已然追赶三代,这样还要挑刺,还有没有王法啦!
“在你们看来,所谓的国泰民安应该是怎样的模样?”
秦安反问。
李大郎想都没想便说道:“往上定是三代之治,再则不就是如今的大唐吗!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万邦来朝。”
李五郎抿了抿那精致红润的小嘴,轻声道:“难道,冠希兄认为只有那可望不可即的大同世界,才配得上国泰民安四字吗?”
秦安立马摇头否认。
大同世界,那是华夏版的乌托邦,比起文人鼓吹的三代之治,这根本就是一纸空谈。
用这个来做标准,那就不是在正经讨论国事了,而是纯粹为了杠李二陛下的政绩了。
“平心而论,若是以多数为准,那么如今的大唐百姓是幸福的,不用在担心战乱的困扰,也不会饿肚子,出现朝夕不保的情况。”
函嫣作为席纠,她更清楚怎样抛砖引玉,这话说出来看似是站在了李大郎那边,但其实,是为了给秦安接下来的论述做一个铺垫。
秦安自然而然的接过了话头。
“实际上,虽然大唐百姓这几年已经远离了吃不饱的困扰,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能够当做是国泰民安的标准。”
李五郎小声道:“民以食为天,如此都不算,那又要怎样的标准呢?不说功盖三代,也能够与之比肩了吧?”
李五郎的心里其实已经开始有些失望了。
毕竟哪怕是三代圣王,能做到的也不够如此了。
秦安此刻的样子,像极了那些为了反驳而反驳的尖酸文人。
夸大其词,搬弄是非。
光是解决粮食问题就能叫做盛世?
这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影罢了。
秦安摇了摇头,掷地有声道:“还是让我来给你说说,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什么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