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实力派作家“孤狼里的孤狼”又一新作《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刘芒于禁,小说简介:现代青年意外魂穿至汉末诸侯讨董时期的刘岱之子刘尨身上。他的到来,如同投入汉末乱世的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英雄的命运从此改变,胸怀大志者不再局限于历史的轨迹,或因刘尨的谋略而崛起,或受其阻碍而挫败。英勇无敌的大将,有的与刘尨并肩作战,有的却与他兵戎相见。智计无双的谋士,或为其出谋划策,或与其相互博弈。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刘尨将如何凭借现代智慧改写历史,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顾雍看着杨奉,说道:“杨头领若想回白波,我等自不会阻拦。只是徐晃将军武艺高强,谋略出众,刘尨将军对其甚是器重,希望杨头领能将徐晃将军留下。徐晃将军若能在刘尨将军麾下,必能成就一番大业,扬名天下。”
徐晃听了,心中一动。他本就对杨奉的懦弱和自私不满,如今刘尨又如此看重自己,心中已有了归降之意。
何仪看着众人,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如今我们已无路可走,既然刘尨将军如此仁义,我们便归降吧。只是希望顾先生能保证,我们的兄弟不会受到亏待。”
顾雍连忙说道:“何头领放心,刘尨将军定会善待每一位兄弟。”
就这样,除杨奉要求返回白波外,其余黄巾众人皆感刘尨大义,愿意归降。
顾雍带着这个好消息,返回刘尨军营。刘尨得知后,大喜过望,亲自率领众将领出营迎接。
黄巾军们在何仪、廖化、周仓等头领的带领下,放下武器,走出伏牛山。刘尨站在营前,看着前来归降的黄巾军,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他高声说道:“诸位兄弟,今日归降,便是我刘尨的兄弟。从此刻起,我们同甘共苦,一起为兖州的太平而努力!”
归降的黄巾军们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本低迷的士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一丝期待。
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与刘尨紧紧相连,在这乱世之中,或许真的能跟随刘尨,闯出一片新天地。
黄巾众人诚心归顺之后,众人心中对刘尨的仁德与智谋深感钦佩,除了顾雍之外,包括陈宫这样的智谋之士,皆心悦诚服地认刘尨为主公。
刘尨见麾下兵力大增,又皆是可用之兵,便开始着手整军之事,精心谋划,以期让这支军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刘尨挑选其中精壮之士三万有余,以原刘尨军的精锐作为核心骨干,全力组建起三个营。
任命于禁为主将,廖化、杜远为副将,令其率军一万。于禁本就是治军严谨之人,接下将令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训练这支部队。他依照刘尨的战略意图,着重训练士兵的阵法配合与军纪素养,旨在将其打造成一支攻守兼备的劲旅。待训练稍有成效,便挥师扫荡济阴郡。
济阴郡内残余的小股乱匪,听闻刘尨军前来,吓得望风而逃。
于禁顺利平定济阴郡后,便驻守在定陶城,此地地势险要,为兖州之要冲,守住定陶,便可保济阴郡一方太平。
同时,徐晃被任命为主将,周仓、裴元绍为副将,领一万大军进军济北郡。
徐晃深知责任重大,他用兵如神,指挥若定,在战场上总是能料敌先机。周仓和裴元绍对徐晃亦是钦佩有加,全力协助。
他们率领大军在济北郡境内纵横驰骋,所到之处,黄巾军余孽纷纷溃败。
平定济北郡后,徐晃率军驻守奉高城。奉高城临近泰山郡,而泰山郡臧霸势力颇大,虎视眈眈。徐晃在奉高城积极布防,训练士兵,严密监视臧霸的动向,犹如一颗坚固的钉子,死死钉在兖州北境,让臧霸不敢轻易来犯。
乐进则为主将,何曼、龚都为副将,带领一万士兵奔赴任城国与山阳郡。乐进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
何曼和龚都熟悉当地地形,在他们的引领下,乐进军如虎添翼,迅速平定了任城国和山阳郡。之后,乐进驻守任城,与徐晃、于禁二人形成犄角之势,三路人马相互呼应,相互支援,使得兖州大地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刘尨又令毛玠与何仪二人率领众多黄巾士兵和老弱妇孺,在东平国效仿昔日曹操的屯田之策。
毛玠本就擅长内政管理,他精心规划,将土地合理分配,安排士兵们耕种劳作。何仪则积极配合,他在黄巾士兵中颇有威望,使得士兵们都愿意听从指挥。
同时,刘辟奉命回到豫州,将所有黄巾属众迁徙至兖州,并入屯田大军之中,一时间,屯田人数将近三十万。
众人齐心协力,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使得兖州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为刘尨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刘尨为保自身安全,并建立一支精锐中的精锐部队,特任命典韦和正式效忠的许褚为左右护卫将军。
他将原特种兵与许家堡的青壮之士整合起来,扩军三千,成立护卫营。这三千护卫营士兵,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他们接受最为严格的训练,装备最为精良的武器,成为刘尨最为信赖的核心力量。
在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廖化亲自护送蔡邕父女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