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混世小公子》,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郑诚星下远望,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星下远望”,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在家打游戏累了睡觉的郑诚,竟然意外穿越,穿越后他发现,没有系统,不是上门女婿,竟然还是个身无分文的穷鬼,这可如何是好?我可不想成为穿越后第一个被饿死的人……
第4章 交易
“我们不止是收,哪发现了大型野兽,我们也会发布悬赏,狩猎的过程不重要,只要能把猎物送来了,猎物按照正常价格收购,额外还能获得悬赏”
“不过小哥,看你的身子骨,貌似不太适合干这行啊?不过也无所谓,都是为了一口饭吃”……
“我看您这几个兔子品相还算好,没有被箭射中,都是活的,兔子皮毛也没有损坏。三只一起卖的话给28枚铜板吧?怎么样”
郑诚考虑了一番,比其他家多了一枚铜板,要是卖给他还能多赚一枚。
“那好吧,兔子卖给你了”说着郑诚把兔子递给了伙计,换到了28枚铜板。
带着铜板郑诚走出了猎物馆,在街上闲逛,“去尝尝刚才的包子”?
说着便奔着包子铺走去。,到了包子铺,郑诚随便找了个桌子坐下
“小二给我来几个包子,要肉馅的”。
“来六个包子吧,再来点小咸菜,对了,再来壶茶”。
不一会,包子就端上来了,看着两盘包子,郑诚左右开工,没一会就吃了三个,嗯,味道还可以,没有添加剂的包子吃起来真挺鲜……
喝了口茶,便向伙计打听,猎物馆发布悬赏的事情。
问起这,小二也来了兴趣。
“这位小哥,说起发布悬赏的“猎兽馆”,那可是当地最大的一家收售猎物的地方。
“猎兽馆”是李老爷创建的,李老爷本是当地的大户家里很有钱,还有在外当官的弟弟。
李老爷儿子李勇从小酷爱骑马涉猎,就是不爱学习。李老爷一开始想让儿子考取功名,但别说功名了,在私塾里也算垫底,为此,李老爷拿钱给儿子弄了个猎物馆。专门收售猎物”
“后来李勇长大了,也就交给了李勇打理,李勇酷爱打猎,善结交朋友,这不又琢磨出来一个悬赏,猎兽馆的名气也是越来越高”……
“猎兽馆,收这么多猎物,卖到哪啊”?
“嗨,“猎兽馆”收售的猎物那可是供不应求,肉可以批发给餐馆酒楼啊,皮毛那可就贵了可以用来做皮大衣,卖给达官贵人,更别说猎到老虎了……
“小二,再给拿六个包子,我要带走”。“好的客官,我这就给你装。一共是14枚铜板,这是您的包子”。
“客官您慢走”
从包子铺走出来,还剩下14枚铜板,看来钱还真不够花啊。
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走着走着,在前面发现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穿着破衣烂衫,头发脏兮兮的,眼神窃窃的在路边像来往的人要钱,看样子是靠乞讨过日子。
小男孩边乞讨,边说,好心人,给我点吃点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到东西了。
哪来的小叫花子,滚一边去。别挡道,赶路过的人说到。
听到人骂,小男孩立马躲开,生怕跺慢了,惹到人家……
郑诚向前走着,不一会功夫,便和小男孩碰上了,小男孩,看着郑诚手里的包子,咽了咽口水。
“公子您能给我一个包子吗?”
郑诚看着小男孩,不由得想起这几天的遭遇。他很能理解没钱饿肚子的滋味,于心不忍,拿出了两个包子。
“给你吃吧。小心点,刚出锅的包子烫”。
小男孩接过包子,也顾不上热,狼吞虎咽起来,一边吃,一边喊,“好热啊,真好吃”
不一会功夫两个包子就被吃下了肚子。
吃完包子,又直勾勾的的看着郑诚手里的包子,郑诚又好气又好笑,又给了他一个包子,不一会的功夫,包子又被吃完了。
吃完了包子,还念念不忘的叨咕,“包子真好吃啊,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了”
郑诚给小男孩三个包子后,便往家走去,走着走着,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刚才吃包子的小男孩。
小男孩鼓足勇气,“我可以追随你吗?让我干什么活我都愿意,只要给我口饭吃。我可以一直跟你干活的”。
郑诚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搭理,低着头继续往回走,开玩笑 我现在为了生计还发愁呢,要的再养活一个人,多一张嘴吃饭,这负担也太重了,目前来看,还是自己一人比较好,但看着小男孩心里还有些于心不忍。
“公子,您要是不放心我可以签卖身提挈的,求求您收留我吧!求求您收留我吧公子”!
郑诚心里思考了一会,问道,“你既然有卖身的打算,为什么不找个大户,签个卖身契,为人家工作”。
“人家嫌我小,不要我。我也尝试着找了几家,都被人家赶了出来”。
“实在没办法了先生就收留我吧。可怜可怜我吧,我可以给您干活,您就收留我吧”。说着小男孩在地上跪了下来,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快起来,快起来,我其实过得也不富裕,跟着我你不怕吃苦吗”?。
看着小男孩还在跪着,郑诚拉着小男孩,小男孩就是跪着不起。
“公子不收留我,我就跪着不起来了”。
“好吧,你先起来吧,我可以收留你。不过你需要回答我几个问题”。
小男孩高兴的站了起来,“先生您问吧”。
“你为什么要让我收留你,今年多大了,家是哪里的。为何觉得我会收留你”。
“公子我叫王浩,今年13岁。我看先生气质不凡,先生应该是个读书人吧”?
“刚才先生给我包子,而没有骂我,我觉得先生一定是个好人。王浩说完诚恳的看着周围郑诚”。
“我姓郑,单名一个诚字,你可以叫我郑公子”。
“好的郑公子,那我以后就追随您了,世代为您效劳,说着张浩又对郑诚深深地鞠了一躬”。
走吧,先跟我回去吧,多了一张嘴,家里又多了一个吃饭的人,看来需要多抓些兔子了……
郑诚不禁又在心里思考,其实我也可以靠写诗,上学时背了那么多诗文,也可以大展才华,但靠文笔挣钱。
这些诗词很容易暴露我的才华,正所谓树大招风,还是稳打稳算吧。
之前自己一直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很少抛头露面,虽然房子周围没有邻居,没有朋友,但毕竟爷爷当时省吃俭用,供李溟读了一段时间私塾,后来由于家庭原因不上了……
现在突然才华横溢,难免会让人产生怀疑,并且现在还是使用郑诚的名字。
其实也没有人在乎一个穷人叫什么姓什么,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别展露诗词的“才华”了,明天领着王浩去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