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小厨娘古代美食养家日常》,这是“莓果气泡水”写的,人物秦蓉顾笙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秦蓉是一个美食博主,因为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的水乡小镇。原主的娘因为生了三个女儿被恶婆婆和妯娌看不起,原主的爹在外头与人有了首尾要休妻。原主的娘是个硬气的,带着三个女儿自请下堂。秦蓉醒来的时候很是无语,简直是天崩开局,好在家中的民宿跟着穿了过来。好消息:有金手指,坏消息:金手指没开大。秦蓉有着一手好厨艺,带着娘亲和妹妹们起早贪黑,从路边小摊开始,香甜的奶茶、嫩滑的鱼丸、脆爽的酸笋、香味四溢的卤味……唔,只是这镇上的捕快怎么日日来吃饭……古代美食种田日常文,慢热,主打发家致富和美食日常。金手指非常不大,只在开头出现。...
待于氏离开后,秦悦麻溜地收拾起了灶膛,秦怡虽然只有八岁,却已经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秦悦在前头收拾,她就在后头帮着做些能做的事。
秦蓉见秦悦和秦怡都在忙,于是道:“阿悦、阿怡,我出去一趟。”
秦悦闻言忙放下了手中的碗,她有些担心地问道:“大姐,你去哪,你刚大病一场,要不我陪你去吧。”
秦蓉摇了摇头,“我已经没事了,放心吧,眼下家中的境况不好,我也想出去瞧瞧有没有什么营生呢。”
秦悦想着秦蓉到底长自己两岁,也就没有多言,“那好吧。”
因着于氏在绣坊上工要一个整日,中午是不回家的,晚上下工也晚了,于是于氏特意给了秦蓉三十个铜板,好叫秦蓉看着买些东西。秦蓉和秦悦住一个屋,秦怡和于氏住一个屋,秦蓉从自己的枕头下拿出了一个荷包,荷包里有于氏给的三十个铜板还有他从民宿拿出来的一个金戒指,接着她便带着荷包出了门。
这是秦蓉第一次逛梨花镇,梨花镇分为东西两市,东市的物价贵些,但是种类多,东西也更好些,西市的物价便宜些,多为附近的乡里、村里的农户来摆的摊,沿街的铺子也多为吃食。西市靠近码头,码头每日来往的客商不少,扛包做苦力的农家汉子也不少,这些都是西市的主力消费群。
秦蓉没多想便去了西市,她出门还算早,但是西市的摊位早就已经满满当当,叫卖声络绎不绝。
秦蓉一边逛一边看,有些稀奇。此时正当盛世,梨花镇的百姓因着靠近码头,日子过得倒都算不错,从挎着篮子出来买东西的妇人的面貌上就能窥得一二。
西市有不少摊位,卖馄饨的、卖油条的、卖包子的、卖面条的还有卖糖人的等等,秦蓉把西市从头逛到了尾。
回去的时候,有渔民在卖鱼,秦蓉见鱼获新鲜,价格又不贵,便花了五个铜板买了一条鱼。梨花镇靠水,鱼的价格就贱。
买了鱼之后,秦蓉又去了金铺,打听了一下金价之后便把金戒指给卖了,换了二两银子。秦蓉小心翼翼地把银子装好,这才挎着篮子回了家。
秦蓉到家的时候太阳都已经移到了正空,秦悦此时正带着秦怡在择菜,这都是于氏昨日从于家带回来的。于老爹和于老娘实在是心疼女儿,可是于氏还有个大哥,于老娘也说不出让于氏带着三个闺女回于家住这样的话。斗米恩,升米仇。到底儿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媳妇,哪怕儿媳的品性其实不错。
秦悦见秦蓉回来了,眼睛一亮,“大姐,你回来了。”
秦蓉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包子,“哝,你和阿怡拿着吃,我去灶屋弄些新鲜的吃食。”
秦悦见是白花花的肉包子,一下就馋了,可是她还是懂事地问道:“大姐,你吃了吗?”
秦蓉笑着拍了拍她道:“你们吃,大姐朝食吃得饱,这手上的鱼等不得,大姐去试试能不能做些好吃的吃食,到时咱们也上西市去支个摊子。”
秦悦闻言笑弯了眼,“嗯,听大姐的。”
秦怡也张着大大的眼睛道:“我也听大姐的。”
秦蓉笑笑,拿着鱼去了井边,她们租的院子的后院里正好有一口井,这也省了于氏不少的事,否则就得每天提着桶去巷子口的水井打水。
秦蓉麻利地把鱼开膛破肚,刮去了鱼鳞,拆掉了鱼骨。秦蓉今天要做的就是手工鱼丸汤。这做手工鱼丸最需要手上的功力,好在秦蓉学过很久的这手上功夫,对她来说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把鱼肉切丁之后,秦蓉就把鱼肉泡在了水里,这是为了去除鱼肉的血水,卖相更好,也没有腥味。
秦蓉做好手上的活计,就去瞧了瞧秦悦和秦怡择好的菜,有白菜和一些菌子。
略微一思索,秦蓉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暮食就做一道醋溜白菜和一道鱼丸菌菇汤。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秦悦已经能像模像样地带着秦怡把白菜和菌子拾掇干净。
弄好了之后,秦悦道:“大姐,菜都洗干净了,我带阿怡打络子去。”
秦悦从很小开始就跟着于氏学绣活,她们娘四个在秦家遭秦老娘厌弃,她能闲下来认真学的时间很少,不过打个络子还是会的。秦悦一天能打两条络子,在绣坊能卖到八文钱一条,去掉成本也能赚个十文到十三文钱。
“好。”秦蓉应道。
秦蓉拿着洗好的白菜和菌子回了灶房,此时鱼肉丁也泡得差不多了,去除了血水之后,她就开始剁鱼蓉,这里很考验手上功夫,秦蓉的手劲小,只好使劲地剁。接着便开始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水,一边加盐。
搅拌了好半天,秦蓉见差不多了,便把这碗打好的鱼肉镇到井水里。正值春日,乍暖还寒,井水也是凉得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