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她归,太子的强取豪夺》是作者“自由姑娘”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古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姚纤阿裴琰,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架空唐朝,强取豪夺追妻火葬场破镜重圆嫁给太子裴琰三月,两人未曾见上一面,便一句“姚纤阿假孕争宠,欺孤罔上,特废去太子妃位,不得再次参秀。”叫姚纤阿在长安无法立足,连夜被家人送入江南临安甘露寺,带发修行。两年后,裴琰出宫遭人暗杀,醒来时一皎皎尼姑坐于榻边,为他拭擦伤口,两人均不知对方身份,多日相处裴琰竟然对这小尼姑有了好感,临走前他同她表明身份,目光灼灼,问她愿不愿意还俗,却见小尼姑手中颤抖,果断拒绝。再次相逢,那小尼姑长发飘飘,他兴高采烈,“原来姑娘并非出家人。”姚纤阿神情冷漠,“民女出不出家,同殿下无关。”才过了多久,她性情大变。可他爱上了当年那个弃之如敝的少女,无法自拔。裴琰也曾告诫过自己,她不过是个过客,总能将她忘记的。直到她要同旁人订婚,他不顾礼仪地闯进她房间,“你不得同他订婚,不能嫁给旁人,你只能是我的,只能嫁给我裴琰。”姚纤阿狠狠地拂开他的双手,淡然如风,还噙着微笑,“殿下,臣女不知廉耻,怎配踏进皇家大门。我已心有所属,请殿下放手。”后来纤阿夫君遭人陷害身亡。裴琰再也无法控制心中的欲念与疯狂,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强取豪夺一位商人的未亡人入东...
姚纤阿淡淡道:“他早就死了。”
曾经少女的春梦被他活活碾压,被他伤得鲜血淋漓。
在听到她曾经的夫君死后,裴琰原本握紧的手掌,缓缓摊了开来,嘴角勾出一个弧度,“似你这么好的女子,他怎么舍得抛弃你?”
“抛弃?我从未走进他心里,何来抛弃之说。”姚纤阿看向渐渐暗沉的夜色,声音浸泡了些许凉意,“无非是我自不量力罢了。”
曾经那个活泼好动,爱笑爱说话的贵女因为他的诬陷,已经变得淡然,安静,也不似以前口若悬河,她看着他,平静道来:“他休了我之后,便死了。后来村里的人指指点点,说我是克星。就连家里人也拿我当成瘟神一般,所以连夜被家人送来甘露寺,落发为尼。”
她的目光犹如一把利剑,恨不得割裂他的脸庞,叫他心惊胆颤,“所以因为孤和他同样姓裴,你便将怨恨发泄在孤身上。你讨厌孤,是因为别人,不是孤自身的原因?”
他说不清是伤感,还是喜悦。
姚纤阿闭上眼睛,叹了口气,等睁开眼时,又是一片清明,“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见到你我就会想起伤心往事。所以求你了殿下,你赶紧走吧。看见你,我就想起那个可恨的人,是他害得我如今这副模样的。”
裴琰听言,眉头紧皱,她又驱赶他?太子的威严得到挑衅,以及他初次萌动的心。
不过,因为她的驱逐,却坚定了他的信念,“若孤喜欢你,不在意你嫁过人,更不在意你是个尼姑,你愿意为了孤蓄发还俗,随孤去长安吗?”
“你说什么?”姚纤阿脸色愠怒。
他居然还敢让她随他回长安,他可知道,她如今身处临安,全拜他所赐。
“好,孤这就告诉你,”他目光灼灼,迎接她愤恨的神情,“孤喜欢你,孤想让你还俗,进东宫永伴我侧。”
“你——”姚纤阿气极,一时间说不出话,忽而嘴角扯出一抹苦笑,“你们男子,都这么随意么?你可知,你贵为太子,你随口的一句喜欢,于我而言,不过是一时天堂,一时地狱罢了。”
平静的河面映着漆黑的夜色,像是一面镜子,将她婀娜窈窕的身姿衬得如莲花般温煦。清风拂过,一串串波纹浅浅荡来,她素白色的袈裟犹如水面上掠过的惊鸿。
裴琰能想象得出,她的笑容若是倒映在水面之上,该是多么柔美,灵动。她差点模糊了他的视线,也将他气出声,“孤不是旁人,一诺重千金,你怎能拿孤和那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
“为何不能?”姚纤阿呵呵勾出一抹轻蔑,“难道殿下便是善良温厚之人?”
“我是出家人,你却执意留在我的屋子里,我不肯,你便威胁逼迫,还差点将我掐死。你可知你在腾云峰多待一刻,我便多一分不安。万一甘露寺的人上了后山,发现我窝藏了一个不知名的男子,传了出去,你让我如何做人,如何在佛祖面前自处?”
“难道就因为我修行佛法,以慈悲为怀,就该受你强权压迫?”
昔日在朝堂叱咤风云的太子,第一次感到手足无措。
女子白衣翩然若仙,讲话却咄咄逼人,却又似仙子般亮眼,令他发怒也不是,求饶也不是。
“孤哪里舍得掐死你?那是吓唬你的。以孤的身手,即便受了重伤,想要杀了你依旧轻而易举。孤无非是想——”
是想留下来,看着你。
顿了顿,又道:“所以,你若是在意旁人的闲言碎语,不如索性还俗,跟了孤。孤,不会叫你在东宫受委屈。”
姚纤阿神情恍惚,说不出是痛快还是喜悦,只觉得讽刺,昔日那个说出“生生世世,绝不让你再进东宫”的人,居然开口说喜欢她,想让她永伴左右。
若是两年前,他对她说出此话,她会兴奋得睡不着觉。但迟来的表白一文不值,他既然错过了她,她便要让他错过一辈子。何况如今,她已经心有所属,更不可能随他回东宫。
她转过身,对着河边双手合十,“阿尼陀佛,殿下让贫尼惶恐。贫尼待殿下绝无攀附之心,恳请殿下待贫尼,如寻常过客。”
裴琰一愣,复尔微怒,“你说什么?”
“贫尼乃出家人,不愿踏进这纷纷扰扰的红尘。”她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