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不好了!夫人她要火烧府宅》,是作者“萦灯”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姜槐叶珣,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她误打误撞撞上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刺杀,那场面,血光四溅。镇国公世子浑身是血,却嘴角轻扬,笑得邪魅:“让人彻底闭嘴的招儿,可就一个。姜娘子这么机灵,猜猜看?”谁能料到,仅仅一天后,她就大摇大摆住进了国公府,行事那叫一个高调。在上京城里,她故意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对他投怀送抱,一时间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都说她一个孤女不安分,想攀高枝,和世子有不清不楚的事儿。可就在这流言传得最凶的时候,她却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没了踪影。一晃两年过去,当年国公府那只狸奴,竟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小院。她眼睛放光,一把抱起狸奴又是亲又是蹭。这时候,他从树下悠悠走来,月光洒在他身上,就像画里的神仙哥哥。他轻声说:“这猫,是我的。”她立马不干了,抱紧猫反驳:“明明是我捡的!”他声音低低哑哑,透着股子委屈:“你早把它扔了,就像扔了我一样,头也不回。”气氛一下子僵住,他眼神一冷,看向她家屋檐,那里似乎藏着个人。他目光像刀子一样:“两年不见,你屋里藏的男人是谁?”夜色暗沉沉,他的眼睛却亮得瘆人,他逼近她,咬牙切齿道:“怎么,又想玩完就甩?”...
姜槐想要推开,他却反而加重了手臂的力道,如一条坚硬的铁链,牢牢锁住她的腰身。
“姜妹妹……”陆三郎走过来,担忧地看着她,随后转目戒备地盯着叶珣。对于自家妹妹的好友,他觉得自己有看顾的责任,所以才迟迟未走。
一旁的王语芝见状,伸手想拉住姜槐。
叶珣抬眸,只略略扫一眼,两人便定在原地,不敢上前。
厅中其余宾客看到此情此景,发出低低的惊呼。
冷面铁血大将军与醉酒娇美小娘子,大庭广众,搂搂抱抱。传闻是传闻,如今亲眼所见,还是令人瞠目咋舌。
这些惊呼声提醒了姜槐。
她费心留在国公府,不就是想要制造流言蜚语,好让冯家厌弃她吗?
思及此,她一咬牙,回身抱住叶珣,将头埋进他怀中,还似真醉酒般磨蹭了几下。
耳边惊呼声更甚,姜槐的脑袋埋得更深了。
她察觉到正抱着的身躯陡然一僵,像是瞬间拉紧的弓弦。
大约因为喝了酒,两人的体温都异常燥/热,交/融在一起。
姜槐虽不惧流言,但人前如此主动大胆还是头一遭,她实在没有脸面对,更不敢看叶珣的脸色。
直到上了马车。
叶珣低头看结结实实埋在怀中的人儿,只能看到她乌亮的发顶,光洁的额头,以及深红色的耳尖。
“真醉了?”
他嗓音低醇,似仍萦绕在舌/尖的美酒,吐字时胸腔的振动就紧挨在姜槐脸畔。
短短三个字,似乎含着一丝隐约的、看戏般的笑意。
有一瞬间,姜槐甚至怀疑叶珣已经看穿她装醉,故意占他便宜的把戏。
姜槐紧闭双眼,内心翻江倒海,终还是银牙暗咬,无力地推开他。
车厢内昏光晦影,她红霞浮面,眸中含着迷蒙水色,敛在纤长睫羽之下。
“王语芝……我……”姜槐觉得自己意识尚算清明,说话却不受控制地打结。
似乎知道她想说什么,叶珣的脸色黑得仿佛要滴出墨来。
他欺近她,一字一顿:“我最后说一遍。我,与王语芝,毫无私情。鹿江边那回,只是有事商谈。”他黑眸眯起,“明白了吗?”
姜槐背脊发凉:“明白了。”
以叶珣的脾性,实在没有必要在她面前抵赖。
姜槐噤了声,空气中一阵沉默。她软绵绵地倚坐着,身上的力气被一缕一缕抽走。
还是小看了那壶露襄饮。
她盯着叶珣紧绷的下颌线,不明白他今日为何特别冷漠,酒劲一上来,便生出一股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