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思维共振》,是作者“算迹追踪者”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曼德博林雨,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第一章 接入手术台的不锈钢表面贴着我的后颈,凉意顺着脊椎蛇行而上。张教授的白大褂在无影灯下泛着淡青色,他调试神经接口的手指正在表演一场精密舞蹈——左手旋动质子共振仪的校准环,右手在全息界面上划出费曼图轨迹。那些悬浮的量子隧穿模型,正发出幽蓝的嗡鸣。\...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算迹追踪者”创作的《思维共振》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留的伤口现在闪烁着彭罗斯镶嵌的光泽,每当量子涨落达到峰值,就能看见2086年的我们在人马座星云建造戴森球的虚影\"柏林墙的量子伤痕终于结晶了,\"她将手掌按在观测窗上,纳米级的克莱因瓶结构在玻璃表面蔓生,\"那些黑暗记忆现在成了文明跃迁的奇点引擎\"设计界的变革比我们预想的更具诗意上周的日内瓦概念展上,我的团队用暗物质波动雕刻出可触摸的黎曼猜想证明当参观者的指尖划过证伪处时,整个装置会坍缩成贝多芬...
热门章节免费阅读
。
第二天,我的设计稿上出现了带血痕的混凝土纹理。更可怕的是,工作室的全息打印机开始自动输出柏林犹太纪念馆的设计图,而系统日志显示这些文件来自1943年被焚毁的包豪斯档案馆。
第五章 蝴蝶效应
当柏林建筑师的创伤记忆渗透我的设计稿时,全球云脑网络正经历第一次链式反应。我的指尖触碰到带血混凝土纹理的瞬间,三十七个时区的设计师同时开始呕吐——他们的视网膜上涌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结构图,而这些图纸正在自动优化现代写字楼的通风系统。
在孟买,一位珠宝设计师的铂金项链突然解构成铀-235的晶格结构;圣保罗的城市规划师发现自己的地铁线路图变成了神经元突触连接模型;而我正在修改的磁悬浮跑车,其流线型车顶不受控地隆起成哥特式肋拱穹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