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赐婚,你唱精忠报国?》是网络作者“悠闲的猫儿”创作的穿越重生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樉观音奴,详情概述:【大明 文娱 系统 爽文 架空】 洪武十年(1377年),开国大将邓愈病逝 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 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旨,令朱樉迎娶邓愈长女邓凌薇为妻 在婚礼流程进行到一半时,体弱的朱樉突然晕厥,引龙颜不悦 然而当朱樉再次清醒过来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摆烂青年发现自己穿越了 他不仅成为了声名狼藉的
评论专区
重生之寒门贵族:主角对自己的心里描写毒点不少,比如主角和女友爱爱时候,各种心理描写令人反感,什么主角口头保证不脚踏两条船,心里确说踏三条、四条船!——————真想对作者说:踏你妈了逼! 大无限神戒:@居然说这名字短 : 毒的不能再毒 会穿越的国王:。
第9章 京畿重地,大明威严
第二天,清晨。
叶谦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王爷,该去仪礼司接见使团了。”
朱樉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将横在自己胸口上的玉臂轻轻拿开。
朱樉原本不想惊动身旁的佳人。
谁知道朱樉刚一起身,观音奴也跟着醒了。
她将半个脑袋埋在被子里,俏脸羞红。
“王爷您……起这么早吗?”
朱樉嗯了一声。
“有公差。”
“那……那奴伺候您更衣吧。”
观音奴刚要动弹,像是牵动了伤口,秀眉紧蹙。
朱樉见状心生愧疚。
原本他昨晚只想把侍女安排在观音奴的院子里,免得侍女遭邓凌薇报复。
谁知道一身素衣的观音奴实在太美丽动人了。
朱樉一个没忍住,就留宿了。
和邓凌薇的主动热情不同,观音奴全程被动。
但就是这种欲拒还迎的感觉,反而让朱樉更加疼爱观音奴,两人折腾了大半宿。
“你身体不适,就在床上休息吧,不用你伺候。”
观音奴嗯了一声,又缩回了被子。
就在朱樉穿好衣服准备离开时,观音奴突然声若蚊蝇地说了一句。
“王……王爷,记得早些回来。”
朱樉微微一笑,神清气爽地离开房间。
……
马车之上。
朱樉嚼着肉饼,听管家叶谦和自己讲有关仪礼司的事。
明初草创,外交署衙沿用元制,名为仪礼司。
因为一开始也没多少小国来朝贺,所以人手倒也够用。
洪武九年,大明国内基本稳定,各小国朝贺的次数也逐渐变多起来。
仪礼司改为殿庭仪礼司。
设正使一人,副使三人。
承奉二人,序班十六人。
九关通事正使一人,副使六人。
也就是说这次去殿庭仪礼司,他能指挥的一共也就二十来人。
朱樉撇了撇嘴,顿时觉得没啥意思了。
本以为自己能体验一把战狼外交,但现在看来,这就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差事嘛。
白激动了。
拿起手帕擦了擦嘴,朱樉打了个哈欠。
“那本王这次去,需要做些什么?”
叶谦连忙回答。
“王爷是大明的脸面,您待会儿只需要接见一下罗刹国的使团就行了。”
朱樉愣了一下。
“就这么简单?不需要一起吃个饭之类的?”
叶谦摇头。
“小国蛮夷,他们不配。”
好家伙,原来老朱说不要丢了大明的脸面,就是让自己露个脸就完事了?
这倒也行。
早点完事儿自己早回王府。
他要再狠狠宠幸观音奴一番。
就在朱樉这么想的时候,马车突然一个急停,差点没把朱樉给颠出去。
不等朱樉发怒,外面就传来侍卫们长刀出鞘的声音。
“保护秦王!”
“别冲动!大家都别冲动!”
“误会,这是误会啊!”
“Защити принцессу!(保护公主!)”
听到这熟悉的外语,朱樉顿时来了精神。
这TM不是俄语吗?
原来罗刹国是说俄语的?
也就是说罗刹国使团,其实就是俄罗斯使团?
朱樉撩开帘子走下马车。
发现和王府亲卫对峙的罗刹国使者们,还真就是标准的斯拉夫人长相。
朱樉乐了,莫名的有种亲切感。
“怎么回事?”
听朱樉发问,亲卫队长袁虎立马回话。
“王爷,这些蛮人故意冲撞王爷车驾,居心叵测,意图不轨。”
殿庭仪礼司副使连连摆手。
“误会,真的是误会。”
“秦王,是罗刹国使团的小孩儿捡鞠,一时不察才冲撞了您的车驾。”
“王爷,息怒啊。”
朱樉看向对面。
使团内的确有一名小孩儿手里正拿着鞠,一脸紧张地看向这边。
而使团的其他人,此时也已经拔刀出鞘,目露凶光。
朱樉抄起双手,随口问了一句。
“怎么称呼?”
副使赶紧恭敬回答。
“殿庭仪礼司副使,冯粱。”
朱樉哦了一声。
“你是我大明的官?”
冯粱脸上笑容一僵,一时间有些尴尬。
“秦王,冯粱自然是大明的官……”
朱樉瞬间暴怒。
“既然是我大明的官,为何向着蛮族说话!”
“此乃我大明京畿重地,小小罗刹国使团,竟敢当街拔刀,我大明威严何在!”
冯粱吓得连忙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使团当街拔刀。
这事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冯粱只不过是一名副使,他哪敢和朱樉作口舌之辩?
朱樉冷着脸对袁虎下令。
“卸了他们的武器,如有不从,就地格杀!”
“是,王爷!”
袁虎一挥手,王府亲卫顿时将罗刹人团团围住。
冯粱见状赶紧冲使团喊话。
“Опустите оружие и не убивайте(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罗刹众人不为所动,反而结成了战阵。
眼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战阵中心传来一个清冷的女人声音。
“弯刀与战马,是我们罗刹战士的命。”
“随身佩刀,这是我们罗刹国的传统。”
“秦王殿下,我们罗刹国,对大明并无不敬之意。”
朱樉冷笑,一言不发。
拿传统说事是吧?
你看我理不理你就完事了。
袁虎做了个手势,王府亲卫持刀抵近,包围圈进一步缩小。
眼看朱樉如此强势,女人服软了。
“Бросайте оружие(放下武器)。”
听女人下达指令,罗刹众人将身上的武器尽数卸下,放在地上。
王府亲卫上前,将武器全部收走。
“行了,把刀都收起来吧。”
朱樉一声令下,王府亲卫还刀入鞘,重整队伍。
跪在地上的冯粱长舒一口气,后背全被冷汗浸**。
朱樉要真把罗刹使团给杀了,那就是重大的邦交事件。
朱樉是皇子顶多挨顿臭骂,自己肯定会被老朱推出去当替罪羊。
就在冯粱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时,朱樉瞥了他一眼。
“冯副使,你记住了。”
“以后不管是哪国使团来贺,都得卸甲缴械。”
冯粱连连应声。
“秦王教训得是,下官记住了。”
朱樉嗯了一声。
“起来吧,安排午膳,本王这些罗刹使者一起吃。”
啊?
冯粱懵了。
您贵为秦王,只需要过来和罗刹使团打个照面就行了。
干嘛还非得一起用膳啊!
冯粱顺着朱樉的目光看去。
发现朱樉正盯着罗刹公主直勾勾地看。
冯粱心里咯噔一声。
坏了,秦王该不会动邪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