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长九歌 小说:玄幻 作者:清风醉舞 简介:身份扑朔迷离的云小四,李代桃僵顶替他人身份。 参加比武大会,斩获魁首,成为武状元。 进皇城,入隐卫,接皇命,诛枭雄。 待一切拨开层层迷雾,真相即将大白之时, 却发现, 自己已经沦为了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可那幕后的黑手竟然是...... 角色:李擎,冯七 《天长九歌》第3章四品六合免费阅读 演武场上,九歌一战成名。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在成功挽回了整...
《天长九歌》第3章 四品六合免费阅读
演武场上,九歌一战成名。
别人眼中的纨绔子弟,在成功挽回了整个中原和夏国武者颜面的同时,也将巍巍夏朝第一届武状元之位收入囊中!
之所以是第一届,因为之前夏国从未举办过比武大会。这次夏王李擎决定通过这种方式来选拔招募人才,在外人眼中,实乃无奈之举。
九州大陆,天下四分。
雄踞中原的夏国,东临碧海的闽夷国,北接严寒荒芜的漠辞国,还有西南虫瘴叠生的云楚国。
夏国版图辽阔,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实力最强,拥有铁甲百万。
建陵176年,夏国先王驾崩,太子李擎登基。
遂整顿兵马,囤积粮草,开始向外武力扩张,横扫诸国,以一敌三!
瞬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业具废,战火弥漫之处,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其他各国皇室贵族及民间,皆对夏王恨之入骨,纷纷派遣刺客或自行组成敢死队,前来暗杀...
夏王身边,有一支神秘组织,行踪诡秘,全由武林高手组成。对王忠诚无二,负责拱卫内宫,追杀各路潜逃的刺客。
名为:隐卫!
坐镇隐卫的四大首座,按其实力划分,分别以职位命名:
首座玄天,官阶一品;
次座太常,官阶二品;
三座九野,官阶三品;
四座六合,官阶四品!
然而,这四大首座,数年间,在不断与刺杀夏王的各路江湖高手的厮杀中,纷纷殒命。
夏国向来崇武轻文,以武治国。隐卫四大首座相继战死之后,内卫实力大减,为了吸纳更多的武林高手,填充自己的防卫,夏王这才决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比武大会。
不仅前三甲,会直接加官进爵,其他有不俗表现者,也皆会被朝堂委以重用。
所以一时间,四处纷乱的大陆上,大量的武林高手,或为名,或为利,或为一口温饱,不断聚集于夏国帝都晋阳城。
他们都想以一己之力,混得一官半职,从此衣食无忧。
但也有极少部分的杀手刺客,趁此机会混入帝都,想伺机而动,除掉夏王,结束这纷争的乱世。
......
整场比武大会,浩浩荡荡的举行了月余,这才缓缓落下帷幕。
在九歌凭借着自己雄厚实力和手中的一把天长剑,力压群雄,斩获魁首的同时。
夏王李擎也利用了这次机会,不但招募到不少愿意效忠夏国的江湖好手,同时还绞杀了大批对其有诛杀之心的暴徒。
一箭双雕!
此等手段,不可谓不妙!
......
清华殿内。
李擎已批阅完奏章,正坐在窗边的案几旁用膳。
大内总管冯七,肘腕处托着一柄佛尘,缓缓从殿外走了进来,恭敬的拱手弯腰,施了一礼:
“陛下!”
“嗯,比武大会可是有了结果?”
“回禀陛下,最后一场,刚刚战完!”
李擎停下手中的银筷,微微抬首:
“何人摘得桂冠?”
“呵呵...恭喜陛下,拿下魁首的乃是我朝兵部侍郎九坤之子,九歌!”冯七脸上洋溢着些许骄傲,仿佛九歌就是他亲孙子一样。
同为武者,这状元之位让本朝人拿,总比被外邦人夺了去要有面子。
“九歌?此人如何?”李擎略微好奇。
“回禀陛下,此人年仅二十,正阳宫首席弟子,学艺七年,两个月前辞别宗门,下山参赛。想不到,此子功夫竟然如此了得,凭借手中长剑,连战月余,终于拔得头筹!”
“哦?如何了得?到了几重境界?”
“呃,至少八重!”
“至少?冯七,在武学修为上,你的判断何时变得如此模棱两可了?”李擎放下筷子,略有恼怒之色。
“陛下恕罪!老奴只看到了一招,故而,实在无法作出精确的推断。”对于夏王的温怒,冯七丝毫没有慌乱,一脸平静的解释着。
“没赶上?”
“不是!”
“那怎么才看到了一招?”这下李擎是真的怒了,语调倏然拔高许多。
“陛下息怒,因为他只用了一招。”冯七一脸无辜。
“嗯?一招?”李擎愣了半晌,忽然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九坤这老东西,总算没有辱没他们九氏列祖列宗的威名。既然如此,这隐卫四品六合的位置就先让他来坐坐吧。”
“陛下英明,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查。”
“多虑了,九氏一族四世忠烈,且全族没有一个作奸犯科之人。就因出了个人才,便去翻人家老底,未免寒了人心。”李擎端起玉樽,轻轻抿了一口美酒。
“老奴不是不放心状元郎,而是不放心正阳宫。”
冯七俯首,脸上阴气沉沉:
“一个十三岁的娃娃,早已过了最佳习武的年纪,但去了正阳宫仅七年,便直通八重。正阳宫此等能力,想想便让人不寒而栗!”
夏王李擎夹了一片鹿肉,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了一会,又喝了一口佳酿,这才徐徐说道:
“正阳宫的宗主太虚,早已入大宗师之境数载,这种神仙人物,只知潜心修道,从不问世事红尘,贸然去触他的霉头,只会弄巧成拙。”
“他是不问红尘,不理庙堂。可他调教出的这些徒子徒孙,却个个野心勃勃。”
“哈哈哈!我就喜欢有野心的年轻人!没有欲望,哪有激情替朕办事!”
李擎爽朗大笑,豪气逼人:
“这些所谓的名门大派,他们负责创造强者,朕就负责吸收强者,他们为名,朕为利,各取所需,挺好!”
冯七心头一震 ,顿时醍醐灌顶:
“陛下英明!”
......
李擎继续心情愉悦的享用着佳肴,冯七在一边悉心的伺候着。
这时一名小太监,捧着一摞刚从通政司送来的奏本,低着脑袋迈着小碎步,走到玉案前,正准备放下。
李擎瞟了一眼,招了招手:
“拿过来!”
小太监诺了一声,躬身将奏本送到李擎身边。
冯七伸手接过:
“陛下,还是用完晚膳再阅吧。”
“不必,先看看有没有什么要紧的事物。”
说完,用面巾擦了一下嘴,伸手接过冯七手里的奏本。
奏章一共六本,李擎看着奏本的名目,一本本翻过,翻到第四本时忽然停了手。
“嗯?”
这是一本北境叶家军请战的奏疏,现已十月初寒,北境马上就会大雪封山,直至来年开春之前,都不宜发动战事。
这个道理叶家将帅不会不明白,可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在这个时机动手?
微微沉思之后,将奏本展开。
冯七侧目,见夏王脸色神情变换不定。
“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忧之事?”
“喔,没什么。镇守北境的御灵郡主上奏请战,要趁暴雪来临之前,率叶家军收复甘州。”
“哎呀,这是好事啊!御灵郡主熟知兵法韬略,且常年镇守北境,对其形势的把控和判断无人能出其右。虽说现在严冬已近,但她若说能战,定是有了十足的把握。待收复了甘州,那漠辞国的门户将再次被我们撕开。到时北境大军全线挥师北上,陛下的宏图霸业一统天下之志,岂不又进一步!”冯七一脸兴奋,侃侃而谈。
但夏王李擎却忧心忡忡,一脸冷色:
“话虽这么说,但朕觉得,此事略微有些急躁了。漠辞国虽然版图辽阔,但土地贫瘠,很多地方全是水草不生的荒漠和戈壁,得之无益。当下首要的任务是西南云楚,北境暂时还是以守为宜。另外...”
说到这里,李擎转头看向窗外,神色诡忌:
“这风筝飞的太高了,得找个绳头栓紧才是!”
“呃...”冯七心头一紧,知道夏王这是疑心病犯了,定是怕这御灵郡主再创新功,到时恐怕整个北境二十万叶家军,只知御北王,不知大夏王。
“陛下是要给郡主赐婚?”
李擎猛然回头,看了看冯七,伸出手指对他点了点:
“呵呵,你个老东西,朕的小心思全然瞒不过你。哎,这郡主已年岁十九,平常人家的女子到了这个岁数,孩子都会满地跑了。”
冯七嘿嘿一乐,赶紧赔笑:
“那陛下打算将郡主赐婚给哪家公子呢?”
李擎缓缓转回脑袋,低头喝了一口小酒,深思一会后,像是在问冯七,又好似喃喃自语:
“一时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家,自己两个已成年的儿子都有了妻室,让御灵做妾,显然不合适。九歌这小子怎样?好像地位稍微低了点。哎,若是驷儿在就好了,他最合适。可惜...”
说到这里,刚才还一脸笑意的李擎,瞬间双眼写满了落寞与悲凉。
“陛下!”冯七心疼的看了看夏王,知道他又想起了伤心往事。
良久之后,李擎忽然眼神一亮:
“冯七,这御灵也很久没有回来了吧?”
“回禀陛下,自其兄长四年前战死在甘州,为国殉职之后,郡主便一直接替父兄之职,镇守在北境。”
“四年...确实很久了。这样,你帮朕拟道旨意,令其收复甘州之事暂缓,回京述职。还有...”
“遵旨!”
......
第二天早朝,大内总管冯七,当庭宣告了夏王的四道旨意:
第一,兵部尚书崔九,念其年事已高,准其所奏,告老还乡,同时赏其金银玉帛无数;
第二,擢升兵部侍郎元坤,为一品兵部尚书;
第三,任命武状元九歌为隐卫暗察使,暂居四品六合;
第四,责令御北王御灵郡主返京述职,念其常年镇守北境,劳苦功高,返京期间朕要亲自为其择婿。
早朝过后,四道旨意立刻分发夏国各处。
九坤九歌父子,一时风头无两。
>>>点此阅读《天长九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