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快穿大明:我成了当朝宰相》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小云天狼”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朱元璋朱十一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他本是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一朝意外却让他穿越到了大明王朝成了名震天下的当朝左相。作为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谋士,他虽无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猛,却有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本事。他为国家制定治国十一策,使国家兴旺百姓富足却被朱元璋猜疑软禁。可等国家开始走下坡路民不聊生后,朱元璋居然想再请他出山?想都不要想!...
空印案的背后,不知道多少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趁着这个机会,全部清算一遍。
有道是天高皇帝远,他倒是要看看,这皇帝还远不远,那些人还不敢不敢作奸犯科。
毫无疑问,以空印文书的贪污的官员,其他方面亦是会大肆贪污,不斩留着继续荼毒百姓吗?
“父皇明鉴!”
“父皇欲治罪这些空印的官员,是唯恐奸吏得到空印纸,弄虚作假危害老百姓,但这是不可能的。”
“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
“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
“其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而后根据规章制度惩处违法者。但是,我大明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
“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
“其四,我大明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并不容易,能位至各司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还请父皇开恩!”
朱标继续说道。
“好一个权宜之计,岂有此理!”
“大明立国至今,已有一十三年,这十三年来,这些官员到底残害了多少百姓,贪污了多少民脂民膏,岂能善罢甘休。”
“咱若是不处理的话,天下百姓如何看咱?”
“百姓们若是知道他们辛辛苦苦缴纳的钱粮,结果都落入了官员的口袋中,咱明明知道这件事情,却是不做处理。”
“百姓可不就是指着咱的脊梁骨骂咱吗?”
“再者说,你觉得你这等理由,说服的了天下百姓吗?”
“你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大明因此而覆灭吗?”
朱元璋怒道。
“父皇,事情并未有您说的那般严重,并非已经十三年。”
“而是仅仅两年!”
“叔父朱十一在位的时候,所行的国策,并无空印文书出现。”
“早已经将前朝弊端革除,只是父皇罢黜叔父,这才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
“这更不应该以此为由惩处官员。”
朱标,理直气壮的说道。
当初朱十一在位的时候,这事可是规避的死死的,根本没有贪污的机会可言。
“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