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佳作《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刘备张谦,也是实力作者“熏悟”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在下两日后离开邺城,到时会再来拜访。先生如有回信,到时可交给在下。告辞!”
“多谢。”
目送陈桢远去后,张谦走回屋内,拿出信件放在桌上,边上还摆着绢帛二十匹,锦袍放置其上,厚厚的毛绒表示这锦袍十分珍贵,另有一口箱子摆在底下,里面放着金银和铜钱。
“主人可要我将这些东西搬入库房?”墨正在打扫刚才搬东西留下的痕迹,见张谦筹谋,便开口问道。
“一会再说。”张谦摆摆手,随即又说道:“墨,你来徐府多久了?”
“一月又三天。”
“来了这么久,我还没问过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呢?”
“小人原先是种田的,可是小人愚笨,伺候不好庄稼,收成比别人少了不止一半,因为交不出租子,所以干脆卖身为奴,做些伺候人的事情。”
“原来如此,那傅老妪呢,也是田种的不好,所以卖身为奴了吗?”
“不是,我听她说,是因为她儿子嫌她耳鸣眼花,所以把她卖掉了。”
“真是岂有此理,此事官府不追究?”张谦怒拍桌子说道。
“这样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稀疏罕见,官府又怎么管的过来呢?”墨像是自嘲的说道。
“天下事我管不得,但眼前之事我还管的,你可知道傅老妪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家住哪里?我非得禀告司空,治他们个大不孝。”张谦怒气冲冲的说着。
“主人不必如此生气,她的儿子早两年被征了劳役,如今已不知去向了。”墨的意思是,大概已经服劳役死了。
“便宜他们了。”张谦像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拿出两匹绢布交给墨,“没想到你两的身世如此可怜,这两匹绢布你们一人一匹,给自己做件衣服吧,马上就要过年了。”
墨听闻,直接磕倒在了地上,“主人和老夫人是世间少有的好人,从不苛责打骂下人,墨和傅老妪能够伺候主人一家,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怎么还敢贪图刘将军送给主人的礼节,这一匹绢布价值已过百钱,便是再买两三个奴仆也够了,墨万万不敢受此大礼。”
“有道是‘尊者赐,不敢辞’,如果你还当我是你的主人,那就收下,以后只要规矩做事,尽心伺候我母亲就行了。”张谦平静的说道,眼神紧紧盯着墨,墨连忙答应起身,偶一抬头看见张谦眼神,又赶紧把头底下。
随即,墨拿着两匹绢布出了屋门。
张谦这才打开书信。
这时,外面听到有使臣拜访张谦的石韬也赶紧赶了回来,正碰到出门的墨,进门后,见到傅老妪正在院子里铲雪,石韬连喊了两次让她把门口的积雪铲掉,傅老妪都没有反应。石韬见状,才喊道:“元直,元直,开门。”
张谦开门时,手上还拿着书信,看屋外只有傅老妪一人,连忙把石韬拉进屋,然后关上了门。
石韬正欲说话,张谦就开口:“广元,你帮我确认一下,这封信是不是刘将军写的?”
石韬紧紧盯着张谦,而张谦则拉着石韬的手,在他手心写下“事有蹊跷,不动声色”。
石韬拿起信件一看,信上先是问候徐庶最近过的可好,然后表达了徐庶离开后自己的挂念,再是说到对未来的担心,最后则是希望徐庶能保重身体,希望能有再见面的一天。
对了,话到最后,刘备像是又想到了什么,信里写到自己听说了徐庶写的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惜徐庶走的匆忙,未能送上长袍,故而现在派人送上狐裘锦袍一件。信里语气还似千叮咛万嘱咐一样,说自己都快忘记徐庶的身形了,要他一定要穿上试一试。
石韬仔细看了两遍,说道:“这确实是刘皇叔的字迹。”
不过石韬又想,刘备是知道北上的是张谦的,怎么话里话外都是对徐庶的关心呢?
可他转头马上又想到,若是不这么写,不就暴露了张谦身份了吗?
可这样一来,刘备写这份信的目的何在,不是多此一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