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重生:渣男还想夺我儿女?没门》,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姜清月谢景行,作者“姝妹”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前世她是堂堂公主,却眼盲心瞎甘愿下嫁,谁知婚后渣男翻脸不认人,不但有了小妾,还狸猫换太子。夺走她的一双儿女。直到死在剑下的那一天,她才发现,所谓的爱情不过是泡影,渣男宠妾灭妻,让外室和她的孩子成功上位。一朝重生,她第一件事就是护好自己的崽,然后,让渣男恶女血债血偿!...
随着谢景行的话一句一句落下,姜清月的思绪也不由自主飘回了他们刚认识的时候。
那时候父皇和母后都态度坚决,决然不许她下嫁。于是谢景行便跪在昭阳殿前三天三夜,头都磕破了只为求娶自己。
那天大雨滂沱,她跌跌撞撞跑去昭阳殿的时候,谢景行已然僵硬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见到她来,他硬扯出一个笑容,说:“清月,我除了你谁都不要。”
那时候,他们还是真心相爱过的。
可后来是从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呢。
回过神来,谢景行犹自絮絮叨叨,满目深情的回忆着他们的初见:
“那天我初入宫中,在御花园捡到一方绣帕,我当时竟想也不想,便拿着绣帕满宫嚷嚷,问是谁丢了绣帕。”
“直到宫里的姑姑接过绣帕瞧了瞧,告诉我这是当今熙和公主的贴身之物,于是我......”
“于是侯爷就拿着绣帕来了凤仪殿。”姜清月径直打断了他。
“然则,那块手帕上绣的是龙凤花纹,纵然侯爷不认识那绣帕,却也应该认得这龙凤花纹。”
谢景行懵了懵,正想说什么,姜清月自顾自说道:“侯爷身为朝廷命官,不会不知晓龙凤花纹只有帝后二人可用——可那绣帕一看就是女子之物,所以定然不是陛下的。”
“可若说是皇后娘娘的也不对,因为娘娘的手帕只会绣凤纹,不会绣龙纹。”
“因此这绣有龙凤花纹的绣帕,便只能是一个人的——那便是阖宫皆知最受帝后宠爱,服制屡屡破例的的熙和公主。”
在谢景行怔怔然的目光下,姜清月终于还是毫不留情的盖棺定论:
“所以侯爷自然也早已猜到,这绣帕的主人到底是谁。”
“既然如此,侯爷直接来凤仪殿归还绣帕便是,为何又要明知故问,闹得满宫皆知呢?”姜清月言语犀利的问道。
谢景行支支吾吾:“我一个武将,哪里懂这些小女儿家的东西。”
“是啊。”
姜清月淡淡:“侯爷不知晓这些小女儿家的东西,却知晓女儿家的贴身之物若是被外男捡拾,必然于她名誉有损。所以这才不惜闹得人尽皆知,只为让所有人都知道,是你谢景行捡到了熙和公主的绣帕。”
这话说的极不客气,谢景行的脸当即就白了。
“清月,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侯爷明白。”姜清月丝毫不打算给他台阶下。
她当初嫁给谢景行固然是因为自己那时候确实喜爱他,可她身为天家公主,自幼循规蹈矩,从不会因为情爱便失了心智。
若非谢景行将绣帕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她又怎会自觉颜面无光,心想若不嫁于他,便没了别的出路。
怪只怪那时候她太重颜面,总觉得损了清誉便是天大的事,竟真为此事便被谢景行彻底拿捏,在他提出“谢家儿郎只娶妻,不入赘”之时,答应他下嫁谢府。
谢景行自然不会由得姜清月继续说下去。
他急忙辩解:“清月,我娶你是因为我爱你!用绣帕造势对我有什么好处?我明明可以直接跟你提亲——”
“是啊,你明明可以直接跟我提亲.....”
姜清月语气中不自觉含了丝讥讽:“可若是提了亲,侯爷便是正儿八经的驸马,身为驸马,日后便不能再行武举之路。”
当初父皇并非不同意她嫁给谢景行,若是谢景行直接求娶,他们明明可以欢欢喜喜修成正果。
可他执意跪在昭阳殿外三天三夜,以深情之名,行逼迫之实。
只有让她下嫁,才能既娶了公主,攀上皇家姻亲。也不必当驸马,阻绝武举之路。
真是好算计!
姜清月也是活了两世,才想明白这个道理。
“侯爷如此煞费苦心,妾身便祝侯爷蟾宫折桂,来日科举金榜题名。”
“月露,送客!”
.....
月露只得尴尬的走进来,又尴尬的走到谢景行面前:“侯爷.....”
谢景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走了。
月露仍然站在原地,整个人处在巨大的震惊中:“夫人方才说的是真的?你们的婚事.....竟是侯爷算计来的.....?”
“自然是真的,你没瞧见他那么心虚么?”
姜清月的语气轻快,脸色也丝毫没有了刚刚的紧绷,似乎是心情很不错。
月露倒是有些愣了:“夫人怎么瞧着不生气?”
姜清月无所谓的一笑。
因为她见识过谢家人比这更肮脏的事情。
相比之下,这件事儿倒也没那么让人生气了。
她简短的和月露解释了一遍。
月露更是不解。
她虽不知道什么是“更肮脏的事情”,但既然夫人并不为此事生气,方才在侯爷面前为何要做出那般气恼的模样?
她心下狐疑,一回头,见夫人捡拾起绣到一半的刺绣,专心致志的绣起来,神色似乎很是开怀。
她忽然明白了几分。
“所以夫人是故意和侯爷提起此事的?”
她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夫人是为了和侯爷争吵,然后借此让侯爷离开?”
姜清月毫不避讳的承认了。
以刚刚的境况,若她再不翻脸,只怕今夜卧榻之侧,就真有他人酣睡了。
她现在只是投鼠忌器,暂时不敢和谢景行和离。
但绝不代表她不敢和谢景行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