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一位东北出马仙的孙子回忆录》,是以抖音热门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烧烤配红酒”,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从小我就知道,家里不止住着我们一家人。不是因为我撞见了什么“鬼”,而是因为有些规矩,太不寻常。我家在东北,住的是那种老式砖房,堂屋门口挂着门帘,院子里种了一棵大柳树。爷爷去世早,我跟爸妈和奶奶一块住。奶奶是出马仙,但没人敢明着说。每到初一、十五,奶奶都会在堂屋里烧香,那香不是普通的香,而是她特地从“......
《一位东北出马仙的孙子回忆录》是作者 “烧烤配红酒”的倾心著作,抖音热门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仙坛早收了”可那女人一句话,把她心敲动了:“你也有孙子的,你看着小五,要是他出了事,你咋整?”奶奶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说:“你家这事儿,是横事,我不敢看太细但我试试,让他们指个路”她让人点了三柱香,在供桌前铺了一张旧黄布,把香灰撒在黄纸上,又拿出一面铜镜,面对香火晃了晃,然后闭眼开始念屋里一瞬间静得可怕香烧得很快,火头蹿得高,铜镜上映出模糊的影子我趴在门口看着,看到奶奶额头渗出汗...
精彩章节试读
叔去村边土地庙,亲手在庙角放了一碗米、一张纸人、一柱香,说:“这是给她新屋。”
回来后,奶奶什么都不说,只让那孩子再来烧三天香。
第三天晚上,小姑娘烧退了,说梦里那老太太跟她道了别,说:“以后别叫我了。”
王二叔一边磕头一边哭,说:“婶儿您是活神仙啊!”
可奶奶却一脸疲惫,把手里的香一摔,说:“神仙不救不信的人。”
那天夜里,她自己一个人在堂屋坐到很晚,香一直没断。
我躲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第一次觉得奶奶不只是“有点本事”,她是真的在替人扛一些看不见的事。
后来我听我妈小声和我爸说:“这回她是真动了气,那家人连个招呼都没打就把堂口收了,仙家生气是轻的,要是反噬,可是孩子命。”
我爸叹了口气,说:“老一辈人守着的,不是香火,是规矩。”
我那时不懂,只记得,奶奶从那天起,开始时不时咳嗽,有时候一咳就是半宿,靠着热水和香灰糖硬撑着。
可她从来没后悔,也从没怪过那家人,只说了一句:“我看着那小丫头,就像我小时候。”
那年我八岁,出了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事。
起因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想模仿奶奶“看事”。
那天午后,大人都出门干活了,奶奶也去了村西头给人“送香火”,家里只剩我一个。
我闲得发慌,心里突然起了歪主意,想试试她那些“法器”到底是怎么用的。
我偷偷进了她的堂屋。
那屋子一年四季都飘着淡淡的香味,屋角摆着香台、黄符、红绳、拂尘、一张供神的画,上面画着狐、黄、白、柳四位仙家,神态各异。
我从小被告诫不能进去,可那天实在是心痒。
我先拿起铜铃晃了晃,没什么特别的;又点了一炷普通的香插在香炉里,烟丝细长地往上飘;我最后甚至照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一张空白黄符,在上面胡乱画了几笔。
我画了个圆圈,又学着她平时念的音调小声学着念:“上请狐仙,来我堂前,开灵启法……”刚念完,耳边猛地“咯吱”一声。
不是屋门开了,是供桌前的木凳,自己动了。
我吓得往后一仰,磕到地上,滚出去半米远。
那炷香“哧啦”一下灭了,烟像倒着吸回去一样,连香灰都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