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惊华辞》,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时不虞言十安,故事精彩剧情为:她出生就引来了洪水,百姓苦不堪言,又生得妖孽,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于是,所有人都说她是灾星,不死会留下祸患。庆幸的是,仅仅三岁,她就夭折了,城中的风言风语才停止。可十五年后……“听说了吗,最近有一位极品美女经常露面,还总往……”“什么?那家不是因为谋反被灭门了吗?”“你们还记得吗?那家有一个早夭的女儿……”短短数日,她是妖孽的传闻人尽皆知。她扶额,既然如此,她不妖孽都对不起这些百姓了!...
“最近太缺觉,我去歇着了。”
“还有一件事。”言十安跟着起身,看着打完哈欠眼睛水润的人道:“京城最近必定会严查生人,你以我表妹的身份随我入京,姓骆,名字不变。这是早先准备的一个身份,查不出问题来。”
顿了顿,言十安又道:“这个身份用起来的时候是父母双亡,小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定下了婚事,你守孝期满前来投靠于我。若姑娘担心于名声有碍,可把婚约改为口头婚约。”
时不虞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但是你想用这层关系。”
“是。”言十安直接承认了:“我已年满十九,先生看重我,又见我常年一个人在京城,总会多心疼我几分,对我的婚事极为关心,我既不想驳了他的好意,也不能接受。平时和同窗往来,也会有意无意提及家中姐妹,若有个未婚妻,我能省许多事。”
时不虞双手抱胸上下打量他:“你长相俊俏,又有个声誉极隆的先生,就是上三品大官也未必看不上你,就没想过去结一门贵亲?以你的心智,让他们为你所用当不难,怎么没有走这条路?”
被她当面称赞长相俊俏,言十安面上微微有些发热:“大概是因为现在的年纪还能容我折腾几年,等到把心气儿折得差不多了,说不定就走那条路去了。”
倒是实诚得很,时不虞再次掩嘴打了个哈欠:“我不在意那些虚名,有用就用着吧,歇去了。”
言十安没再叫住她,跟着她走出灶屋,看着她在月色下走远,连背影都透着洒脱。
相识以来她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好像于她来说,任何时候都不会陷入两难的抉择,干脆,果敢的直奔着目标去,哪怕是劫囚这样的大事。交给他的事就彻底撒手,不怀疑,不插手,不多问,只管自己要做的那一部分,并且在安排妥当后毫不犹豫的先行离开。
理智得都有些无情。
断断续续一直在睡的人,在次日又成了起得最晚的那个。
时衍已经点齐人手,做好伪装,和家人都告别好了,以至于时不虞吃了早饭过来就看到一片愁云惨雾。看着伪装的时衍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了,她有些意外,时家肯定是要去查个清楚的,但她以为会是时绪去,现在的时家需要时衍坐镇。
倒有些佩服。
“我这就走了。”时衍走向她:“有什么要交待我的,你直说。”
时不虞本也没打算拐弯抹角,直接道:“监军肯定有问题,过去后暂时不要接触时家军。时家被劫走,他们很有可能会用时家军引你们露面,并非所有时家军都值得信任。丢城的速度也不对,白胡子说那根本不像是打下来的城池,倒像是有人开门放进来的,我怀疑有人里通外敌,只是不能确定这个人是在军中还是京城。”
时衍立刻想到了:“因叛国致大佑丢城,忠勇侯就是大佑的罪人,就算有人想替父亲说话都开不了口!背后那人用大佑的一座边境重镇设局,就为了要坐实父亲的叛国罪,让他没有翻身的可能!”
“性格鲜明的人最好算计,以忠诚勇敢做为家训传家的时家人更好算计。”时不虞道:“背后那人但凡有点脑子,都会在肆通张开一张大网等着你们。在劫囚之前可能还有人对忠勇侯叛国起疑,劫囚之后这事也就洗不清了,去了肆通被抓,没有活路。”
对这些时衍心里都有数,但是听侄女把这些事说透仍是心下一凛,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我不是去送死的,不会做犯蠢的事。”
时不虞屈指轻敲掌心:“与其去肆通,不如去新斧镇。忠勇侯若真留下了什么线索,也必定在那里。最差的结果也就是落在敌军手里,那直接叛投就是,反正已经有这罪名了,先保下命来再说,比落在大佑手中直接没了命强。”
“……”叛投说得这么容易,议事堂有了片刻的寂静,忠诚勇敢的忠勇侯府素来离这两个字很远很远。
时不虞无知无觉,回头道:“请言十安过来。”
言十安避嫌没有来议事堂,但离着也不远,很快就过来了。
“肆通城你有路子吗?”
她问得太过直接,言十安适应了一下才回话:“有,若是为忠勇侯之事,我已派人前去打探情况。”
“那肆通就不必去了,等消息就行。去新斧镇,不从肆通走。”时不虞一锤定音:“去扎木国,扎木国和占据新斧镇的丹巴国关系不错,从丹巴国的后方进入新斧镇会容易许多,也不会被人怀疑。”
言十安立刻接话:“身份我来解决,大佑和扎木国通商,可以跟商队过去。”
“就这么办。”
两人都是拿惯主意的人,一来一往就把事情定下了,没人去问时衍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