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李承乾李世民是作者“南无火蛾万千悲勇”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我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这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既然我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李世民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可是我无所顾忌了,李世民却害怕了?...
此时,李承乾已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这些人谁是指使的呢?满朝文武肯定排除在外,杀我于他们并无实际利益。
除了他们,唯一有可能的便是魏王李泰,他可能是怕李世民醒来后心软,不肯废我太子之位,这才派人行刺。”
想到这里,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若能留下活口,待李世民醒来,肯定借此事清算李泰党羽。
毕竟,在禁军中安插亲信,已触犯了帝王大忌。届时,朝中争斗必然激烈,李世民分身乏术,自然无暇过多“关怀”远在大漠的自己。
念及此处,李承乾急忙高喊:“程将军,留个活口!”
程咬金何等精明,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然而,一旦抓了活口,便意味着与魏王李泰彻底对立。
他略一沉吟,心中已有了决断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李泰绝无可能被立为太子,况且他本就不看好李泰。
程咬金当即对亲兵喊道:“注意分寸!务必留个活口!”
此时,刺客已被完全压制,只能负隅顽抗。几人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其中一人高喊道:“兄弟们,报答主上的时候到了!绝不能让他们抓到活口!”说罢,几人纷纷拔刀,竟欲自刎。
杀一个人容易,但阻止一个人自尽却难如登天,而且这些人可不像李承乾是个瘸子,都是些身手矫健的死士。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先前救下李承乾的那名士兵猛然暴喝一声,整个人高高跃起,长臂曲伸,直接将手中长枪掷了出去。
长枪破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直接贯穿了刺客首领的肩膀,将其牢牢钉在地面上。
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惊讶之色,这士兵距离刺客足有四十多步,他手中铁枪估计差不多二十来斤,这臂力和准确度简直太可怕了。
就连久经沙场的程咬金也不禁露出赞赏之色:“好一员猛士!”
刺客首领被钉在地上,动弹不得,无法在用刀自刎。
只见他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张嘴就要咬舌自尽,幸好程咬金亲兵反应够快,箭步上前一拳将刺客下巴打脱臼了。
程咬金见状,立即下令:“快,把他绑起来!别让他死了!”
见成功抓到活口,李承乾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对身旁程咬金道:“程将军,麻烦您派人通知李帅,孤,要马上审问这刺客。”
程咬金听到这话,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但心里却有些吃惊,因为这位太子殿下心思之缜密,和以前简直是有天地之别。
这马上审问,和以后再审,区别可太大了,谁敢保证这军队中在没有刺客同伙?因此要把刺客关押在军中弄不好那天就得死于非命,如果押送长安,路上也可能会出事情。
但这马上审问,留下口供,那就无所谓将来刺客是死是活了。
其实程咬金将李承乾的心思猜了个正着,他就是要当着两位重臣的面,将李泰的罪名坐实。
另外,他还有一层谋划,就是希望借这个事情给李世民造成一种程、李也卷入皇子争斗中的幻觉。
李承乾也不知道唐代有没有把毒药藏在牙齿中的黑科技,反正他前世在电视剧里是看过。为以防万一,指着被刺客冷声道:“把他的牙全给打碎!”
程咬金思虑片刻后,决定还是连夜审问为好。因为这件事李世民肯定会追究,如果真出意外,他难免有包庇之嫌。
“殿下,稍等,臣这就派人通知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