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何玉芳是古代言情《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石头会长大”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为争一担水,父亲被野蛮的村民活活打死,而他全家因为父亲的死,最后忍气吞声落了个家破人亡。再睁眼,他重生回到了五十年前。他拉着父亲的手就是一堆劝阻:“爸,你千万不能和别人打架,会出人命的!”扭转父亲死亡的结局后,他又奔向了前世在家中发现的地下溶洞。在洞里各种食物粮食应有尽有,这下不愁饿肚子了!...
“你说啥话?毛都没长齐,张元顺,你这儿子一身的反骨,你这当老子的无能管不了,回头让村里管管……”
赵信还在拿官腔,他心底已经开始盘算怎么给张建国穿小鞋,怎么治他。
在赵家村,也就张建国这样的刺头愣头青,敢这样对着自己说话。
“村里管管,你这个村长还能当多久?你以为村里是你家?”
张建国这话一说,赵信脸色都变了,那是勃然大怒,而一边的张元顺也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儿子胆子这么大。
赵信可是村长呀,在这小山村村长就是天,这,这不是要把天捅破了?
所以,他使劲的拉扯了一下张建国,不让他继续跟赵信说狠话,而一边的赵诚也看着这情况不对劲,忙说让他们考虑一下,钱好商量,回头有时间他们再碰个头,今天就先回去了。
走的时候,张建国把那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塞给赵诚,赵诚还要推辞就看到那包糖掉到地上了,差点就散掉了,当时脸色也不好看,索性一甩手带着东西就离开了。
“给脸不要脸,别到时候回过来还要求我……”
赵信的话声音很大,在院子外面给张家帮忙的人几乎都听到了。
这些来给张家帮忙的村民,都知道张家和赵家的恩怨,等到赵信他们离开后,都在一边给张家出主意。
“都是一个村的,人家要是肯道歉赔钱就算了,好几百块了,咱们穷苦人家可经不起这样折腾,你家儿子也有这么大了,回头结婚啥的还得花大钱……”
“这是赵家村,都是姓赵的,你别想不开跟村长过不去,得罪村长有你好果子吃吗?”
……
类似这样的话,一直在张建国的耳边响起,弄得张元顺和何玉芳也忧心忡忡的,怕得罪了赵信怕他报复。
“妈,你别担心,好好把晚饭准备好,多烧一点茶水,别让乡亲们说闲话……”
这会帮工其实也不给钱,就是管饭煮点茶水,回头人家家里有活了,你也去帮帮忙就成。
虽然不给钱,但是管饭也有讲究,那就是饭必须是白米饭,一点杂粮都不能掺杂。
菜得油水足,最少也得四五个菜,里面最少有一两个荤腥,要不然会被人说闲话,名声坏了,下次再遇到什么活,村里就没有人乐意来帮忙。
张家前阵子赚到钱了,他家又大方,不但特意烧了茶叶水摊着大家喝,一人还准备了一碗糖水算是额外的。
这还不算,何玉芳准备了六个菜,一个辣椒炒鸡蛋一个萝卜炖猪肉,还有一个豆腐鲢鱼锅,这就有三个荤菜,还有一个猪头肉以及两个小菜。
这菜端上桌的时候,帮忙做事的乡亲们口水直流。
毕竟,硬菜那是真的多。
“你家这真是舍得呀,这个年景咋还有鱼?”
杨雄干活麻利,又是隔壁的,他感谢上次张建国给他的一点建议,所以张家在修院墙的时候,他第一个就来帮忙,这会看到一大锅鲢鱼豆腐汤,十分惊讶。
鱼塘都没水了,哪来的鱼?
“这是上次去县城的时候,看到人家卖鲶鱼的,我买了几条舍不得吃,用桶装回来养着,想着不用票也能给建国补补,好在这鲶鱼不容易死,要是别的鱼可养不到现在……”
何玉芳有些紧张,把他们原本商量好的一套说辞拿出来。
“那就难怪了,也只有县城里有这样的大鱼,我上次都听人说,今年的鱼比肉稀罕,也只有县城地方大,才有这么好的鱼,赶上我们这边也只有雨水多的好年景,才有这样的大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