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流明”的《遇你方知相见欢》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世人常道相见欢,不过他说,“遇你方知相见欢。”我信了,此后,帝王将相,皆要。我要让他成为我的天下共主,一同指点江山。想要的一切都得到后,他却食言了。...
这群无所事事的大臣们一直给我物色合适的皇后,我通通拒绝。我不能再让他失望了,我的后宫空无一人,也不能有一人。
我自言自语道:“唉,我告诉你今日在朝上这些老顽固真是吃饱了撑的一再说国不可一日无后,想让我立后,这些人真是吃的太饱了。立后自然是不可能的,我从未想过,要是你在也是天下共主,更何况……何况……何况……你不在……”我说不下去了。
徐途,你怎么就丢下我了?
每日上批奏折,太累了。
后来大臣们让我迎娶外邦公主,稳定国之根本。听到外邦公主就会想到我的母妃,也愧疚我的徐途,每当他们劝解我时,我一直接二连三的拒绝,也烦了。
我终于想到了一劳永逸的法子,如实相告:“我的后宫不会有一人,我曾有一个心爱之人,他已经病死了,从今往后谁敢再提,我便让他就九族上下全下去陪他。”
做了帝王后,明白仁慈无用,但恐吓实在是管用。
只不过这些事传到民间之后就变了味儿了,这些人开始传我用情之深。不再是帝王无情,民间的女子都觉皇帝为一人都可放弃后宫佳丽三千。说书人也为我编造了成百上千个故事,只可惜没有一个版本是对的。
只有王府的旧人知道,用情至深的人从来不是我。我是辜负真心之人,徐途才是用情至深之人。
我常常自己念叨道:“你失言了。”
不过这样也好,等我两鬓斑白,身形佝偻,徐途就是我记忆中明媚的少年郎。
我不敢死,我不知百年之后,我该如何面对他?
他还怨不怨我?
我想他应该还怨我,所以从不肯到梦里来看我一次。
今日早早的忙完了堆积如山的折子,从宫中回到王府,我想去看看徐途的生活过的气息,我从前心中亏欠,不敢来看。我怕打扰到了他的清静,我叫将他埋于王府的后山,本来是想葬在王府的花园中,但我实在不想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困住了他。
坐在书案前,又想起他看着我读书模样,看到他生前常看的兵书,我拿在手中随意翻了两页,掉出一封信。
看着信封上的字迹,是他所写,
驰砚:
初遇时,见独身你一人在河边放灯,清冷绝尘与世不同,书中所写,高山流水遇知音,想来便是这种感觉。那日我早已放过灯,仍然想向前,相见生欢。
你我刚朝朝暮暮犹如白驹过隙,不何时我早已病入膏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遇你之前我希望我的岁数不要太长,遇到你之后我想和白头,可这次偏偏就如意了。命不久矣时便不想你再奔波了,好好陪我走完这一程,但我知我所遇良人,不能如此。
我万分后悔让你去争,这条路太难走了,劝你放弃时,你早已上瘾。如今,我只希望你争权夺势,不是因我,否则,我九泉之下都难安。
生死有命,愿你得偿所愿。
我死后,希望你所遇皆欢。
人生短短数十载,不在乎长短。有你,足矣。
望着信封上最后写着‘徐途绝笔’我久久不能回神始终无法释怀。
我亏欠的太多,他所求的太少。
后来,我依旧在河边放灯,从为一人放灯,成了为两人放灯。
我为他们二人放灯,一年比一年多。随行的太监总想代劳,我不愿,这是我唯一能为徐途做的,不想要再假手于人。只不过,我每年都期望向我借一盏河灯。
思念成疾,无以为期。
不知我死后,有没有人会为我放盏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