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言情《我四叔是朱元璋》,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陈友谅朱文正,由作者“逍遥御风”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我叫朱文正!朱元璋是我四叔,马秀英是我四婶。我是他们视如己出的亲侄子。太子朱标是我堂弟,岐阳王李文忠是我表弟。我是大明王朝第一藩王。明明靠关系就可以吃喝不愁,我偏偏要靠实力立足天下,洪都之战我一战封神!...
这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朱元璋沉声道:“文正,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咱不能拿这么多兄弟的性命赌博,这仗还是按徐达的办法来打!”
刘伯温道:“属下附议。属下建议其余船只结为船阵,等敌人反应过来后,徐将军再来个诱敌深入,届时我们以回回砲、碗口铳还击,给予敌军二次打击!”
朱元璋点头道:“伯温真是咱的诸葛亮啊,就这么办!”
朱文正急了,开口道:“四叔,那老神仙的指示咱们就不管了吗?”
他想了想道:“您看这样行吗,您调拨给侄儿三艘战船、五千兵马,外加十艘快艇,这点兵力对您来说不算什么,给了侄儿,说不定能建奇功!”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好!朱文正听令:调拨给你三艘战船,七艘快艇,三千兵马,带着你的弟弟们去放手一搏吧!”
朱文正闻言,眼中神采飞扬,兴奋道:“末将得令!”
出得指挥舱,朱文正叫来亲兵,发号施令道:“传令:朱文忠、朱文辉、朱文英、朱文司速速到本都督帐下议事!”
四个青年将领得令后,不敢有稍许迟延,迅速聚集到朱文正的船舱里。
朱元璋有养子二十余名,全都赐姓朱,字辈跟随朱文正的“文”,依次排下序来,朱文正是这群养子里的老大。
“大哥,叫我们来有什么吩咐吗?”朱文忠恭敬的问道。
朱文忠,即是后来的曹国公李文忠,朱文正姑母的儿子,正宗的亲表弟,历史上初代“战神”李景隆的爹,此时已被朱元璋收为养子,赐姓朱。
朱文正道:“眼下我这里有一个建功的机会,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问问你们敢不敢跟我一起干?”
朱文英接过话头,坚毅说道:“大哥你说,只要你一句吩咐,水里火里弟弟都追随你!”
朱文正看着这个历史上永镇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心里一阵感动,长兄如父,这些老兄弟们都拿自己当亲大哥一般对待。
他开口道:“四叔调拨给我了三艘战船,七艘快艇并三千人马,明日你们将所有火炮调拨到其他战船上,只留下投石机和回回砲,将所有的火药、硫磺均分到七艘快艇上,用柴草将快艇装满。”
朱文正面上凶光毕现,露出森森白牙,恶狠狠道:“陈九四杀了我文逊弟,我要火烧连环楼船,为文逊弟报仇雪恨!”
朱文忠、朱文辉、朱文英、朱文司想起死去的朱文刚和朱文逊,眼眶都开始泛红了。
当年七个老兄弟并肩作战,人称“朱家七舍人”(舍人即是宋元时期对显贵子弟的俗称),朱文刚被元廷杨完者的苗军所杀,朱文逊则死于陈友谅军,如今只剩下他们五人了。
思及此处,四人顿生同仇敌忾之心,齐声低吼。
“诛杀九四,为文逊报仇雪恨!”
蛟龙出长江,鄱阳作战场。
迎着旭日的光辉,江南行省右丞、奉国上将军徐达便率军驶出水寨,向着陈友谅军发起突袭。
徐达打起仗来的确生猛,陈友谅军被这一突发状况直接打蒙了,他站在旗舰上指挥若定,舰队按照指令分成数队,从四面八方围攻楼船。
由于楼船笨重不便,一时间难免顾此失彼,无法打退徐达的攻击,而徐达军架起挂梯,疯了一般的向楼船上汹涌而去。
攻击出其不意的顺利,这让徐达军逐渐兴奋起来,爬上楼船的先锋军纷纷亮出钢刀,绞杀着吓懵了的陈友谅军,楼船之上血肉横飞。
徐达军一举斩杀一千余人,并将这艘楼船缴获,陈友谅前军被这一波突击打的大败。
陈友谅站在旗舰“赤龙”船头,看着这荒诞的一幕,怒道:“岂有此理!就这几艘破船,还都是捡的朕不要的破烂,竟然敢挑朕的楼船巨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