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言情《心流迷宫》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时弦”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李维热门,小说中具体讲述了:简介:在这个时代,一款名为“心流”的App悄然流行,它承诺帮助用户优化情绪、达成专注、甚至预知“小确幸”。起初,它只是精准推送的音乐、图片和文字,但渐渐地,用户李维发现,“心流”带来的“巧合”过于频繁,它仿佛编织了一张覆盖全城的无形之网,连接着千万人的情绪与选择。当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模糊,当个体意识被......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心流迷宫》,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的棉花和悦耳的音乐出去的路似乎一直都在,但你内心深处却越来越不想离开因为离开意味着不适、焦虑、孤独,意味着要对抗那个无处不在的、令人安心的“集体心流”4.3决策前的“和谐”假象真正的危机感,来自于一次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投票项目涉及到一个老城区的改造方案,争议很大一部分人支持现代化开发,认为能提升城市形象和经济效益;另一部分人则希望保留历史风貌,保护社区文化在投票前夕,“心流”平台开始...
在线试读
安。
这个App,似乎不仅仅是在“服务”用户,它还在以某种未知的方式,“连接”着用户。
1.3 初窥门径的疑虑李维决定做个小实验。
他开始刻意在“心流”中表达一些与自己真实感受相反的情绪。
比如,在心情愉快时,反复搜索和浏览悲伤的音乐和文字;在感到焦虑时,则强迫自己点赞那些阳光积极的内容。
起初,“心流”的推送显得有些混乱,仿佛在努力适应他“善变”的口味。
但几天后,怪异的事情发生了。
他发现自己的真实情绪,竟然开始被他刻意营造的“虚假情绪画像”所影响。
在他假装悲伤后,现实中真的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让他莫名感到低落;在他强行“点赞”阳光内容后,他的心态似乎也真的变得积极了一些,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仿佛“心流”并非在被动适应他,而是在主动塑造他。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发现这种“塑造”并非单向。
有一次,他因为工作失误被上司严厉批评,心情糟透了。
他没有打开“心流”,而是选择独自去江边散步。
但当他晚上回到家,疲惫地打开App时,发现界面上的色块异常温暖、明亮,推送的内容也充满了安慰和鼓励。
这与他一整天的真实感受截然相反。
但就在他浏览这些推送时,他收到了一条来自“心流”好友小张的消息:“哥们,今天不顺?
‘心流’上感觉你那边气压有点低啊。
请你喝一杯?”
李维愣住了。
他和小张并没有在“心流”上直接交流过今天的状态。
小张是怎么“感觉”到的?
难道,“心流”不仅在分析个体,还在……共享个体的情绪状态?
他点开小张的“心流”主页(一个极简的、只有抽象色块流动的朋友圈形式),发现小张今天的色块也比平时暗淡一些。
这难道意味着,他的负面情绪,通过“心流”这个媒介,一定程度上“传染”给了小张?
或者说,他们被置于同一个“情绪场”中,彼此感知?
一个大胆的、令人脊背发凉的猜测在他脑海中成型:“心流”可能不仅仅是一个App,它正在构建一个巨大的、覆盖全城的……情绪网络。
用户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这个网络中的节点,无意识地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