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雾非雾》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沈筝陆砚池是作者“沈筝”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姨妈,我决定好了跟你去国外生活,办理好各种手续的话,差不多要半个月。那头姨妈欢喜的嗓音,灌入沈筝的耳畔筝筝,那真是太好了!这么大件事,你和你小舅商量了吗?他这么多年照顾你实在辛苦,咱们欠了他大恩情。沈筝淡淡开口姨妈,我会和他好好说的。下一秒空荡荡的别墅里,骤然响起了一抹低沉磁性的嗓音。你是在和你姨妈联系,要和我说什么?......
“撕拉”一阵刺耳的盲音,打破了正陷入回忆的陆砚池。
甚至他的指尖由于猛地用力,被琴弦割破了,一滴一滴鲜红的血滴在上面。
他都充耳不闻,而是顺着琴身的方向往琴的底部抚摸。
底下有一个专属的印记,那是他当初让匠人特意在琴身上所雕刻的。
“砚池”,而沈筝与“筝”同音。
古人常说“琴瑟和鸣”,他也想在沈筝热爱的乐器上面,有着属于他们俩的专属印记。
沈筝对他超脱出了小辈对晚辈不该有的念想,他竟也不知在何时对她生出了非分之想。
可他是一个成熟事业有成的大人,不说世人说他老牛吃嫩草,就说他是她的长辈,而她是他所抚养的小辈。
这层关系加持下,他也不该生出这样的念想。
所以他压制,挣扎,痛苦,一步步将她推开,又不甘愿她脱离掌控。
直到把她逼到了这样的地步。
既要又要,确实是他咎由自取。
想着想着,陆砚池痛苦地放声大笑起来。
走到楼下的梅姨听到这恐怖的笑声,吓得一个哆嗦,终究还是悄悄回了房。
毕竟在这个家里能说动并劝住先生的只有小姐,小姐现在不在,她也无能为力。
陆砚池瘫坐在地,崩溃地发泄了好一通,才猛地打起精神来。
不,他还有机会的,只要他好好和沈筝说清楚,说清他内心真实的感受。
沈筝以往那么听话,那么喜欢他,他一定可以挽留她。
让她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他们还可以像以往一样快乐幸福。
痴痴地想着,满脸颓然的陆砚池,眼底乍现了一抹光亮。
他掏出手机,立马拨打了海外沈筝姨妈的电话。
在过去,他是不愿联系她的姨妈,主要是他担心对方会提出让沈筝过去,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
甚至在沈筝和对方联系,他也总会过问,也正是因为如此。
陆砚池越是焦急想拨通,越是不得,电话那头迟迟未有人接。
到最后他拍了一下头,对了,有倒时差,兴许人家这会儿还没起来。
他强打起精神来,怀抱着那架古筝往沈筝的闺房而去。
静静地坐在了她的床畔上。
这样空等实在是太焦心了,他又掏出手机尝试给正坐着飞机的沈筝打。
没想到下一秒铃声,就在房间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