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张宝根柳茹茵是作者“兰若寺小妖”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在1960年那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他意外重生,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孩,他坚信只要思想到位,没什么事办不成。故事从苏州胡同67号大杂院开始,慢慢向火药局胡同、南锣鼓巷、西杨威胡同延伸。就在他适应新生活的时候,一个老式笔记本从天而降,砸晕了他。这个笔记本可不简单,每三天就能刷新一段过去或者未来的涂鸦文字,还自带一个储物空间,扉页上的五角星能让空间里的物品发生进化,像豆麸饼能变成豆饼,玉米芯粉能变成玉米面。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赫然发现,有人提到了自己的一个马甲,还记上了二十年工龄。要知道,当时开国才十一年,这二十年工龄可太神秘了。...
“宝根哥,你为什么要害我啊,你那棉鞋根本没鞋带的,哇哇哇~~~。”
真是屁股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弄得宝根一阵尴尬和后悔。
可他明白这顿打,老四和老五必须挨一回,要知道三年艰苦连一半时间都还没过呢。
......
地安门大街上红旗招展,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很多人只戴着棉帽子,大衣都脱了只剩一件毛衣,浑身热气蒸腾。
大人们负责把雪弄到街道两边,中学生们则负责把这些雪给垒起来——免得阻碍行人出入,也免得融化的时候雪水到处都是。
至于小学生们则在一边摩拳擦掌,就等着大人们把战场清理干净,哥哥姐姐们把“碉堡”、“战壕”、“弹药库”给修好。
按照往年不成文的俗约,地安门这段大街的西边是街南街北中学生们“友好冰雪文化交流”的场地,至于东边这段则属于两边的小学生们。
大约上午十点左右,这段大街上的积雪已经清理得差不多。
同时大街南北的雪堆堡垒也林立成型。
大人们呵呵笑着刚撤离,大小孩子们立即蜂拥而出。
宝根和大春这帮人一开始就在攒雪球,按照宝根的安排,所有愿意帮忙的女孩子都是弹药供给员。
大街南边的雪堆后头,密密麻麻的雪球弹药已经堆成了小山。
“宝根,快看!陶进军他们冲过来了!”
有孩子站在雪堆上当瞭望手,他连蹦带跳的,不一会整个脚脖子都陷入了雪里——成活靶子了!
十三岁的陶进军目标很明确,他哈哈大笑着带着二十多个南锣鼓巷的小孩,每人抱着七八个雪球,猛的冲了过来。
“先攻陷他们的指挥部!”
陶进军和双子大呼小叫的冲锋在前,热血在沸腾,让他有一种当年老爹在战场上冲杀的既视感。
“啊哈哈哈哈,南边的人真是笨,人手分太散了!”
双子头上的小狗屁帽子的带子一翘一翘的,他还没忘了嘲讽对方。
“我早就打听到了,今天南边领头的小孩就是小苏州胡同的,同学们,冲啊!给他埋雪里去~!”
老陶几个在后头袖着手看着直乐。
“有点意思啊,这小子居然还在对面小孩里发展出了眼线?”
但没过多久,老陶几个老兵的脸色就变了。
因为南边街边的雪堆立得有些奇怪,所以导致陶进军这边的视线受阻,只看了不到十个小孩跟大春站在一起。
而距离大春这些人最近的“援兵”也在五十米开外。
带头冲在最前面灵活躲避着飞来雪球的小陶同学,在这一刻想到了长坂坡的赵子龙、小商河的杨再兴......。
他们冲击的速度很快,中途才五六个同伴被雪球击中,然后被旁人大喊名字后不得不悻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