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春娇》中的人物谢四郎谢初夏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唯一”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念春娇》内容概括:谢初夏一朝醒来,已是大雍朝锦州谢氏的一名小女婴。天可怜见的,刚出生,亲娘便舍了她另嫁。谢初夏重活一世,最大的心愿就是混吃等死,做一条吃好喝好的美咸鱼。不过,总有人看不惯她这不上进的模样,一路上这个撵那个捧的,怎么就和顶天那位接触到了?她素来不喜惹事,但麻烦总找上门,她也没有置之不理的道理!所以......虐他!她向来安分守己,从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自己的那一份,也向来不容人觊觎!偏偏,就总有人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三番五次来寻她的晦气。所以......削他!她最珍视的便是家人,有人敢对她的哥哥下手?所以......打残他!偏偏那一位,总是来骚扰她,执意要迎她为后,便是她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均能应承。所以......嫁了!...
佳宁县主见此就更是满意,笑道:“你这个当姑姑的,也不怕人家小娘子害臊,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高氏回头看了一眼自家侄女,转头又大大咧咧道:“大嫂是知道我这性子的,不会说那些个弯弯绕的话。我要是有大嫂这份学识,怕也瞧不上我们家三爷。”
这话引得几人都是一阵笑,还是高家大夫人将女儿给支出去了,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的确是不适合听这些话。
“行了,你这是相中哪家的郎君了?这是想要让我出面保媒?”
高氏讪笑两声,随即恭维道:“大嫂这眼睛果然是亮,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也不怕您笑话,您觉得我们清菇跟您家的远哥儿如何?”
佳宁县主一愣,虽然早猜到了她们的用意,但是被三弟妹如此直白地说出来,还是有几分的错愕。
毕竟,还当着高大夫人的面儿上,也不知道含蓄一些,万一她不答应,这高氏就不怕自己没脸?
“原来你们是看上修远那孩子了,只是这孩子的婚事,我是做不得主的。他是谢家七郎君,便是父亲不在了,还有他的祖父、叔伯们做主呢,弟妹这是问错人了。”
高氏一点儿受挫的样子也没有,似乎是早料到了她会这么说。
“大嫂,话虽如此,但您可是他的生母。况且这些年,您也没少惦记着他们兄妹,事关婚姻大事,便是您不能直接做主,过问一二总是不过分吧?”
这话倒是在理。
身为生母,她若是想要插手这兄妹二人的婚事,的确能说得过去,更何况如今谢家并无长辈在京城,按理说,有些事情,就得她这个做母亲的出面才合适。
思及此,佳宁县主又觉得自己可以了。
“你这话原也没错,只是我担心七郎那孩子执拗,他虽不似初夏那般冷淡,但我们母子毕竟十多年未见,这情份上远不及与谢家深厚。”
高氏手一摆:“这算什么呀!再怎么说,您是他们的生母,他们还能不孝?再说了,我们高家门第也不弱,与谢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清菇的相貌、人品,您都是亲眼瞧过的,总比外头人给说的那些娘子们要更知根知底吧?”
后头这话,算是说到佳宁县主的心坎里去了。
高清菇的确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每年总能有几月的时间相处,这姑娘的相貌长得也好,性子温婉可人,且家世也的确不差,这么看来,与谢修远也算是登对。
“此事我倒是可以跟修远说说,但是成不成的,我可不能保证。便是修远愿意了,这亲事也还得谢家答应才是。”
高氏一听这话,立马就心满意足了。
“多谢大嫂,有您出面,那还能不成吗?再说了,我大哥如今在吏部当差,修远也不可能总在翰林院做事,这日后可不得相互扶持嘛!”
佳宁县主的眼神闪了闪,是呀,高家还有一位吏部侍郎呢。
若是这亲事成了,日后得利最多的,还得是姚家。
谢修远刚刚下衙,便看到威信侯府的马车在候着,十有八九是来寻他的。
果然,见他一露面,威信侯府的下人连忙就过来请安,只说是县主娘娘请他过府说话。
谢修远不想去。
可在这个地方,来来往往的都是朝廷官员,实在是不好争辩,只得打发对方先走,自己随后便到。
佳宁县主看着眼前的儿子,只觉得哪儿哪儿都好。
十七岁的状元郎呀!
而且还是连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