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靖康:开局围城?朕绝不当亡国君》是由作者“研墨的中年人”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赵桓宋钦宗,其中内容简介: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金贼凶悍?朕比他们更狠!玩谋略,设陷阱,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朕如何逆天改命,将这靖康耻,变成金人的耻辱柱!让这腐朽的大宋,在朕手中重铸铁血脊梁!挡朕者,死!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是……是……是李相公府上的……管家……钱……钱是他给的……让……让我……”钱老板的声音越来越低,头一歪,似乎晕了过去。
一名校尉上前探了探鼻息,对陈过庭点点头。
陈过庭眼中寒光一闪:“立刻派人,封锁永宁坊瓦厂!将里面的粮食全部查封,充作军粮!同时,严密监视李邦彦府上那个管家!还有,把这份口供,立刻呈送陛下!”
他知道,抓到一条鱼了,虽然不大,但足以扯动后面的大网!
垂拱殿。
赵桓看着陈过庭呈上来的口供,以及另一份关于“静慈庵”联络的密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好!好一个李邦彦!好一个国之栋梁!”他猛地将供状拍在御案上,“前方将士浴血,后方却有人挖空心思发国难财,里通外贼!”
“陛下息怒。”张望连忙上前。
“息怒?”赵桓冷笑,“朕若再息怒,这汴京城,这大宋江山,就要被这些蛀虫啃光了!”
他看向陈过庭:“证据确凿,那个钱老板,还有李邦彦府上的管家,以及静慈庵那边负责联络的尼姑,立刻给朕抓起来!就在这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审!”
“陛下!”陈过庭和张望都吃了一惊,“在朝堂审讯?这……这恐怕……”
“恐怕什么?”赵桓眼神锐利,“恐怕有失体统?恐怕让某些人脸上难看?国都要亡了,还在乎这些虚名?!朕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通敌叛国,扰乱军心,是个什么下场!”
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朕要杀鸡儆猴!”
陈过庭心中一凛,立刻躬身:“臣遵旨!”
……
次日清晨,例行的朝会气氛格外压抑。
西水门的小捷带来的些许振奋,早已被城内依旧紧张的局势和各种暗流冲淡。百官们各怀心思,尤其是李邦彦一派,虽然表面平静,但眼神闪烁,显然也察觉到了一些风声。
赵桓面沉如水地坐在龙椅上,听着各部例行公事的禀报,一言不发。
就在朝会将要结束之际,赵桓突然开口:“陈过庭。”
“臣在。”陈过庭自队列中走出。
“人,带来了吗?”
“回陛下,已带到殿外候审。”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审问?审问谁?
李邦彦心中猛地一跳,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
“宣!”赵桓声音冰冷。
片刻之后,三个人被如狼似虎的皇城司校尉押了上来。
为首的正是那个肥头大耳的钱老板,此刻他浑身是伤,瘫软如泥。中间的是李邦彦府上的管家,面色惨白,浑身发抖。最后则是一个穿着灰色尼姑袍的中年尼姑,低着头,看不清面容。
“陛下!这是何意?!”李邦彦终于忍不住,出列质问道,“无故在朝堂之上带人犯,成何体统?!”
“李相公稍安勿躁。”赵桓淡淡道,“这三人,与一桩通敌叛国、霍乱军心的大案有关,朕今日便要当着诸位爱卿的面,审个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