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却要我修仙(陈安冯青山)最新热门小说_阅读免费小说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却要我修仙(陈安冯青山)

古代言情《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却要我修仙》,由网络作家“仰望星的青牛”近期更新完结,主角陈安冯青山,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系统空间轻戾气日常年代钢铁强国……】【原书名《四合院:一心搞科技,却要我修仙》,最佳书名《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穿越到63年的四合院世界,家住南锣鼓巷95号院西跨院。陈安从轧钢厂起步,钢铁、种田养殖、枪炮坦克、飞机舰艇、航空航天、手机互联网……一步步实现工业强国、民族复兴“基建狂魔”、“过于先进,不便展示”重现影视世界,陈安也走向巅峰,制霸全球。...

点击阅读全文

但考虑到这毕竟是影视世界,而且,世界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到时形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此,他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即便房子如现实世界中一样被临时使用,也相信最终能够归还。
陈安有这个信心,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
五套房子的价格,父亲也透露了,每套价格在3000-6000元不等。
特别是南锣鼓巷95号附1这套房子。
原房主因为有亲戚在南洋发展的不错,房主急于出售资产,筹集资金投奔亲戚。
原房主着急变卖,再加上困难时期刚结束,市场价格普遍不高,最终只花了3600元就成交了。
沈州方面
祖宅一套,沈州祖宅是一套三进的大宅院。
一进院是临街的铺面及库房、宿舍,租给了沈州保和堂使用。二进院是正房、东西厢房,三进院是后罩楼,双层结构。
目前,老宅由师伯日常照料。
师伯家就在隔壁,是一套独立的两进宅院。
滨海方面
农场一座,包括1500亩耕地和4500亩山林。
这农场土地的获得,源自东北刚刚战争胜利时的特殊政策,当时滨海刚设省,急需移民实边,为促进发展,鼓励人口迁移。
同时内三省需要加快国有农场建设,特殊时期出台了特殊政策,内三省1亩耕地可置换滨海省10亩荒地(可开垦)和30亩山林。
父母积极响应号召,将位于沈州郊县老家陈家村的200亩良田,除了分给族亲50亩外,
剩余150亩全部置换成了滨海省土地,共得1500亩荒地、4500亩山林。
随后,父母移民了部分同乡到滨海做工,开垦荒地,经过不懈努力,荒地终于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农场。
不过,开垦荒地的前十年基本都是纯投入,开荒、生地亏损、人工费等等巨大成本,使得父母将入关前的家底和保和堂分配到的收益都投了进去。
也就这五六年才终于步入正轨,实现收支平衡。
现如今,农场土地所有权已经改为了土地使用权(长期),托管于国家农场,粮食统购议购。
托管后,每年产出扣除成本、税负后,五成归己。
这部分收益,除了少部分自用,接济父母双方亲族、父亲战友,以及大哥战友外,剩下的也全部捐了出去。
至于现金,倒是不多。
父亲作为4级总工程师,工资每月207元,母亲是7级主治医师,工资每月125.5元,两人合计月收入332.5元。
一家六口,月日常花费130元左右,一年结余平均2000元,15年共3万元。
五套房子购买金额约2万元,房屋租金抵消房屋维护修葺费用,现金还剩余1万元左右。"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