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慈母重生后,不孝儿女瑟瑟发抖》是作者“花果山的小猴子”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杨天羽沈桂兰,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爽文无金手指种田家长里短古言重生发家致富沈桂兰含辛茹苦养大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到老却是被儿子背上山崖扔了下来惨死,大女儿为了拿钱给她治病被女婿打死。重活一世,她救出了大女儿,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上一世舍不得买的银手镯,买舍不得买的细棉花布,买挣的钱只有用到自己身上才是自己的杨天雪:娘您快走吧,我若是走了,他会弄死咱们全家。沈桂兰:那好闺女,你留下,打不赢就在他的饭菜里放老鼠药,或者半夜等他睡着了脖子上来上一刀,娘,有的事办法弄死他。二儿子:娘,怎么把大姐弄回来了,李家的生活多好呀!啪~一巴掌甩了过去沈桂兰:舒服吗?这就是你大姐过的好日子,你若是喜欢,我早上扇你,中午扇你,晚上扇你。你若是不过瘾,半夜我再给你补上几巴掌。二儿媳:我嫁给你们杨家那是低嫁。沈桂兰:你要不重新嫁一次。三儿子:娘,要不我去城里找活,每月给你100文。沈桂兰:你去吧,每个月给家里500文,拿不出来,你也就不回来了。四儿子:娘,我是您的幺儿啊,这鸡腿向来不都是我吃。沈桂兰:我含辛茹苦把鸡养大你出过力吗?...
杨天锋和杨天雷跟着进了厨房,锅里小火炖着肉,蒸笼里放着做好的玉米馍馍。
姐弟几人把做好的饭菜端进了堂屋
杨守安和沈桂兰已经落坐,杨天羽把媳妇周如芳给拉了过来,把她按了下去,“快坐下吃饭吧,娘是不会跟你计较的。”
杨天雪把一碗糊糊摆在周如芳的面前又递上一个馍馍,“如芳快吃吧。”
周如芳一把接过馍馍咬了起来,生气归生气饭她还是要吃的。
杨天雷把一锅肉汤端上了桌子,大家看着锅里的肉汤都直咽口水。
杨天羽若有所思的问道:“娘,这伙食也太好了吧,咱们家昨天才吃了一只老母鸡,今天又是肥肉炖白菜。”
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他还要去城里租房子,还要交束脩啊,有这个钱怎么不拿给他呀!
沈桂兰夹了一大块肥肉放进嘴里,看了一眼那白眼狼的儿子:“天羽啊,你抄书的活计一个月有一两银子吧,记得交500文在家里,还有你读书要用的笔墨纸砚等等,从今以后就你自己负担了。”
说着沈桂兰看了看老三和老四:“你三弟和四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家里伙食差了可不行,这个家供你念书已经倾尽所有,你是家里的长子,现在也是你回报家里的时候,你要替天锋和天雷考虑考虑。”
正在吃肉的杨天羽一顿,眸子对上两个兄弟,心里有些不情愿:“娘,交500文太多了,我还要养家啊,家宝还小……”
“你养啥家啊?”沈桂兰打断了杨天羽:“你和你媳妇儿子吃的用的都是家里的,你养哪门子家?”
正在扒饭的周如芳嘴里包着一大块肉,嘟囔着:“天下就没有你这样剥削儿子的娘,还让儿媳妇做这做那,你以为你是大户人家的太太?”
沈桂兰一筷子抢过周如芳正要夹的肉放进嘴里,对着她笑了笑:“如芳啊,今天这顿饭可是你大姐做的,看你年轻不懂事,我今天就不给你计较,从明天起,要吃饭,那就得做饭,听明白了吗?”
周如芳大口的吃着碗里饭菜,大不了自己不在家里吃了就是,回娘家去吃,看这个老妖婆还怎么刁难自己。
杨天羽没有出声快速的扒拉完碗里饭菜就要走,沈桂兰把手里的碗一放:“你给我站住!把500文交了再走!”
提到交银子,杨天羽已经没有了耐心:“娘,我真的没银子。”
“什么?你白吃白喝家里的,你还没银子,你抄书一个月那一两银子去哪里了?”沈桂兰看了一眼老三和老四,“现在这个家正是靠你的时候,你说没有银子?我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
善于观察的杨天锋开口道:“二哥,你念书可是花了家里不少银子,整个家里就你一个人穿的是新衣服,二哥,你是不是有银子,舍不得给家里用?”
老四直溜的问道:“二嫂,我二哥说他没银子,那银子是不是在你那里?你倒是把银子拿出来呀,是不是你不想拿银子给家里用?”
本就受了一肚子气的周如芳被老四这么直白的质问,脸上还哪点挂的住!
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拉着家宝就要向外冲,“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家是容不下我了,我以后不在这个家吃饭总行了吧!”
沈桂兰伸手拦住了周如芳:“慢着!你不在这个家吃饭可以,不过,银子还是得交!”
“好,我给你!”周如芳冲进屋里拿了一吊铜钱扔向了沈桂兰:“你这个老妖婆,眼里就只有银子,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你就等着后悔吧,看你老了谁管你!你就等着饿死吧!”
骂完,周如芳抱着儿子就跑了出去,桃花村每天都有到城里的牛车,只要两文钱,就能到周如芳的娘家桐油镇。
累了一天的杨天羽也懒得去追,昨夜周如芳就说想回娘家去,他寻思着让媳妇回娘家去一趟也好,最好把丈母娘给请过来,到时看娘还怎么闹腾,娘最怕的就是丈母娘。
杨守安看着拿到银子后,容光焕发的沈桂兰劝道:“桂兰啊,你看你闹的,让老二老三老四去地里干活就行了,不要把事情给闹大了,等亲家找上门来了,这可怎么办?”
沈桂兰一个回头看向杨守安:“怎么办,她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也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她家要是敢上门闹,那就一锅端了!”
杨天雷也劝道:“爹,我觉得娘说的对,当年二哥读书的时候,我可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现在二哥好不容易成了秀才,再怎么说也不能忘了本,我觉得娘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