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主角分别是李象李世民,作者“宝哥”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凭什么废我爹?!”一睁眼就发现,贵为太子的爹要被皇爷爷废了,这不行!他的锦衣玉食可就靠亲爹了!于是,他临危不乱,凭借一条计谋,运筹帷幄,力挽狂澜,将父亲太子之位成功保住。“叮,恭喜宿主保住父亲太子之位,奖励三千雪骑。”“叮,恭喜宿主平叛成功,奖励六千大汉羽林卫。”“奖励一万匈奴铁骑。”“奖励……”那天,他现在皇城之上,俯视江山:“就问一句,还有谁!”...
李象镇定的接过了圣旨,周围的人对李象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李象没有任何失仪,他们已经找不出词来修饰李象了,如果要是有的话那就是妖孽。
“后日上午,兵部辽东司各位官员都会到场,商讨平高丽策,皇上也会到场,请殿下务必准时。”
李靖的话说完之后,周围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可是商讨朝廷军机大事,十三岁即可登堂入室,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纵观所有的贵族子弟,谁有这样的待遇?
如果这个话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那有可能是为了虚抬这个人的地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但各家的老头回家已经说了,平高丽策的确是皇长孙殿下提出来的,所以人家到兵部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绝不是一个面子工程。
“请李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准时前往。”
李象说话很会拿捏分寸,此刻卫国公李靖是兵部尚书,咱是辽东司副掌印,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也是变相的告诉在场的兵部官员,到了兵部之后只有辽东司副掌印李象,没有承平郡王。
“殿下谦逊,此刀乃当年北征大漠,突厥小王的一把宝刀,皇上对殿下寄予厚望,在下就把这把刀赠与殿下,愿殿下他日能手持这把刀,为皇上为我大唐开疆辟土。”
卫国公李靖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人更加不淡定了,这把刀是当年突厥太子的,带回京城之后,皇上把这把刀赐予太子李承乾,后来因为李承前胡闹,皇上又把这把刀给收了回去转赠给军神李靖,没想到兜兜转转之下,竟然再次到了东宫。
虽然没有到太子李承乾的手上,但到了李象的手上,这也代表着皇上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太子李承乾既往不咎,东宫还是原来的东宫。
如果没有皇上的点头,这把拥有非凡意义的弯刀如何能够到了李象的手上呢?李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私自做主。
“象儿…”
李承乾看到李象就要伸手去接,赶忙阻止。
这些日子他是被皇上给吓傻了,还以为这又是一次试探,如果要是你接了过来,皇上可能会觉得你有掌兵的野心,李象想想也是那么一回事儿,手就悬在了空中。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这句话是李靖揣摩之后说出来的,毕竟皇上没有明说,但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要是不这么说的话,李象断然不会接着把刀,更何况李靖这些年佩戴着太子之刀,每日如同脚踩火盆,现如今有个机会甩出去,哪怕是有点儿逾越的地方,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是咱不谋反,不杀人放火,就凭身上这半车功劳,皇上也不会计较一些小过失,更何况你的确是想让你孙子拿着这把刀,只是你没说出来就是了。
李靖不由分说的放在李象的手上,又说了几句闲话,转身就离开了东宫,这把刀就是烫手山药,皇子龙孙带着没事,自己一个外人实在是惶恐。
侯奎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李泰和李晋的门人也看在了眼里,回去要开始制定针对这小子的计划了,要不然这大唐的帝位真的要落在这小子的手里。
李世民有这样的举动也是正常的,这些年几个儿子争斗的你死我活,但没有一个人能脱颖而出,李象的出现让李世民在黑暗当中看到了曙光,而且李象还根儿红苗正,比其他几个人更具备成为皇帝的出身……
唯一的污点就不是太子嫡出,但谁是太子妃这还不是老李一句话吗?
忙活了整整两个时辰的时间,东宫里的外人才算是散去,李象终于是体会到被人捧在手心的感觉了,脸上的两块肌肉笑的都僵硬了,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才算是实地体验了一把。
李承乾反而不觉得有什么累,他小时候就是在这种场合里长大的,可是近几年因为胡闹,东宫已经少有这样的场景了,借着儿子的东风,他又体会到以前那种花团锦簇的感觉,同时也在心里下了决定,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坏毛病,绝不能够拖儿子的后腿。
“象儿,你可曾发现今天有什么不对劲?”
到了书房之后,李承乾就让所有的人退下去了,李象知道这个老爹不是人前的无能太子,现在应该是想提点自己两句。
李象仔细思考着发生了这一切,从头到尾又捋了一遍,李承乾也没有出言打断,虽然他可以直接提示李象,但有些事情还是让儿子自己想的比较好。
忽然间李象脑袋一亮,有一家没来……
舅公长孙无忌……
“父亲,可是舅公家没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