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明:我没有文化 小说:历史 作者:杨凌霄 简介:这是一本正经的历史小说,非常正经!土木堡兵败,不慌,朕即刻登基,打响北京保卫战!满清入侵?不慌,朕提前一百多年开发东北!永绝后患!西班牙帝国提前出现?鬼知道西班牙在哪?哥伦布到印度了?没事儿,朕让人把他忽悠瘸了。欧洲联合王国?莫斯科大公国跟金帐汗国联合起来了?奥斯曼土耳其打到新疆了?伊莎贝拉一世虽然三十多了又是个二婚,但身为大明天子,朕有义务...
夜色下,瓦剌军大营内,也先与脱脱不花,阿刺知院,伯颜帖木儿等人正与朱祁镇一起喝酒。
众人同坐一席,朱祁镇虽然略显狼狈,但坐姿端正体态雍容,远非这些蛮夷可比。
“皇上,你怎么不吃啊?”阿刺知院假惺惺的递过一块羊肉,此举引得众人大笑不已。
朱祁镇微微点头,伸手示意服侍他的袁杉接过那块肉,朱祁镇并非不吃,而是每顿饭必有人服侍才行。
这肉,该是袁杉接过来后,细细的切好了再给朱祁镇。
没错,哪怕被俘,大明皇帝也能跟也先等人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而且这些人,依旧得称呼他为皇上。
虽然他们极力的在彰显着此时彼此之间的地位已然不同,但却没有一人敢太过分。
这就是大明朝的实力,哪怕已经俘虏了大明皇帝,哪怕大明国度已然摆在眼前,可这日落西山又回光返照的蒙古帝国,依然不敢太过放肆。
阿刺知院推开袁杉的手,要朱祁镇自己接。
朱祁镇一言不发,也不伸手去接阿刺知院手上的肉,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而阿刺知院则不依不饶,径直把肉朝朱祁镇的嘴里塞去,这一幕被也先看在眼里,并没有说话,但是另一个人坐不住了。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猛地起身,怒斥道:“阿刺知院,不得对皇上无礼!”
阿刺知院有些尴尬的撇了撇撇嘴没有说话,伯颜帖木儿坐下后拉了拉他的肩膀道“放心,皇上,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也先看着这一幕,也是深感无奈。
“皇上,你也不要怪我们。”也先道:“你军中那个叫樊忠的将军,是个英雄,他杀的好。”
“皇上,我们此次来,就是为了讨个公道。”
“我们派了三千人,带了五万匹良马进贡于您,但是却只得到了五分之一的赏赐您知道吗?那些钱,都进了那个王振的口袋。”
此言一出,按理说是个人现在都该把王振恨死了,这一个人,同时引得两大阵营如此唾弃,千百年来也找不出一两个。
而咱们这位正统皇帝也是个奇葩,此刻听到王振的名字,第一时间涌起的念头,竟然是思念和缅怀。
“什么狗屁皇上。”阿刺知院喝多了酒,随口骂道。
此言一出,伯颜帖木儿提起鞭子上前对着阿刺知院的头就是一挥,阿刺知院被打的吃痛,坐在地上的他双手撑着身后的地面看着他。
也先看着阿刺知院愤怒的眼神,却并没有太在意,而是挥了挥手:“既然皇上不想吃,来人,把皇上带回去吧。”
待士兵带走朱祁镇后,也先重新坐回位置上,看着有些尴尬的气氛,他对阿刺知院说道:“阿刺知院,不要意气用事,皇上,现在是我们最重要的筹码。”
“那也没必要如此啊!”阿刺知院坐直了身子说道:“京师近在眼前,正是我们收复大元国土的时机,我们为什么还要供着这个废物。”
“阿刺知院,你这话说的不对。”伯颜帖木儿说道:“皇上是大明的天子!我们不能伤害他,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会迎来大明怎样的报复?”
显然,这位跟朱祁镇关系不错的伯颜帖木儿,也是个奇葩。
准确的说,也先的弟弟都有点奇葩,伯颜帖木儿是也先的弟弟,当时在土木堡抓住朱祁镇的,是也先的另一个弟弟塞刊王。
当时瓦剌士兵在乱军中发现了衣着高级,气度不凡的朱祁镇,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禀告了塞刊王。
塞刊王赶过来一瞅,问朱祁镇是谁,结果朱祁镇看了他一眼,反问了一句:“也先乎?伯颜帖木儿乎?塞刊王乎?”
就这一句话,就给塞刊王镇住了,后来知道是抓到了朱祁镇,大家都很高兴,这时候,也先的另一个奇葩弟弟就登场了。
也先跟伯颜帖木儿不同,他比也先小,也先当年追随其祖父马哈木跟大明打过仗,而且打的有来有往。
可伯颜帖木儿没有,他骑上战马的时候,正是明朝最强盛的时候,所以骨子里是对大明有着敬畏之情的。
他认为,大明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死,而且能保持这种气度,那不仅是个人物,而且这说明老天爷也要保着他。
也先发觉弟弟是这个态度后,采取了默许,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这其中就包括,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这边要有一个跟朱祁镇关系好的人能出面。
就是所谓的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伯颜帖木儿看向也先和脱脱不花继续道:“大汗,太师,这次,我们真的可以拿下大明的京城了?”
“不。”也先摇了摇头:“我们这次,要的不是大明的土地,我们要的是,足够的物资,同时给予大明,最沉痛的打击,至于彻底击溃大明现在还不到时机。”
“虽然我们已经击败了大明的军队,俘虏了大明的皇帝,但是大明,是一头巨兽。”
“它就像是一头强壮公牛,想要直接杀死他,很难,我们要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去伤害它,消耗它,最终才能杀死它。”
“有了他,不仅仅这次,就连以后,我们都可以随时向大明索要钱财物资。”
“我告诉你们,如果我们这次就想拿下大明,那只可能有三成的胜算。”
也先说到这,一直没说话的脱脱不花突然表情一变,似乎想要张嘴说些什么,但是却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这一幕,也先没有看见,但其他人却又不少看见了。
他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沉默,脱脱不花虽然名义上是大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人,但是现在,身为太师的也先,才是蒙古最强大的存在。
而他说的那些理由,在脱脱不花眼中,也只是因为,就算真的打下了大明,那被拥立为帝的也会是他而不是也先。
在脱脱不花看来,也先的这些话,都是因为这个,可是他却不敢说出来。
被带回囚禁他的帐篷后,朱祁镇坐在地上,看着卫兵白天送来的干粮,刚才强忍着不去吃肉的他,看四下无人,赶紧舔了舔嘴上的油脂,然后抓起干粮,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在同一片夜空之下,北京城内,朱祁苼正走入于谦府中。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于谦府中,并不只有于谦一人。
当见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礼部尚书胡濙,还有白天见过的石亨等众多文臣武将都在之时,他不由觉得有些意外。
隐隐猜到些什么的朱祁苼,在众人与他见礼后,问道:“诸位深夜尚且在此思虑国事,本王真是深感惭愧。”
然后他看向于谦道:“于大人,我回去之后又想起一件事,今日已有人逃离京城,是不是该下令封锁城门了?”
“此事,兵部已经派人去办了。”于谦点了点头答应道。
“不是,本王的意思是。”朱祁苼摆了摆手道:“这该管还是得管,可是朝中诸位大臣,既然都已经留下来了,是不是,也把大家的家眷都送出去一些。”
这一句话,自然引得众人好感,可于谦却看着朱祁苼,脸上的表情竟然透着一丝冷意,这一幕,让朱祁苼心中顿感不妙。
“殿下。”于谦的表情转瞬即逝,他拱手道:“此事,容后再议,今日我等请殿下来,乃是另有要事。”
“但说无妨。”朱祁苼点头道。
“殿下。”陈循站了出来,对朱祁苼拱手道:“如今国难当头,我等已商议,愿拥殿下为帝,还请殿下万勿推辞。”
“什么!”朱祁苼一声惊呼,装作吃惊的样子,抖着手看了看众人,后退两步道:“这!这是什么话!”
好家伙,一众大臣忍不住吐槽道,您这演技也太差了,您当这是在唱戏吗?是不是还得等您亮几个相?
“殿下!”王直也站了出来:“不能拖了,皇上在瓦剌手上,若是再不如此,瓦剌大军仗着陛下在手,一路叩关而来,兵将们不敢阻挡,到时候,国将不复啊。”
“殿下!”石亨也站了出来:“石亨此生没有佩服过谁,今日听闻您在殿上的豪言壮语,当真佩服至极,刚才您又关心我等家眷,此份胸怀,石亨真心愿意拥您为帝。”
“可是....”朱祁苼心里美滋滋的,可是还是要故意装作吃惊的样子,继续道:“可是此事.........那皇上该怎么办?”
“皇上,自然会变成太上皇。”于谦张口道:“景王殿下,事到如今,您就不要再推脱了。”
于谦说话之时,语气饱有意味深长之味,而这份明显的味道,很显然被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
大家不解的看向于谦,朱祁苼似乎知道于谦是什么意思,但是却又说不上来,只能凭借感觉答道:“那此事,太后与郕王,知道吗?太后不是命郕王监国吗?”
“这便是请您今夜来的原因了。”于谦继续道:“只要您答应,今夜,皇宫大门便会开启,我等,自当陪您入宫,请太后降下懿旨。”
这一句话说出来,哪怕心里早有准备的朱祁苼,还是心头一震,此刻他的表情,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瞪圆了眼睛的朱祁苼,浑身颤抖,也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害怕,他伸出二指,抖了半天道:“你们!你们这是要!这是要逼宫?”
“殿下。”于谦面不改色的说道:“你若觉得是逼宫,那就是逼宫,太后爱子心切乃人之常情,可如今国难当头,绝不是顾忌母子之情的时候。”
“郕王殿下显然跟太后已经达成了共识,我等不能坐以待毙,若是任由事态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啊。”
说完于谦顿了顿,继续道:“最关键的是,来不及了,也先大军转瞬即至,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多一天,少一天,战局将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朱祁苼心说你这厮还真会说,什么叫我觉得是逼宫就是逼宫?合着你们逼宫你们不承认,这锅全是我的?
不过其实他背这个锅也不冤枉,毕竟当皇上的是他啊。
而且于谦的这个理由,可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语,是真真切切的从现实角度去考虑的。
也先大军什么时候能到,谁也说不准,最多一个多月,瓦剌大军必然兵临城下,而对大明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而节省时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执行力,现在郕王监国,还得考虑孙太后的意见,搁在平常倒没什么,但如今,浪费一分一秒,都是在输掉这场战争。
北京城墙高壁坚,只要有一半军队能赶在瓦剌来之前入京,那就能守住,后面的军队一到,里应外合之下,仍不失胜算。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瓦剌大军中的朱祁镇起不了什么作用,现在不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其实这也是真正让于谦下定决心拥立朱祁苼的原因之一。
此刻,朱祁苼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成了,气也受了,穿越也穿了,命也差点丢了,清福也享了,现在,他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诸位。”朱祁苼一拱手:“本王不多说什么了,我只跟诸位保证一点,此战!必胜!”
这一句话,朱祁苼说的无比自信,虽然这些人不知道朱祁苼哪来的底气,但是自从他说出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之后,整个大明的精气神,就被这一句话提起来了。
他们愿意相信,朱祁苼能够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当天晚上,数十位文臣武将,以于谦为首,跟着朱祁苼,一起走进了皇宫。
这一路上最让朱祁苼吃惊的,也就是这个走进皇宫,大明的皇宫到了晚上是会关起来的,但是今夜,竟然连守卫都在配合。
他看向于谦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复杂,心中,也起了几分杀意。
而王府之中的朱祁钰,听着下人来报说王府被人围起来了之后,也是只能无力的坐在了椅子上,他知道,如今京中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不超过四个人。
而这必然不会是要造反,唯一的可能性,就只有他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弟弟,终于出手了。
想到这,郕王朱祁钰捏着椅子的手,不由的青筋暴起,他又好气又好笑的点了点头,哭笑不得的自言自语道:“好,好,好,还好不是我。”
这一刻,他竟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也正是到了这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虽然先前自己有些许的激动,但是经历过朝堂上那一幕之后,他是真的不想当皇上。
他处理不了那种局面,也没有带兵打仗的才能,而朱祁镇的遭遇,也让他深深感到害怕。
纵然没有身死,可他料想朱祁镇的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
如此危险,为何要坐那个位置?这是朱祁钰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皇宫内,孙太后愤怒的将一个杯子砸在地上,看着跪倒一地的文武群臣,怒道:“好你个于谦!本宫信任你!将兵权交于你!将锦衣卫交于你!你就是这样对本宫的吗!你们这是逼宫!”
“太后!”于谦跪在地上,语气丝毫不显软弱:“臣等,绝无逼宫之意,我大明,已到生死存亡之刻,臣所作所为,俱是为我大明,如有半点私心,臣愿天降雷霆而死,永世不得超生!”
说着他抬起头,看着孙太后道:“若太后认为臣是逼宫,那便是逼宫吧。”
又是这句,又是这句。
朱祁苼听见这句话就头疼,心说你丫这甩锅也稍微想点理由吧?硬甩?
不过其实他错了,于谦这还真不是耍滑头,而是他这个人真真切切性格就是这样,于谦很楞,也很直。
纵观历史,像于谦这样的臣子,个个都是足以名留青史之人。
他不是在甩锅,而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不是逼宫,也是真心觉得,若是看起来像逼宫,那就当是逼宫吧。
于谦不在乎,他从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荣誉,他在乎的只有大明,只有这个国家。
而此刻的他,正是为大明力挽狂澜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