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老李家的那些事儿》,是以金枝玉叶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李玉叶”,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二花的丈夫李坤林,长得浓眉大眼,个子不高,身材微胖他的皮肤很白,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很少见这么白的皮肤,大概是因为他成年后就被父亲安排去城里的车间上班,不需要风吹日晒李坤林性格和善,说话慢条斯理,天天笑脸迎人,一天到晚乐乐呵呵的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烦恼,那应该就是他和二花之间狗血的夫妻关系李坤林在南京工作时,偶尔也会收到二花让子女写的信件,但无一不是抱怨生活的艰辛和索要生活费的,并没有过多....
第5章 老李离世 在线免费阅读
二花的丈夫李坤林,长得浓眉大眼,个子不高,身材微胖。他的皮肤很白,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很少见这么白的皮肤,大概是因为他成年后就被父亲安排去城里的车间上班,不需要风吹日晒。
李坤林性格和善,说话慢条斯理,天天笑脸迎人,一天到晚乐乐呵呵的。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烦恼,那应该就是他和二花之间狗血的夫妻关系。
李坤林在南京工作时,偶尔也会收到二花让子女写的信件,但无一不是抱怨生活的艰辛和索要生活费的,并没有过多的关心。
待李坤林回到老家探亲时,二花也没有一丝丝欢喜,对丈夫各种数落,各种责难。李坤林吃完饭没有洗碗,二花气的破口大骂;李坤林喜欢看书,二花气的把书撕碎,责怪对方回家也不知道干活;李坤林帮着干活,又会被二花嫌弃干的不好。二花还会跟串门的邻居大声抱怨,故意挖苦李坤林。二花只要见到丈夫,就会变成一只锋利的刺猬,随时准备开战,务必要让对方头破血流的那种。哪怕等二花后面年纪大了,她也一再嘱咐子女,千万不要把她和他们的父亲合葬。她厌恶自己的丈夫,也不允许子女和丈夫亲近,甚至经常在子女面前诋毁他们的父亲。
李坤林对于妻子,更多还是无可奈何,他也不善于争吵,所以经常回老家没待几天就跑回城里躲清净,回老家就像应付差事一样。这也导致李坤林和子女之间没有过多接触,李坤林的父爱就好像一直没有被激发出来过一样,他不懂得如何去关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定期给生活费,他没有为三个子女操心过其他事情。
李坤林一直在城里的工厂车间上班。那时候的工人幸福感是很强的: 工资稳定,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而且自己退休后,子女还能接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不仅如此,工厂还给每个职工分配住房,李坤林的房子分在职工宿舍的六楼,一室一厅,厨房和厕所是和整个单元共用的那种,很是热闹。
秋红进城之后,也和益民去看过公公几次,她知道公公条件不错,也想沾沾光。但去了几次以后发现,公公跟益民的关系还不如普通朋友亲近,并且公公每次都不留他们吃饭,所以也只是简单的见过几次面而已,没有过多来往。
本来大家都这样相安无事的过着生活,直到李坤林突然病了,大家的接触反而多了起来。
李坤林的脑子突然出了问题,一会儿记事,一会儿不记事,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找医生看,医生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只让回家好好调养。
李坤林的工作肯定是干不了了,那这个岗位让谁来接替呢?李坤林有两儿一女,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大女儿李来凤肯定没有资格接替。按传统来说,应该是由大儿子李益民来接替,但李益民有手艺,于是便主动把工作机会让给了弟弟李益国。
对于李益民这个果断的决定,秋红却是很恼火的,她责怪丈夫没跟她商量,就擅作主张;她怪丈夫那莫名的老大哥的优越感,这么爽快的把工作机会就这么拱手相让了。
益国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的记得,这些年都是自己的哥哥嫂嫂供自己上学。他所有衣服也都是哥哥亲手做的,所有的文具也都是嫂嫂帮着买的,他明白哥哥的不容易,也很感恩哥嫂的资助,更不希望因为他的原因让哥嫂的感情受到影响。于是,李益国就跟哥哥商量,自己接手父亲的工作,把家里老宅和土地留给哥哥。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秋红的赞同,她也不想为难益国。于是兄弟二人找了中间人,签字画押,这事儿也就定下了。
自从坤林生病后,儿女也考虑过让二花来照顾他。但二花得知丈夫生病后,对其恨意更深了,二花想着自己忙碌了一辈子,什么福气也没享受到,到老了还要去照顾对方,深深地为自己感到不值。所以二花就以金枝、玉叶无人照顾的理由回绝了这个在她看来无理的请求。
不过益民还是趁着暑假,带着二花和两个孩子去城里看过李坤林,毕竟他们两个人夫妻一场,以后见一面少一面了。
二花来的那天,李坤林大部分时间都是清醒着的。他一直向妻子感恩,一直说着重复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感谢妻子照顾着一家老小,让他儿孙满堂,让老李家没有断了香火。
看着床上虚弱的丈夫,二花的内心百感交集。虽然是夫妻,但是两人的却没有感情,除了吵架只有吵架,二花的心里感到一阵悲凉。这会大家都在,她也不好再说丈夫什么了,但并不代表原谅,多年的心结怕是解不开了。
不过那天,小玉叶倒是闹了一件让大家后怕的事情。只见大人们交流之际,年幼的小玉叶走到爷爷的病床前,好奇的看着陌生的爷爷,然后模仿大人的样子,郑重其事地跟爷爷说:“爷爷,你还是早点死了比较好。”
坤林一听,瞪大了眼珠子,双眼死死的盯着小玉叶,看的小玉叶发毛。秋红也听到了这句话,吓得脸色苍白,赶紧拎起小玉叶就往屋外走,一边训斥一边揍着小屁股。其实大人都知道,孩子怎么会说这种话呢,还不是在二花身边待多了,把二花说的话复述了一遍而已。
最终,大家商讨决定,因为益国顶替了父亲的工作,所以照顾父亲的活就交给了他。
其实那一年,益国也刚结婚,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也不少。好在妻子周静是个明事理的人,并不在意公公得了这样的病,两人商量后,周静决定和益国一起搬进公公的房子,承担起照顾公公的重任。
但是年轻人毕竟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也经常上夜班,她们陪李坤林的时间很有限,只能保证准时做好一日三餐。李坤林天天自己在家待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清醒的时间更少了。这不,很快出了大事。
李坤林病了之后,他的大女儿李来凤会经常来看望他。那一天,李坤林脑子清醒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来凤了,也想去看看自己的女儿,于是便自己出门往来凤家走去。李来凤的家离益国的家大概五公里的路,倒不是很远,坤林以前也走这条路,现在脑子即使不清醒了,但是还是肌肉记忆一样的记得路线怎么走。
但是,去来凤家的路上有一条火车轨道,来来往往的绿皮火车倒是不少。坤林虽然有点糊涂了,但也知道火车来了不能过铁轨,于是就站在铁轨边上等火车走了再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高速的火车带来了强大的惯性,而李坤林虽然站在铁轨边上,却没有留好足够的安全距离,被火车的惯性推着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等被别人发现的时候,早已没有了气息。
坤林就以这样的方式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刻,是清醒还是糊涂?又是否想起遥远的妻子呢?
坤林去世的那天,益民从城里雇了一辆小车来接母亲去参加父亲的葬礼,等车子赶到了村里,天都已经黑透了。
虽然二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时,二花还是没忍住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骂着死去的丈夫,一边诉说着自己的不幸,直到嗓子哑了、疼了、发不出声音才为止。
司机简单吃了晚饭后,载着二花、益民、金枝和玉叶,又连夜赶回了城里。
玉叶那时候还小,但多年后,她依旧记得车子一路的颠簸,葬礼上哭的撕心裂肺的奶奶,以及奶奶在火葬场边上给自己买的大肉包。
李坤林走了,但老李家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