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小说《穿越南明之李如风》,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李如风李来亨,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寒山江浸月”,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李自成从一开始的为自我愤怒,转而演变成哀其大顺命运的悲伤李自成缓缓道:“你,你敢这么和我说话,有没有考虑过,我会杀你”李如风见状,说道:“大王,我的话不好听,但这些都是实话,是我那个年代,人人皆知的青史而不是我凭空捏造的谎言我相信也唯有事实,可以说到您的心里面去我的内心,是相信您不可能和建奴勾结,相信您毕竟是一个能与众人共苦难的枭雄,而且,历史对您的评价就是对待下属宽厚
第6章 闯王儿子(下) 在线免费阅读
吃完撤席之后,李自成感慨道:“如风,整个大顺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说是情势一片大好,我也对此颇为得意。如果你没穿越而来,没提醒我下一步大顺灭明,只是给多尔衮和满清做嫁衣。我还会继续走下去,原来,是我对大顺军的能力高估了。”
李过也叹气道:“我也是真的看不出来我大顺的五十万大军,战斗力会如此不堪。”
李如风喃喃:这个李自成,历史上屡败屡战,从不放弃,爱民分粮,聚拢人心。如果真没有建奴入侵,凭借他的本事,说不定真能开创一个不亚于大明的新王朝,只可惜他比上朱元璋,还是要差得多。
李自成没看出李如风的内心话,又接着问道:“如风,为父已经知道,大顺想要强大,需要制造强大的火器,需要长期推广科学技术学问。可短期而言,我们没有这个环境去做这件事。针对当前局势,我们必须走一步算一步,比如说,明年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崇祯和建奴?”
李如风听了,认真道:“所以,父王,就当前局势而言,我有个建议,父王上书对崇祯称臣,且停止追赃助饷的极端行为,维持和不改动当地的治安和官僚制度,以缓和我们和士大夫阶层的矛盾。同时自行废去闯王之名,等待崇祯亲自册封。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共主,法不能二出;如果杀了他或者逼他自杀,父王的名声就和后世一样臭了。父王就无法团结这天下还忠心明朝的士大夫和将领,就无法一致对外。在建奴未被消灭之前,抗清事业就需要一面共同的旗帜。而父王想要取代崇祯,现在是没有这个资质的,能否先缓缓,让朝廷继续在辽东抵御满清,我们在后方再发展发展,坐山观虎斗一番。”
李自成闻言,连连摇头:“如风啊,就算我愿意,我手下的将士也不会有这个耐心啊。你知道的,大顺军的军权,不止是我一个人管。其中不少是刘宗敏,田见秀,贺锦他们的。他们个个巴不得我做皇帝,自己就可以加官进爵,世袭罔替。如果明面上归降朝廷,就不能够继续扩大地盘、与朝廷斗争,就不能让百姓得以分到土地,我就没有百姓的支持。如果不能够继续目前的追赃助饷的政策,大顺各路军队,每天的吃饭问题就无法解决,我就没有军队的支持。所以我必须一路打到北京城去,在北京城的路上,在各州府衙门那里拿点钱,在北京这些京爷手上拿点钱解决军费问题,不然我怎么做这个大顺闯王。”
李如风叹道:“父王,我知道这件事很难,至少目前为止,农民起义军的军心,都是大顺发家致富的基础。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可否先在军中开一次会,把文武百官皆叫过来,您先说我是您的军师,先不要公开我是您儿子的事情,然后提出自己想要裂土封王,朝廷犒军;同时归降朝廷,联明抗清的缓兵之计,看看群臣怎么回复。如果群臣实在难以接受,我会再换一个方案给你。”
李自成点点头,嗯嗯,不错,是要试一试军中的口风,也可以趁此看看这么多文武将领,多少是为了加官进爵共富贵,多少是为了大顺和自己真的好。
————
而刚刚与李如风,李自成谈完事情的李过,此时走出房间,他叫上了一旁的士兵,对他说道:“去,把那五个乱传谣言的百姓杀了吧。”
士兵接令后,李过又说道:“等等,把这五人的嘴巴毒哑就行了。”
————
次日,李自成在军中大营,向众人说道:“我身边这位叫做李如风的李军师,可谓文武双全。从今日起,和顾君恩,牛金星,宋献策三人一起,就是我的四大军师了。”
牛金星和宋献策听后,面面相觑,心想此人寸功未立,怎么无端空降,和我们一道平起平坐?而顾君恩没有说话,他表情安静,只是慢慢打量起李如风。其余武官,则一言不发,刘宗敏这些大佬也提不起兴趣,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模样,和他们不是一个系统的,没什么好说的。
李自成此时,见众人不语。又接着说出了个大炸弹,他先是看向了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又转头看看刘宗敏他们:
“各位军师,将军,本王考虑了一下,觉得朝廷这些年也不容易,虽然民不聊生,我们都十分痛苦。可造成这些的问题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贪官污吏横行,更多的是因为天灾,至少崇祯皇帝本人而言,真不能算太差。更何况大明如今,关外还有建奴入侵,你们觉得,我趁此机会明面上归降朝廷,联合朝廷,一起抵御关外的建奴如何?”
原本安静的顾君恩大为吃惊,这,我前些日子,还和大王说了占领陕西后,就进发山西,一路打到北京城的建议。当时大王连连称奇,怎么这么快就变了?难道?
牛金星则以诸葛孔明自称,听罢,也激动得手中的羽扇掉落在地。
李自成见众人没反应过来,继续开口道:“诸位,我平生之愿,并非做皇帝。我造反,是和大家一样,天灾人祸,没有饭吃了,贪官污吏又横行无道,所以想带着弟兄们有个好前途。
所以我在想,只要崇祯皇帝答应我的要求,把西北之地给我,封我为西北王,不用朝贺。再给我们100万两白银,给兄弟们做慰问金,做军饷,我们就停止追账助饷政策。我们就和朝廷讲和归降,帮着大明抵御西北和辽东的外敌……”
还没等李自成说完这些套话,刘宗敏率先忍不住了打断李自成的话。
刘宗敏道:“大王,大顺势如破竹,孙传庭都死了,朝廷的灭亡已经是定局,大王又可以直接一统江山,那样要多少银子没有?还需要问崇祯要?”
牛金星见有人开头,也不甘示弱:“大王,您的这个提议,如果是用来短期疑惑朝廷,还是颇有可观之处的,可这显得太小心谨慎了。正如刘将军所言,我大顺势如破竹,兵锋之盛,何须使用此等缓兵之计?”
李自成见状,有点失望,文武的首席都表示了反对意见。看来这些人一点都认不清自己的实力和身份。看不到关外建奴多么强大。以至于都对他说的抵御建奴毫不在意,直接跳过。
李自成提高了声调,强调的说道:“关外建奴虎视眈眈,与朝廷争斗数十年,反而不见弱小,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如果入了北京城,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对付关外吗?何不让朝廷在前面帮我们顶着?”
宋献策也开口道:“我大顺兵强马壮,五十万之师,早已经不是当年被朝廷追着打的流贼,自然大顺强于朝廷。更何况,我们从未与建奴交战,彼此没有仇怨,怎么会来打我们?就算建奴真的动手,大王尽可放心,凭大王之威,我们不需要依赖朝廷,自己就可以全部吃下。”
牛金星听罢,大笑道:“是啊,是啊,我大顺天下无敌。”台下众位将士,也欢呼雀跃起来。没有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对手,埋藏在更深处。
李自成见状,又带着点希望的语气问道:“大家都是这个意思?有没有不同意见的。”可许久,没人答话。
李自成也不说话了,他叹了口气,哎。没有想到自己的军师大将,都是如此的傲慢,如此的鼠目寸光,不过也怪不得他们,他们哪有李如风的上帝视角,能看到真正的敌人。
而此时,一个二十来岁,和李如风一样俊朗的少年说话了:“大王,我觉得您的这个提议,如果朝廷能够应允的话,对我们双方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划算的买卖。且我认为宋军师过于自信了,虽然我们和建奴没有仇怨,可京畿之地历来兵家必争,建奴就算打不赢我们也会明白卧榻之侧历来一人安睡的道理。我们还是要保险点,防止建奴捅刀子。”
而来人正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小闯王,李来亨,李过的义子,也是李自成,李过死后,大顺军最为杰出,最后的领导人。即使放在这个南明史上,他也是不世出的名将,只可惜这样的民族英雄,被掩埋在浩荡的历史长河,鲜有人知。
李如风此时也注意到了这位少年,英姿飒爽,眼光独到。不愧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小闯王。
李自成见状,微微一笑,还算行吧,起码有一个人支持也不错。于是他说道:
“那我们表决吧。支持的站到政事堂的左边,不支持的站到右边。”
“慢着,先别表决。”李如风打断了李自成的话。
李如风道:“诸位先听我一言,再想想是不是站边。我早年与父母离散,在辽东居住。看到了建奴的强大和血腥残忍,无论我大顺军能不能同时歼灭残明,对抗建奴,建奴都会是一个极强的敌人。更何况,我们占领北京了,可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广大富庶的江南之地还属于大明,如果此时,建奴和朝廷南北夹击,为之奈何呢?”
将领高一功(李自成的妻弟)听后点点头,也发话了:“是啊,这么一说,大王的提议还是很不错的。”
牛金星见状,无言反驳,内心暗暗道,这小子这么厉害,一张嘴这么能说,我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但气势这块不能输,如果输给这小子,以后我在大王那该怎么混?哦,对了!
牛金星清了清嗓子,依旧对李如风不屑道:“这位李军师,这个提议是你劝大王的吧。”
李如风说:“自然。”
牛金星抓住了机会:“大王,就我看来,此人来路不明。而且初见大王便提出归降朝廷的提议来迷惑大王,很可能是朝廷派来的奸细,您要核实此人的身份啊。”
李自成听罢,这才懂得李如风为什么叫自己先不要说自己是他亲生儿子,原来是想看一出好戏:“那,如果我说,李如风,是我李自成早年离散在辽东的亲生儿子呢?”
牛金星张大了嘴巴,啥?李自成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的儿子,自己还做出头鸟,得罪了未来的大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