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光(白清玄靖安)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盛光最新章节列表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小说《盛光》,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白清玄靖安,由大神作者“一角七分”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大历三十四年四月,顺文帝下令为摄政王与靖安郡主补办大典五月初十,钦天监占之大吉,摄政王与云南王府靖安郡主大婚靖安一早被人叫醒,绞面、梳妆、更衣,然后坐在窗边发呆按照体制,摄政王只需在府前等待王妃上门但是摄政王却在几日前传信说上门亲迎,现在王府的将军侍卫正在正门前拦门拦门酒按照云南的礼法摆了126碗,喝不完不准进孟清秋打头带着几个年轻的将士,又点了三十个士兵,小一炷香的时间才将将喝完云.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盛光 作者:一角七分 角色:白清玄靖安 《盛光》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一角七分”。小说详细内容介绍:青伯见靖安来,忙不迭带人行礼。靖安看着摘下的青梅,想着比起江南的果子着实小了一些。“王爷说玲珑公主想尝尝梅子酒,让我过来瞧瞧。”“谢王妃... 盛光

第10章 青梅酒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纸映到了靖安的脸上,她慢悠悠地起身,倚在床背上唤破晓进来。破晓利落地替她梳了个发髻。这时麝月和关山月已经把早饭摆好了。

吃过早饭,靖安带着关山月三人在府里逛,正巧遇到青伯在摘青梅。青伯见靖安来,忙不迭带人行礼。靖安看着摘下的青梅,想着比起江南的果子着实小了一些。

“王爷说玲珑公主想尝尝梅子酒,让我过来瞧瞧。”

“谢王妃。我们之前做过几次,总也做不好。”青伯拿过招呼小厮抬过青梅,问,“王妃,您看这些够吗?”

“可以了,”靖安说,“青伯,带我去厨房吧。”

“您这边请。”青伯躬身带路。

“青伯,这棵树种多少年了?”麝月望着枝叶茂盛的青梅树,好奇地问。

“麝月姑娘,这棵树有七八年了。原是玲珑公主想要一棵,王爷去江南查案的时候就特意带回来几株。没想到这树苗娇弱得很,受不了这北边的天气,好一年坏一年的,只剩这株了。去年开了花,结果倒春寒,一场大风全谢了,没承想今年竟结了这么多果子。”说到最后,青伯语气中带着几丝激动。

“哦是吗?”靖安也觉得神奇,她回头看了一眼青梅树,出声道:“王爷待玲珑公主可真好。”

“咱们家王爷待人最是和善。”青伯一脸真诚地回答。

靖安眨眨眼没接话,只觉得摄政王殿下果真驭下有方。

“王妃,到了。”穿过后宅的画廊,到了府里的大厨房。厨房里几个小厮在收拾灶台,里面正当间儿的桌子上坐着一个老者和一个年轻人正在看着食谱,看样子应该是做饭的大师傅。

内里的人见靖安进来纷纷行礼:“给王妃请安。”靖安点了点头。

“张师傅,卫东,王妃过来帮忙指点青梅酒的酿造。”青伯道。

“王妃,您看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吩咐。”叫卫东的青年人说。

“王妃,这是张师傅家的二儿子卫东,别看年纪小,深得张师傅真传。”青伯说。

“好,阿姐,你看看需要什么,请卫东小哥儿去置办吧。”说着在四方桌上坐了下来。

破晓一一列出了需要的材料。卫东一边听一边找,不多时间,就把足够分量的杜康酒和黄冰糖,盐,干净容器都找了出来。

破晓指挥小厮挑选青梅,她一边挑拣一边说:“有斑点的、破损的不要,这些容易坏,会影响青梅酒的保存时限。”小厮们答了一声“好”。等他们挑好了青梅,破晓便把这些果子放在一个大陶盆中,加入了食盐和清水,搅拌均匀。

“姑娘这个要浸泡多少时间?”卫东问。

“要一个时辰作用。”破晓说,“用盐水泡是为了能去掉青梅的苦涩味。”

“怪不得。”张师傅说,“之前买了青梅试着酿酒,结果总是苦唧唧的。”

破晓拢了拢头发,笑着说:“这个法子还是多亏了长孙公子才发现的。”长孙公子是欧阳明日的长子欧阳远,小时候养在外家,除了欧阳家的人,其他人都不知道。

靖安坐在桌子前,也忍不住想那个一板一眼的侄儿,几个月不见,会不会长高了?麝月看着自己主子又开始发呆,便知道主子定然是想大理了,于是想着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主子,中午我下厨怎么样?”

靖安一听来了精神,笑嘻嘻地想一会儿吃什么好。

破晓带着卫东和众小厮忙,张师傅和青伯插不上手,就在一旁登记流程。应该怎么挑,清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破晓让小厮把浸泡好的青梅在清水里清洗干净,搓掉表面的绒毛,又用尖木棍去掉果蒂后再次冲洗干净,最后捞出来放在竹篾上。

关山月和卫东帮小厮把竹篾端到太阳地里晾晒。

卫东又问道:“姑娘,这要晾到什么时候?”

破晓回道:“水一定要完全晾干,你到时候试一下表面完全没有水就可以了,这样做的青梅酒才能够存放更长的时间。”旁边的张师傅点点头在纸上记下“完全晾透”。

晾青梅的空隙,破晓又带着小厮们清洗坛子。

“卫东公子,烧热水。”破晓喊了一声。

“哎!啊,好,好!”卫东高声答应着,麻利地抱来柴火烧水。水开后,破晓将坛子放在锅里煮了小一炷香的时间,然后才捞出来,指挥着控水晾干。

靖安坐在桌子前看着破晓指挥着厨房的人跑前跑后,忍不住笑。麝月一开始还老老实实站在靖安旁边,后来看着看着心里痒痒,于是自己跑去帮忙敲冰糖了。

晾青梅的空余,张师傅端来了枣箍荷叶饼:“王妃您尝尝,这是京里的名吃,世家的姑娘们都喜欢,我和卫东刚学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张师傅暗自想:打进府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做点心。王爷对吃食要求简单,又不喜欢点心,府里从来没做过这些。

靖安拈起一小块,细细品着:“不错,甜而不腻,还有荷叶的清香。”

“我们还学了别的新花样,这几日挨着做给您尝尝。”张师傅憨声笑道。

靖安闻言,冲张师傅一笑:“谢张师傅,我想用一下咱这里,不知道行不行?”

“您的意思是?”张师傅疑惑,这里除了做饭还能做什么?

“张伯,让您尝尝我的手艺。”麝月抱着舂冰糖的臼,兴冲冲跑来。

张伯立刻明白了:“我给姑娘打下手。”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梅子终于晾干了。卫东又找出一个秤盘,跟着破晓称梅子的重量。

“一斤梅子要兑一斤酒,两斤糖,糖可以适当多一些,但不要少了,否则就会酸涩,不好喝。”

张伯点点头,在纸上圈了起来“一斤青梅配一斤酒,两斤糖,糖可微多不可少”。

于是厨房里人人抱一个坛子开始跟着放一层青梅,再铺上一层黄冰糖,按照一层青梅一层冰糖的顺序摆放,最后又在最上面铺了一层冰糖,然后倒入了白酒。

“酒的话不要太烈的,普通的杜康即可。香味要清,不然就把梅子的味道盖住了。酒不用倒太多,没过冰糖就行,九分满就差不多了。”破晓又跟旁边张师傅补充道。

六坛青梅酒转眼便做好了。接着大家开始在坛口封上油纸,又糊上厚厚一层黄泥。搬到了阴凉通风的地窖里。

“姑娘,这要多久啊?”卫东盯着坛子问。

“至少三个月。要是能保存半年以上,味道会更好。”破晓暗自叹气,主子在大理便是如此,从泡上就开始等,刚一说时间差不多就喝光了,从来没有等到半年以上过。看着因为等太久已经去外面喂鱼的靖安,破晓眼神有些幽怨。

“主子”,看着破晓收拾得差不多了,麝月走到靖安身边笑着问,“想不想吃樱桃肉和酒酿?”

“好。”靖安放下鱼食,兴冲冲地回到厨房。

白清玄看着眼前精致的午膳,许久才动筷品尝。

“爷,这是酒酿圆子,这是樱桃肉,这道是扬州炒饭,这道是莲藕排骨。”卫东一边介绍一边想快点回去:王妃还给自己留着呢,去晚了被别人吃了怎么办?

“好,下次不要做了。”白清玄平时吃饭不多。行军打仗饥一顿饱一顿的,渐渐地也不拿吃饭当回事儿;回京后政事繁杂,忙起来一天不吃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合您胃口吗?”卫东小心翼翼地问。

“研究这些新花样,浪费时间。按照之前的样式就行。”白清玄说。

“原来是这样。”卫东松了一口气,“这是麝月姑娘做的南方菜,王妃说给您送一份尝尝。”

大历三十四年,白清玄第一次把午膳吃光了。

“您说王爷会不会觉得不好吃?”麝月一边给靖安打扇一边说。

“说不定会赏你一座金山。”靖安翻着手里的话本。

“王爷要是不给我,主子可得补给我。”

“这么开心啊?”

“主子,那可是摄政王!我竟然给摄政王做饭了!”麝月一叉腰,抬起头骄傲地说。

破晓一边笑着一边扑了她一扇子:“对对对,长本事了!大理的话本儿都得重新给你加一回,就叫摄政王的厨娘。”

靖安也笑道:“苟富贵,勿相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