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陆珩(折幽香:通房丫鬟不想上位)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折幽香:通房丫鬟不想上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热门小说《折幽香:通房丫鬟不想上位》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林舒陆珩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我在山间流浪”,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陆珩用完晚膳便收到了好友林桓宇送来的信,原来是听说了陆珩回来的消息,邀他过几天到云良阁一聚,提到云良阁新来的头牌行首,字里行间似都能感受到好友止不住的兴奋林桓宇是户部尚书的嫡三公子,自小娇生惯养,林尚书虽对两个大儿子严厉苛刻,可对这个四十岁上才得的幺儿,却是怎么也狠不下心来管教,自幼便养成了一副懒散的样子与陆珩同在麓山书院时相交,

第4章 要出府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一个时辰后,众人来到大佛寺,参拜完之后,听寺庙里的僧人说,后山的桂花开得正盛,于是陆珩又陪着老太太去后山赏花。
这桂花不是常见的桂花,别名木犀花,远远望去,像是棉花。一朵朵洁白小巧的花儿拥簇在一起,微风轻轻吹过,花瓣片片飘落,拂来淡淡的桂花香,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春杏和冬棠二人一左一右地搀扶着老太太,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逗趣儿。
“老太太,一会儿咱们回去时,摘一篮子桂花儿回去,奴婢做桂花糕给您尝尝”,春杏笑道。
“那感情好,春杏姐姐这回可得好好露一手,上回做的玫瑰酥,好吃得我可到现在都还想着呢,这回沾了老太太的光,这回怎么也得吃上十个八个才行,不然我可不依”,夏棠也笑着搭腔道。
“好好好,老婆子老了,少吃点儿,都让给你们行了吧,一个个儿的都是馋猫”,老太太也乐呵呵地笑道。
林舒走在后头也跟着浅浅地笑了。
老太太虽然身份高贵,身边却没有几个真正亲近的人,虽说府里一个个儿的都是她的子孙,可除了陆珩,她对其他的孙子孙女态度都淡淡的,连韦氏所出的两个女儿也不见多得她的欢喜。平日里,身边也就一个夏嬷嬷最知她的心思。年纪渐渐大了,她倒也不服老,每日里都想着法儿地让自己乐呵呵的,看着身边一个个青葱美貌的丫鬟每日里围在她身边逗趣玩乐,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几岁似的。
陆珩本也在默默欣赏着林中美景,耳边传来轻浅的笑声,他略微回头一看,正看到捂嘴偷笑的林舒,嘴边浅浅的梨涡,让林舒含苞待放的妩媚气质中又平添一丝天真,此等情形自然又让陆珩心里燥热了些许,脑海中浮现出昨晚梦到的些许旖旎画面,暂且按下不提。
走了不多时,就遇到了“恰巧”今天也来上香的郑大夫人,陪在她身边的正是她的嫡长女郑言薇,一袭湖蓝色的襦裙,头发挽起,一根步摇斜斜插在发髻上,耳旁似随意簪着刚摘下来的桂花,衬得面庞愈发明艳。
郑言薇见着老太太便落落大方地行了个礼,说道,“言薇见过老太太,老太太近日来可安好,头疼的毛病可好些了”。
老太太见她还记着自己上回随口提起的话,心想是个细心懂事的好孩子,再加上人品样貌名声都是没得挑的,心里便对这姑娘更满意了些。
老太太便指着陆珩对郑大夫人介绍说,“这便是我那不省心的孙儿陆珩,前些日子刚从浙江回来”。
郑言薇闻言对着陆珩又行了一回礼。
陆珩便也接着对郑大夫人和郑言薇见礼。
郑大夫人连忙说道,“陆世子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自进入朝堂以来,为朝廷办了多少差事,听说就连圣上也颇看重世子,我虽是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可也听我家大人偶尔说起过,一提起那都是不住的夸赞啊,我家那小子要有陆世子一般的上进和懂事,我和他爹也就知足了”。
众人一路说笑着来到林中的石桌旁坐下休息。
郑言薇也假借看向老太太细细打量了陆珩一眼。想起家中向来不轻易夸人的祖父和父亲都对陆珩赞许有加,在此之前,虽对陆珩的名声早有耳闻,但到底觉得传言不可信。今日一见,才知陆珩原是这般模样,比传言的还要出众,长身玉立,气质斐然,想到这人极有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夫婿,面上就不由得浮上一层嫣红。
老太太看陆珩仍旧没有什么反应,在心里暗骂这个孙儿不开窍,又担忧他是不是看不上人家。
不一会儿,就找了个由头,让陆珩带着郑言薇去四周转转,二人只好听从吩咐。
陆珩也知自己年纪不小,便也压下心头的抗拒,勉强陪着聊了一个时辰。其实多半时候是郑言薇在找话题,陆珩心不在焉地听着,时不时回应一句。只是郑言薇听说过陆珩淡漠寡言的名声,便以为他肯耐心回应自己也定是对自己也有意的,抬眼悄悄看了看他俊朗的侧脸,手中不断翻搅着手帕,脸颊微微一红,心下更甜蜜了几分。
等到二人回来,看到郑言薇含羞带怯的模样,老太太和郑大夫人对视一眼,彼此的意思都在不言中,眼看时候不早,便都各自回家去了。
回到府里,老太太自然迫不及待地就问陆珩的意思,陆珩对郑言薇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若非要娶妻,娶一个未来能担起国公府中馈的世子妃,郑言薇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便也顺势而为说道,“祖母的眼光自是不错的”。
老太太一听,这便是同意的意思了,一时间欣喜不已,连说了三个好字。
春杏、夏棠等人闻言,心下不免又落寞了几分,只是面上仍旧是装作开心的样子,可在林舒看来,那笑实在是有些勉强。
到了晚上,趁着老太太今天高兴,林舒在服侍老太太休息时就势提起自己想赎身出府的事,只说实在是思念父母兄弟,又挤出几滴眼泪,轻泣道,“那时奴婢家乡闹了饥荒,家里情况实在不好,偏弟弟又在逃荒的路上生了重病,没有银子看病,爹娘只能狠狠心把奴婢卖了,换得点儿钱给弟弟治病。现在家里情况好些了,奴婢爹娘前些日子托人带了封信给奴婢,如今正心心念念盼着奴婢回去团圆呢”,说到这,眼泪一颗颗滴下。
老太太听了,面上也难免动容,拉着林舒的手,轻轻拍着,安慰道,“孝顺的好孩子,苦了你了”。
林舒趁热打铁,抽出手,往前走了几步,直直跪了下去,连磕三个头,又说了些感谢报恩不舍的话,终于说服老太太同意让她一个月后离府。林舒一时心内欢喜,却仍装作一脸不舍。
待回到房间,洗漱后躺在床上,她才止不住兴奋地来回翻身,被子一拉蒙在头上,笑出了声,她仿佛已经闻到了自由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春杏等人也都从夏嬷嬷那得知了林舒即将要出府的消息,都纷纷表示不舍,尤其是底下的几个小丫头,都舍不得林舒。林舒在时,时常照顾这些小丫头,犯了错,也时不时替她们遮掩着。
四个大丫鬟虽都在心里暗嗤林舒傻,国公府里老太太身边二等丫鬟的身份可比外头一些小官家里的小姐要有前程得多,但面上仍是表示祝贺林舒能够摆脱奴籍身份。林舒也知她们心里的想法,但对她们也是心存感激的,四个大丫鬟虽一直互相别苗头,但林舒从不与她们抢风头,倒也没得罪过她们,反而还因“识时务”,也得了她们一些照顾。
她若是原来的许桐儿,有如今的处境,当然是极好的。可她不是啊,她是林舒啊,是在二十一世纪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林舒啊,她尝过真正自由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又怎么能忍受得了在这四方的院子,四方的天过一辈子卑躬屈膝的日子呢?她一定要走,一定要去过回她真正想过的人生。
此时,院子里也有人把林舒即将要离开的消息偷偷告诉了陆怀。陆怀收到消息,拳头捏得咯吱作响,一想起那天林舒的那一踢,他就觉得下体还隐隐作痛,这个仇他一定要报。林舒想走?没那么容易。她想离开,他就偏不让她走,他要让林舒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玩物。
想到这,他把小厮王贵叫进来,低声吩咐了几句。又想到那丫头清清凌凌的双眼,心里一时竟觉得迫不及待了。
与此同时,陆珩也从暗卫那里得知了陆怀这边的动静,吩咐道,“不必插手,继续盯着”。
又过得几日,老太太吩咐春杏给陆恒送一串在大佛寺开过光的手串,说是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辟灾祸保平安用的。
春杏一听,自然喜不自胜,赶紧先回房梳妆打扮了一番,走出门时,却突然觉得肚子痛得厉害,原是月事来了。没办法,只好叫了院里一个正在洒扫的小丫头青芜去了,想着也不是什么易碎的玉瓶瓷器,应不会出什么问题,细细交代了几句,便由另一个小丫头扶着去休息了。
谁知,过得一会儿,便跑来了个小丫头,一脸着急地往院里冲,正巧遇上准备出去的林舒,林舒见这丫头眼熟,想起是陆珩院里伺候的人,便问道,“你等等,这是怎么了?跑得这般急”。
那丫头急得都快哭了,见了林舒如见了救星,“桐儿姐姐,春杏姐姐呢,快叫她赶紧去一趟明辉堂瞧瞧吧,青芜不知犯了什么错,惹得世子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林舒是知道春杏让青芜替老太太送东西过去给陆珩的,不管犯了什么事,少不得要先弄清楚怎么回事,再看能不能遮掩一二,说说情,青芜的性子她知晓,不是没有分寸的人。
便说随那丫头一块儿去看看。
来到陆珩所住的明辉堂,果然见青芜跪在台阶下,哭得几近晕厥。一院子的丫鬟都垂头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连陆珩的乳母秦嬷嬷也一脸严肃地站在中间。见得她来,才微微点了个头。
林舒一见这场景,心里也有点发怵,但还是大着胆子,走了进去,敲了敲门,没有回应。鼓起勇气,推开了门,见屋里空无一人,又往里间走去,透过屏风,影影绰绰看见桌前有个人影。
陆珩听见声响,却并未抬头,也没有出声。
林舒便在外间泡了壶茶,放在茶托上,端着绕过屏风轻轻放在了桌上。又往后退了一步,福了福身,笑道,“世子先用茶,消消气,奴婢是老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桐儿,不知青芜犯了什么错,惹得世子发这么大的火”。
陆珩闻言才抬起眼来,看了林舒一眼,只觉这丫头笑起来竟如此好看,面上却不动声色。
把手边的匣子打开,示意她看,冷声道,“祖母让她送过来的手串,这丫头竟粗心摔了”。说完,好像是真的渴了,用盖子撇了撇茶叶,吹了一下,便一口气把茶喝完了。
林舒听完一怔,这木质的手串,即便摔了,又能坏到哪儿去,更何况是放在匣子里,青芜也没有那个胆子敢擅自打开匣子,又为何会摔?只是这些话她是不敢问出来的。
林舒心念百转间,陆珩仿佛当她不存在似的,低头快速写了封信,然后把茶杯往林舒那一推。
林舒立马反应过来,又到外间续了杯茶端进去。
刚把茶放下,陆珩便把写好的信放进了信封里,依旧是不曾看林舒一眼便把信递给她,让她拿到外间去给青墨。
林舒求情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只好先把信拿出去交给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