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者说洪文丰洪文丰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洪文丰洪文丰)代驾者说最新小说
洪文丰洪文丰是都市小说小说《代驾者说》中出场的关键人物,“逆水流”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为了重新找个合适的营商环境,在有空之余我都会开着车,在各个乡镇转悠.有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生旅途在顺畅的时候,你想什么他就会来什么.好像你命中就已经给你安排好一样,一个偶然的一天,我开车来到了我刚刚出来打工的地方,漩门镇.开到了这个镇中心小学这里,发现旁边刚好有一栋大楼正在道,正对学校门口右侧不过50米.学生放学后跨过校门口的斑马线只需再走几步路就能达到对面这栋楼.以前这里是一块荒地,什么

第2章 转型开店 精彩章节免费试读
在一个机缘巧合下。也就是在我结婚后的第2年,在路过公司附近的镇中心小学旁边的巷子里,看到了一家叫阿云文具店转让的告示.当时正值放学时间,我看到学生像潮水一般涌入到店里,感觉这家店的生意应该可行.然后特意观察了几天后,等学生上学了,老板空闲下来了,走进了老板的店里。
“老板,你好,你这家店是要转让吗?”
“对呀,你是对这个店感兴趣吗?有兴趣的话要抓紧弄,好几个人都在问。”
老板个子不高,体型偏瘦,说话比较随和。看得出不是偷奸耍滑的人,应该不会挖坑。毕竟在工厂里面上班的人,要想转型做生意,最担心的就是被坑了。我个人和别人初次打交道的时候喜欢通过第一感觉来判断对方的为人。如果感觉不太好,就没有交流下去的必要。
“我感觉你生意也挺好的呀,店里生意好的话一般都没有必要转呀,是有其他原因吗”
“哦,我这里店生意是可以的,你自己也可以观察得到,主要是我们在正街上租了一个店面,并获得了新华书店的授权,是打算开新华书店的,新华书店开在现在这个位置,那肯定太偏了,不容易获得客流,所以才打算把这边处理掉,去经营那一边”
“哦,那你打算怎么转”
“东西我都搬走,转让费2万,房租费你自己交,对了,还有外面这个棚子跟这个卷帘门是我自己花钱做的,那你要转的话不可能连这个门拆了,所以我转给你.收你3000就可以了,你转过去想做什么”
“我看你做文具店生意挺好,我也想做文具,如果我转手过来,你是不是可以把进货渠道给我”
“这个都没有问题的,你转手过去,我可以把这些品牌经销商的联系方式给你”
“那好吧,你号码给我一个,我到时候考虑好了联系你。”
简单交流过后,我离开了这里
在回去的路上,心里想这2万块钱转让费,其实也不算贵.尽管他店里的东西全部搬走的话,啥都没有,但毕竟这边转店基本上都有把转让费包含在里面。虽然不贵,但如果能谈一谈,那岂不是更好。我不能着急的表现想要,不然的话价钱可能不好谈下来。等几天再说吧。打算持续关注,毕竟万一又被别人转走了,挺可惜的。于是几乎每天下班我就假装从他店旁边过。但尽量不要让他发现,就是为了看他告示是不是一直一直还挂在那里。如果还挂在这里,说明还没有转出去 ,那就继续等。期间也有叫朋友打电话过去假装询问。
不过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以后,我再次从旁边经过 突然发现他的转让告示不见了。心中不由的一慌,难道这店转出去了?于是拨通了电话打了过去。
“老板,你这个店还转让吗?是不是已经转出去了”
“还没有转出去,问的人很多都说在考虑,不过我房租到期了所以要搬走了,这个店你要不要?要的话你给我把棚子和卷闸门的钱给我就行了,这东西是我花了钱的,不可能白给你,就算现在没人要这个店,我搬走以后有人租这个店,我也会回来要这个东西的如果租过来的人不要我自己把它拆了,也不能便宜了别人,你说对吧”
“好吧,那我现在过来”
就这样,基本没怎么花多少成本,就把这个店盘过来了。刚好那个时候老婆闲着,就让老婆去先经营。相对来说一切都比较顺利,在老婆接手经营过后的第3个月,我向公司提出辞职书,和老婆一起经营起了这一家文具店。或者开车出去进货拿货,老婆负责看店,老婆一直喜欢搞吃的,所以又在门口处支起了一只锅。在学生放学的时候,炸年糕,烤香肠,炸土豆片,再涂上学生爱吃的番茄酱。一度让学生们手里拿着钱,一边喊一边挤。
“来两串年糕,来两串土豆片。”
“我先付的钱,这个土豆先给我。”
“我要一个香肠,加辣。”
“快点快点,老师要来了,你先给我弄吧”
叫喊声此起彼伏,老婆也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就引来了隔壁同行的嫉妒。因为他们也是同样的小吃整起来门口卖, 店里面卖文具。但学生都到我们这里买吃的了,我们这边人头攒动,他那边学生却寥寥无几。
每次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在旁边一直盯着我们这边不放。看得出眼神里面尽是妒火.所以无论生意大小,只要有同行,哪怕你的生意就比他好一点,都会迎来无限的妒忌,这或许就是人性,能容忍隔远一点的地方的同行生意比自己好很多倍。都肯定容不下自己身边的同行生意比自己好。
于是他开始利用房子是自己的优势,开启了令生意人最恶心的行径,打价格战。两家有同样的商品。我卖5块他就卖4块。好了,没办法,你只能跟着他一起卖4块。好了你卖4块了,他卖三块。他家有的商品我家没有的,就高价售卖.有这样的邻居同行,就很难受了。
在他的影响下,隔壁几家文具店,也被迫加入到价格战中。尽管如此,我们的小吃生意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但是天天耗在价格战中却始终让人难受。所以看来这个店也只能作为过渡,要去寻找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