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丫张头为主角的古代言情《农女躺不平》,是由网文大神“是小小的小呀”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穿越到古代,只想当个躺平的寡妇,没有穿越福利,没有空间也没有金手指,更没有宠你的将军王爷,且看女家小女如何一步一步发家致富的。...
杨柳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家里的早饭向来是这个时辰吃,午饭是没有的,晚饭则在下午四点多,一天就只吃两顿。家里的劳动力都不在,干粮自然是不做的,二郎和三郎的稀饭相比其他人的,稍微浓稠一点,里边多几粒米罢了,同样也是吃不饱。这也就能够理解二郎发现自己的地瓜没了为何那般大闹,原因无他,就是吃不饱。
杨柳长叹一口气,心中暗自琢磨:这般下去可不是办法,一家人都饿着肚子,哪还有力气干活?这一家子都瘦得皮包骨头,衣服也是补丁叠着补丁。她面前就一碗粥,配着一点咸菜,咸菜想多吃那是不可能的,老太太提前分好,多要一点都是妄想。这个时代盐价昂贵,咸菜自然也就显得金贵。想吃饱只能靠自己,不过当下还不行,脑袋还是晕的,还是躺着吧,躺几天再说,每天喝点粥也不至于饿死。
刚吃完饭,大伯娘赶集回来了。像赶集这种好事向来轮不到怂货娘,每次都是大伯娘去。她满面笑容地走进来,给老太太展示买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物,一小块肥肉,一包粗盐,一些碎布头,也不知是买的还是布店送的,还有几块糕点。看到糕点,杨柳馋得直咽口水,上辈子她最讨厌吃糕点,不喜欢甜食,可如今看到糕点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也只能过过眼瘾,想吃是不可能的,老太太说留着等老四和大郎回来吃,估计明天就能回来了,说着话时眼里都带着笑。再看三郎,他就像对好吃的毫不在意一样,低头喝着自己的粥。二郎正在掏大伯娘的衣兜,杨柳觉得那里边肯定藏着好吃的,想想倒也正常,谁家亲娘有机会都会给自己孩子弄点吃的。
没她什么事,她想回去躺着,可大伯娘却说:“干啥去?等我吃完饭,你去洗碗,别想偷懒。”老太太在收拾东西,怂货娘笑着应道:“是,就应该二丫洗碗。”三丫今早被大伯娘带着送回娘家去了,说在舅家待几天。大伯娘的娘家条件还算可以,也不是特别好,只是好几个哥哥,就她一个妹妹。几个哥哥也都生的儿子,就三丫一个外甥女,都喜欢得紧。所以三丫在家要是吃不饱、干活多,就去舅舅家,得等她娘去接才回来。
杨柳这么一想,这家里最受苦的就是二房的几个孩子了,大丫被卖,儿媳妇成了小妾,她和三郎因为娘懦弱不护着,天天干最多的活,还吃不饱。舅家更是指望不上,记忆里舅家穷得叮当响,比自家还穷,去了连顿饭都吃不上。这家里娘不得老太太欢心,性子又有点憨傻,爹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每天只知道干活,赚的银子全交家里,自己一点都不私藏。要是没猜错,二房可能连几十文钱都没有。
杨柳无奈地长叹一声,看来今天的碗又得她来洗了。心中一阵烦闷,她转身走进厨房,开始默默地洗碗。她清楚,在这个家里,自己永远是最不招人待见的那个。她意外发现厨房里那个柜子没锁,不知是忘了还是做完饭没锁。瞅瞅外边没人,她打开柜子瞧了瞧。里边有做饭用的调料,油盐酱醋,还有各种豆子,一小袋面粉,以及一点大米。让她欣喜若狂的是,居然有鸡蛋,一个小篮子里装着二三十个。看看没人过来,她迅速拿出五个鸡蛋,放进衣兜里。盖上柜子,赶紧洗完碗。这鸡蛋得尽快想办法弄熟吃了,不然被发现就吃不成了。至于吃完被发现,发现就发现呗,家里这么多人,怎么能肯定就是她拿的。
看见三郎准备出门,杨柳急忙跟上。三郎说二丫你在家躺着吧,我去干活。三郎就比杨柳大一岁,说话办事就像大哥哥似的,好像大很多。实际上杨柳的芯子是二十八岁,比三郎大了一倍。拉着三郎说,别废话,赶紧走,一会被发现就走不了了。走急了还头晕,只能慢慢走,让三郎找个隐蔽的地方,三郎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也带着她往山沟里走,这地方很避风,阳光照着还挺暖和。杨柳拿出鸡蛋,让三郎去找干柴,把鸡蛋烧了吃了。三郎瞪大了双眼说,二丫你偷了奶真多鸡蛋,她知道了会打死你的。杨柳无所谓的摆摆手,打死不打死以后再说,再不吃东西我就要饿死了,你赶紧的吧。三郎无法,只能去捡了干柴,身上带着火折子,点火烤鸡蛋。一会鸡蛋的香味就出来了,杨柳都顾不上烫,扒拉出来一个就剥皮,烫的两手来回捣,咬了一大口,烫的斯哈斯哈的,根本顾不上,几口一个鸡蛋就下肚了。看三郎不吃,就看她吃。拿一个塞他手里,说,你也吃啊,看我干嘛,你吃俩,我吃三,我是病人,我要多吃一个。三郎说,我不吃,都给你吃。杨柳说,我又不是猪,那能吃五个,最多吃三,你赶紧吃,这可不能留,留了就是留证据,被发现想不承认都不行。赶紧吃吧,三郎这才小心翼翼的剥开鸡蛋壳,一小口一小口的咬着,他都不记得上次吃鸡蛋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那年四叔过生日,奶给他煮了好几个鸡蛋,四叔不喜欢吃煮鸡蛋,分了一个给他,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吃过。杨柳也不管他,三个鸡蛋下肚,感觉人活过来了,这身体的胃饿的已经很小了,三个鸡蛋就撑的不行,正常吃俩就饱了。看看细胳膊细腿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长到前世那样一米七的身高。吃饱也不想动,这里阳光晒着,一会就犯困。看看三郎第二个鸡蛋还没吃完,闭眼开始打盹。三郎吃完后,看到杨柳睡着了,便走到她身边坐下。他静静地看着杨柳,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总感觉这个妹妹有点不对劲,二丫以前很胆小,不可能做出偷鸡蛋的事,现在怎么胆子这么大了。过了一会儿,三郎轻轻推了推丁一,说道:“二丫,起来啦,我们得回去了。”杨柳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三郎说走吧,我要去割猪草,你就在边上跟着,你一个人在这我不放心。杨柳说,走吧,吃饱又眯了一会,头一点也不晕了,他严重怀疑之前晕是饿的。割好猪草往回走,杨柳说,回去不管谁问,你都不要承认鸡蛋的事,也不用管我,我有办法对付他们,你可千万别捣乱听到没有。三郎说,奶会打死你的,要是说我拿的,她至少不会打死我,最多打几下,还是说我拿的吧。杨柳说,你能不能别跟我犟,我说有办法就有办法,你可千万别捣乱,不然下次有什么事就不跟你说了。三郎没办法只能答应。一路忐忑的回到家。
到家果然正在热闹,不是因为鸡蛋丢了,而是四叔提前回来了。还带着外人一起来的。三郎去喂猪了,杨柳就在窗下去偷听,偷听的还有二郎。俩人相视一笑,谁也没出声继续偷听。四叔带回来的人竟然是他同窗的亲戚,来的目的是说四叔的亲事,难怪这么热闹。听了一会杨柳听明白大概意思了,他同窗的这个亲戚,在县城开杂货铺子的,家里就一个闺女,想招个上门女婿。知道四叔是读书人,不会当上门女婿的。他家条件就是虽然名义上不是上门女婿,只要四叔成亲了,以后就和他们一起生活,生了孩子也随他们姓,当然也会有一个孩子随四叔姓。因为四叔读书还要科举,不能当上门女婿,成亲后就说岳父岳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他们夫妻就理所当然的住到岳父家。生的孩子跟岳父姓,那是四叔出于孝顺,不忍心让岳父家无后,这才让孩子跟母姓的。只要杨家同意,以后四叔读书的费用都岳家管,还会给家里二十两银子。正常男方入赘,女方是要给男方彩礼的。这不算入赘,所有程序都按娶妻走,只是成亲三天后回门就不回来了,这二十两当做给父母的养老钱。二郎凑近说,死丫头你偷鸡蛋了是不是,不过我不会告发你,你敢不敢在跟我去偷好吃的。杨柳挑挑眉说,什么好吃的,在哪?二郎说,那个想让四叔入赘的带了好多东西,东西现在都在厨房里,我们去拿。杨柳说,你咋不自己去。二郎说,我这是照顾你,看在咱俩一起听墙角的份上,咱俩也算一伙的了,以后有啥事咱俩一起去,你胆子大敢偷,我也敢。咱俩注定是好伙伴。杨柳无语,就因为都想当小偷呗。大伯娘和怂货娘都在屋里,现在外边没有人。此时不去等待何时,走。俩人去了厨房,好多东西,鸡鸭鱼肉,点心糖果。那些肉都是生的不能吃,二郎直接打开一包点心就吃。杨柳说,你当没当过小偷啊,偷了东西要远离现场,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吃。还有这是几包点心啊,一看竟然四包,两包捆成一捆的。丁一说你先别吃,咱俩先伪造现场。我们把四包点心分开,一包一捆。我们拿走两包,一人一包。如果奶问,你就说不知道。二郎说,我知道怎么说,这当然不能承认了。杨柳说,你看原来是这样的两捆,现在是这样两捆。如果刚才奶仔细看了一定知道是什么样的,如果没仔细看她就不知道,我们这样就能蒙混过关。如果被发现了,少了,挨打你可要和我一起。下次我有好吃的分你一半,你知道我大姐现在可是有钱人,等我去找她拿好吃的回来一定分给你。二郎就是个熊孩子,坏还不至于这么坏,就是家里没教好。二郎拍拍胸脯说,放心,被发现我就说我拿的,然后分给你的,绝对够义气。杨柳笑着说道,就信你一次。又拿了几块糖,包好油纸包。俩人怀里装着糕点,嘴里吃着糖,说实话这啥糖啊,齁甜,还黏糊糊的。俩人又去偷听。杨老爷子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了。问二郎,二郎说,早就在,我去找回来的。杨老爷子的意思不想答应,说来说去跟入赘没区别。老太太也有些犹豫,这事一时也定不下来。他们还带了一个中间人,就是媒人吧,最后说,让他们考虑考虑,过几天她在过来。说着和四叔的同窗,同窗亲戚,三人就起身要走。杨柳看二郎还傻呵呵的蹲着听呢,一把拉起人就往后院跑。到了后院说,你是不是傻啊,人要出来了,你也不知道走。二郎说,我们听见啊,这糖太粘牙了,粘到牙上上不来了,我在抠牙。杨柳翻白眼,看三郎自己在剁猪草,喂猪。真是傻人就只能干活。塞了一颗糖给三郎嘴里,说,你问,你吃就是了,跟你没关系。
杨柳把糕点藏到后院的草堆里,这里只有她和三郎会动,其他人不会碰。不能藏房间,房间里就那么大地方,除了床啥也没有 连个柜子都没有,也不能藏被窝里,那不是一下就被找到。唉,为了口吃的,也是费尽心思了。送走了客人,一家人就开始翻看拿的礼品,客人进门时在打扫堂屋,所以礼物就直接放到厨房了,也没来得及看都有什么。杨柳和二郎也跟在后边看,就怕老太太一眼就看出来什么东西少了。大伯娘说,这家人真不错,你看这大肥肉,还有这鸡,可真肥。哎呦,晚上炖了吧。还有点心和糖,娘,你赶紧收好,等大郎回来吃。其实就是两刀肉,两只鸡,两包点心,两包糖。不过点心被杨柳她俩给分开了,也没人注意。就这些东西在农村可是不少,一般娶媳妇下聘礼都没这些。大伯娘说,娘,我看这家行,出手多大方啊。老四也不是入赘,也不怕说出去不好听,还有二十两银子呢,以后咱家就管你大孙子一个人读书就行,老四有人管了,咱家日子就有盼头了,你说是不是。老太太说,我还要和你爹商量商量,你们先做饭,炖一只鸡吧,老四好不容易回趟家。老太太一回头看见了杨柳,好像突然想起来,拿起旁边的烧火棍就打。嘴里骂道,你胆肥了,敢偷鸡蛋,看我不打死你,让你嘴馋,鸡蛋那金贵东西也是你能吃的吗?我打死你。本来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这会就开始又打又骂的。杨柳说我没偷,你怎么证明是我偷的,说不定是你老糊涂了记错了呢。就算我拿的又怎么样,凭啥家里的好吃都留给四叔和大郎啊,我爹娘也一样干活,我们几个也都干活,凭啥别人能吃,我不能吃啊。杨柳一边回嘴一边躲,老太太气的手都哆嗦。凭啥,就凭你是赔钱货,就没你的份。大伯娘阴阳怪气的说,哎呦,二丫这是磕一下头傻了不成,这家你奶说了算,啥时候轮到你一个小丫头指手画脚了。我看就应该打死你。杨柳跳脚说,就是你,你个满肚子坏水的,就想弄死我去卖钱,你来呀,弄死我啊,看我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你个偷奸耍滑的,一天啥活不干,就知道让我们干活,你死人啊。大伯娘也抄起棍子要打杨柳。老爷子出来了,说,你们闹够了没有,就几个鸡蛋,二丫也是饿坏了才吃的,吃了就吃了,二丫下次不许偷拿了,听见没有。杨柳一听,家里这老爷子还不错,还给她说情。杨柳立马见好就收,爷爷我知道了错了,下次不会了,你让奶别打了。老太太和大伯娘还是怕老爷子的,尽管气的发抖也没再打了。老太太恶狠狠的说,晚上不许吃饭。杨柳说,不吃就不吃,鸡肉肯定没她的份,最多喝口鸡汤。二郎凑过来说,你别怕,晚上我给你留饭,看在刚才你没出卖我的份上。杨柳白他一眼,说,一码归一码,鸡蛋是一回事,咱俩那是另外一回事。晚上你多吃点,最好把我的份也吃出来。很快鸡肉的香味就传出来了,今晚四叔和老爷子都在家吃饭,在锅边还贴了干粮。
鸡肉炖了半锅萝卜,闻着好香。可是不让她吃,只能闻闻,要是知道晚上有鸡肉吃,就算吃不到肉,吃点萝卜也行,她就不拿鸡蛋了。万万没想到,吃完饭竟然给她留了一碗萝卜,虽然没有干粮没有鸡肉,可这是鸡肉味的萝卜。端着碗想哭,吃了一大口萝卜,三郎偷偷给了她一块鸡肉,说,奶给了我两块,我吃一块,这块给你。杨柳也不嫌脏,鸡肉三郎是攥在手里的,正常情况她肯定嫌弃,现在是一点也不嫌弃了。接过就放嘴里了,香,真香。萝卜快吃完了,二郎拿了啃了一半的鸡腿过来了,说,给你,我都没舍得吃完,特意给你留的,赶紧吃吧,不然一会我就后悔了。杨柳怎么可能给他后悔的机会,一把抢了过来,狼吞虎咽的啃了半个鸡腿,骨头能咬动的都嚼了。看了眼二郎,那家伙心疼的就要哭了。总算吃饱了,今晚估计能睡一整晚,不能饿的睡不着了。要说这晚萝卜还是老爷子让给留的,说家里好不容易沾荤腥,也让孩子尝尝,都馋坏了,这才有了这晚萝卜。杨柳听了三郎的话,心想以后要是赚钱了就对老爷子好点,这家里对她有善意的人真不多。四叔那是读书人,对她们这些小辈,尤其是侄女,连正眼看一眼都嫌弃。杨柳吃饱喝足继续回去睡觉,好像除了睡觉也没别的事,这身体虚的很,要养养才能想办法赚钱。混吃等死的过了两天,这天她听到消息,爷奶竟然同意四叔的婚事了。听她娘八卦说,之所以能同意还是因为大郎回来劝的,四叔自己是同意的。家里也只有爷奶不同意,大郎回来说,自己的先生夸他学习成绩好,这次下场肯定能考中童生,二十岁之前肯定能中秀才。但是这样的考试是要花大笔银子的,现在家里供俩读书的肯定是很费劲,而且四叔也到了成亲的年龄,想娶个条件好的,满意的姑娘不容易,家里条件好的姑娘谁也不愿意嫁给天天喝稀的人家。条件不好的,村里的姑娘,四叔根本看不上,到现在还没成亲的原因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老太太本来是犹豫的,一听大孙子会有出息,要是能像老三似的考个秀才,家里又多一个出息人。她也就同意了,她同意就开始劝老爷子,老爷子看家里都同意,一再确认不是入赘,也就同意了。现在就等媒人再来,来了就说定这事。这几天因为四叔的亲事,家里人也没人搭理杨柳,活有人干就行。三郎每天就跟勤劳的小蜜蜂似的,没一刻休息时间,又吃不饱,杨柳把偷的点心分了大半给三郎。自己躺着不动饿一点没事,可三郎每天干嘛多活还挨饿,瘦的脑袋大,小细脖,晃来晃去她都怕脑袋掉下来。四叔和大郎在家最明显的好处除了没人搭理杨柳,还有就是有干粮,有菜了。虽然就是白水煮的,盐也没舍得加,可总比喝半碗稀粥,一点咸菜好多了。
四叔和大郎只在家待了两天,第三天早上拿着银子就走了,杨柳又回到了顿顿喝稀,一天到晚被指使干活的日子。至于四叔的亲事,估计等媒人来了再说吧。杨柳每天最主要的活就是打猪草,家里养两头猪,这时代养猪和后世不一样,现在养猪就靠在田间地头打一些草,回家剁碎,加点糠煮煮,拿来喂猪。两头猪,一百多斤,年前要养到二百斤,卖一头,杀一头。杀的也别想吃肉,杀的猪肉除了留着送礼的,自己只留一点过年吃的肉,其他都卖了。杨柳一边打猪草一边琢磨,这样可不行,早晚被饿死,要想办法赚钱才行。可惜前世没学医不认识中草药,也不会打猎,前世学的东西好像现在啥也用不上。马上冬天了,看看身上这满是补丁,又短又小的破衣裳,怎么能过冬。上次她娘说大丫给她拿回来的衣裳,她是看都没看见,估计她娘又藏起来准过给她娘家侄女吧。人啊,到哪都要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大片的稻田,却吃不上一口米饭。她突然想起来,小时候姥姥家也是种稻子的,她去的时候舅舅会带她去稻田抓螃蟹,抓黄鳝。想想稻田蟹,那真是美味,记得不错的话,稻田蟹就是这个时候成熟了,正是肥的时候,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放下镰刀和背篓,就去稻田里找,找了半天,那样螃蟹啊。看来野生的稻田蟹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但是她看到了田里有很多出气孔,这个她认得,那是黄鳝的出气孔,这东西白天钻到泥里躲着,晚上才出来。嘿嘿,晚上来抓黄鳝,拿去卖钱,卖不掉自己吃也行啊,不用挨了。想着美味的黄鳝,干活都有力气了。打好猪草就回家,她要准备抓黄鳝的东西。首先需要一个火把,还有一把大钳子,然后就是水桶。回去赶紧弄猪食,弄好后就开始准备工具。火把容易扎,但是需要油,这可难道她了,这家就没有油。翻遍了厨房,找出一个脏的看不出颜色的破罐子,里边黑乎乎的不知道什么油,但是可以确定是油。火把上沾满了油,又用竹子烫热,弯了一个简单的钳子,水桶家里有好几个,偷偷拿一个,都准备好,把东西藏到后院。吃完饭,天刚黑她就说回去睡觉。活都干完了,她去睡觉也没人管。过了一个时辰左右,听听外边一点声音都没有,确认都去睡了。原本她是和大丫一间,现在大丫嫁了,就她一人一间了,行动起来也方便。月亮很大,月色也很美,这在现代是看不到的。在月光的照耀下不用灯也能看清路。杨柳去后院拿起准备好的东西,就往稻田走去。她胆子是真的大,一点也不觉得害怕。要不是因为胆子大也不会一个人穿越鳌太线,没了命。到了稻田边拿出火折子点着火把,火把照的不是很清楚,可是看黄鳝足够了。很快就看到一条,用夹子一下就夹住,扔进桶里。一会功夫抓了好几条,不过个头都不大,就手指粗。聊胜于无,继续抓,越抓越兴奋 ,火把的光越来越小了,突然熄灭了。杨柳这才反应过来,低头一看半桶了。脸上乐开了花,心想明天就去镇上卖了。她们村离镇里很近 ,走路一个时辰就能到。这里的镇可不是后世的镇子,这是屯兵的地方 ,官兵镇守的地方。他们这个地方不归地方县治理,归部队治理。谁要是敢犯事,打架斗殴,要是被告到镇守大人那里,直接送去军队,战事送去前线,没有战事就去干苦力。
杨柳费力的提着黄鳝回家,藏到后院,盖好,别让野猫给偷吃了。回房间呼呼大睡,第二天起晚了,又是被骂醒的。就因为起晚了一会就没有早饭吃,被赶出家门去干活。杨柳背着竹篓以最快的速度去打了猪草,让三郎帮她喂猪,她要去镇上卖黄鳝。三郎看到半桶黄鳝都惊呆了,二丫,你在哪弄的这么多啊。杨柳说,你以后别叫我二丫,难听死了,我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我以后叫杨柳,柳树的柳,记住没。啊,二郎说,你还给自己取名字了。杨柳说,我不喜欢二丫二丫的,难听死了,也不是难听,是村里有很多叫二丫的,反正我不叫二丫了,你记住没有。三郎说,行,我记住了。那杨柳你怎么抓这么这玩意啊。还要去卖,能卖的出去吗?哎呀,杨柳说,你别说管了,你帮我把剩下的活干了,我快去快回,要是有人问,你帮我遮掩一下。不然卖的铜板一个也剩不下,你也不想都拿去给他们读书吧,我们要先吃饱饭再说。三郎说,你放心,可是你提的动吗?这么远的路你能找到吗。杨柳说,我有办法,你不用管了,快去帮我干活。提着黄鳝就抄近路去镇上。镇上原身只去过一次,去年大丫带她去卖绣品,村里人手巧的就会绣一些手帕什么的 ,换几个铜板。大丫也会绣一些简单的,隔几个月就去镇上卖一次,最后一次送的时候带上了原身,还给原身买了个肉包子吃。虽然只去过一次,但是路线记得很清楚,她知道怎么走。幸亏这几天又偷又抢的,吃个半饱,不然真提不动这桶。提着桶迅速往镇里走,可还是高估自己了,也就走了一半的路程,就提不动了。感觉这桶有千斤重,走一会就要歇一会。一个时辰的路,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到。到了镇外想进镇里,又遇到难题了,要一个铜板进城费。摸遍全身也没用啊,求了半天也没用,不交铜板就是不让进去。杨柳想死的心都有了,她把这事忘了,就是不忘她也没地方弄一个铜板啊。抱着桶蹲在地上,仰天长叹。还是一个守门官兵实在看不下去,一个穿的跟要饭似的,看不出男女的小孩,想买黄鳝换点银子,因为一个铜板就难住了。他说,小孩,我借你一个铜板,等你卖了黄鳝再还我。杨柳一听眼睛一亮说,小哥哥,你真是大好人,你放心我一定还你。如果卖不出去就把用黄鳝抵债。官兵说,快进去吧,一会你那黄鳝都死了。桶里本来有水,越走越沉,她就往后倒水,现在水都没了,估计快死了。杨柳一看提着桶急忙就往镇里走。卖东西她在行,去集市卖不行,麻烦,零散。直接推销到酒楼最简单,前世的穿越小说可不是白看的,虽然穿越技能没学会。一边走一边找,看到百香阁,应该是饭店,不过看着门面不大。直接进去问 还没开口就被赶出来了,大中午的很多食客,嫌她脏,干啥都没说就被赶出去了。低头看看自己确实挺脏的,多久没洗澡自己都不记得了。手和脸都乌漆嘛黑的,衣服还破破烂烂的。唉,提着桶去下一家,百味居 看着比之前那家大多了。这次她没敢直接进去,站门口大声问,掌柜的在吗?掌柜的卖黄鳝吗?今天刚抓到,各个包活。掌柜的没听见,有食客听见了,喊小二,你不是说没黄鳝吗?这有人来卖了,你赶紧收了,给爷上一份。小二这才注意到杨柳,急忙出来说,你卖黄鳝吗?杨柳露出一排小牙,笑着说,小二哥,桶里这些,你们店里要吗?。小二过去看看,还行,至少没死,还活着,也不多,提着就说,你跟我来。把杨柳带到后院,让大厨看了看,大厨点头说,不错,一斤十二文吧,就是少了点,要吃黄鳝的人多,这点不够干啥。杨柳说,那我每天都来送,行不行。大厨哈哈大笑,说,行,当然行。你来送都是十二文一斤,有多少要多少。杨柳看看小二,意思是一个厨子能说的算吗,掌柜的呢?
小二也是很聪明的,一眼就看明白杨柳的意思了。说,采买食材的事都是大厨管的,以后你直接从后门进来,找李师傅,不要到前门去了,你这脏不拉几的,有食客在人家会嫌弃的。李大厨说,称一下,有人等着吃呢。小二赶紧帮忙称了,不到十一斤,按照十一斤算,一百三十二文。杨柳拿着一百三十二文,激动的手发抖,这是她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钱。哈哈,她再也不用挨饿了,她能吃饱了。走到街上先去买包子,肉包子,两文钱一个,买了五个,自己一口气吃了两,包子很大,而且是纯肉的,香,真香。俩包子就吃撑了,又去买了俩,这俩和一个铜板给守门的官兵,谢他借钱给她,让她有机会进城卖黄鳝。剩下的三个回去给三郎吃。七个包子和一文钱的进城费,一共十五文,剩下的就没舍得花了,要存起来,多存一下,冬天买身棉衣穿。提着桶到了城门口,给了守门官兵包子和铜板,官兵还不要包子,推脱了好久,官兵才收小包子。杨柳提着桶欢快的往回走。这时另一个官兵说,不错嘛?竟然还知道给买俩包子,这次你没看错人。借钱的官兵说,就算看错了,我也认了,一个铜板,虽然我也不富裕,一个铜板还是拿的起的,给你一个包子,吃完就该换班了,俩人一人一个吃了肉包子。杨柳也没直接回去,去了三郎他们经常打猪草的地方,她算计时间三郎应该在。她不在三郎要砍柴,还要打猪草,这会肯定不在家。果然远远就看见三郎背着一捆柴放下,又拿镰刀割猪草。杨柳跑了过去,把包子塞给三郎说,赶紧吃,我来。三郎眼睛都亮了,说,你都卖啦。杨柳说,对呀,卖了一百多文,你快吃,我吃过了。三郎也真饿了,大口大口的吃着包子。吃了一个就要收起来。杨柳说你怎么不吃了。三郎说,给娘留着。杨柳说,她问你哪来的,你怎么解释。难道你把我卖黄鳝的事告诉她,她把铜板要过去给奶奶,奶奶给四叔他们去读书。你想这样吗?三郎说当然不想,可是娘。他也知道他娘啥德行,一点不知道藏私,有钱第一时间就给老太太,就想在老太太那讨个好,可是每次老太太拿到钱只会给她一天好脸色,其他就没了。这钱坚决不能给她娘。三郎想了想拿出剩下的包子继续吃,说,杨柳晚上我帮你一起抓,我们俩抓快点,还能多卖点。杨柳点头说,行。她今天忘买油了,没有火把咋弄。今天还要对付用那个黑乎乎的油,主要还要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太不值得了。俩人回到家就跟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趁人不注意,杨柳把铜板用破布包了,埋在猪圈旁边。晚上点了杨柳和三郎偷偷溜出去,抓了大半桶,主要还是火把不给力,熄灭的太快了。第二天杨柳就学聪明了,提着桶在路边等了一会,花了一个铜板,搭的顺路牛车去了镇里,交了进城费,直接去了酒楼后门,进去废话都没有,称了黄鳝,二十三斤,二百七十六文,杨柳拿着铜板就去杂货铺,她要买点火把的油,这时候是有煤油的,只是老杨家太穷买不起。买了两斤煤油,六个包子,一边吃一边往家走。因为搭牛车回去的时候比昨天早了一个来时辰。三郎又是吃了包子,俩人才一起回家。这天开始,白天干活,半夜去抓黄鳝,有了足够的煤油,抓黄鳝越来越多。后来能抓两桶,杨柳一个人都弄不到镇上去。
三郎也跟着一起去卖,俩人起早干活,然后搭车去卖黄鳝,买了吃的一边走一边吃。这样忙了半个月,杨柳数了一下铜板,有两千七八五十个,就是二两多银子。这事家里一直不知道,也有二郎的功劳。偶尔给二郎一个包子或者馒头,杨柳说,我偷偷去我大姐家,她给的,我都没舍得吃,给你带回来了,你要帮我保密,我要是不在,家里人找我,你要帮我啊。二郎才不管她干啥去了,有吃的就行,说谎更没问题。就这样二郎有吃的,杨柳和三郎赚了银子。变故出在这晚俩人又去抓黄鳝,这时的稻子马上就熟了,因为怕野兽什么的祸害,村里有人在稻田巡视。这天就抓到兄妹俩了,悲催的是,咋说也不行,就是不放人,必须叫家长。不为别的,就因为现在稻子马上熟了,点着火把抓黄鳝,火星要是落下来,点着稻子,那一年的收成就没了。杨柳一听也有点后怕,真要是点着了估计她就要以死谢罪了。大半夜的俩人被押着回到家,家里人都被叫了起来,来人说明来意。杨柳一口咬定是第一次抓,三郎也低头不吱声。杨老爷子看看半桶的黄鳝,给人又赔礼又道歉,保证一定好好管教,以后绝不会再犯,这才把人送走。人走后看了眼杨柳二人,说,明早再说,都先回去睡觉。大伯娘已经把烧火棍递给了老太太,就等人走开打呢,没想到老爷子说明天再说,一下子就泄气了。各回各屋睡觉吧,三郎睡不着来找杨柳,商量怎么办?杨柳说什么怎么办?我们不知道,就今天抓了一次,以后不抓就是了。你记住了,今天第一次抓。大不了挨打一顿呗,也值了,赶紧回去,别耽误我睡觉,最近都没睡好过。三郎看看说睡就睡的杨柳,也回去睡吧。第二天老爷子早早就去放羊了,杨柳和三郎就惨了,三郎还好,老太太不舍得打,可是杨柳不行啊,老太太提着棍子就打,那架势打不死不罢休。杨柳才不站着挨打呢,这段时间吃得饱,吃得好,那是身轻如燕,在院里一圈一圈跑的飞快。这要是在现代都能参加奥运了。老太太累个够呛一下没打着。杨柳说,我劝你别打了,我也是为家里着想,家里饭都吃不饱,我就想抓黄鳝卖了换银子,给四叔读书用,我也是好心啊。你不信把昨晚抓的黄鳝拿去卖,肯定能卖出去。老太太累的只喘粗气,说,你等着,要是卖不掉,我就扒了你的皮。老大媳妇,你去集上卖。杨柳说要去镇上,镇上有钱人多,集市上卖不上价。集市就是村附近的,每个三天有个集市,都是一些村里资产的东西。大伯娘说,还用你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当然知道去哪卖。娘,我走了,要是卖不掉回去你继续打她。杨柳翻白眼,如果卖不掉那就是你太傻,太笨,我怎么能卖的出去。大伯娘提着桶走了,杨柳和三郎去干活了。二郎凑过来说,好啊,你个死丫头还骗我说去大姐家,你是不是这几天都去卖了。杨柳白他一眼,该傻的时候怎么一点也不傻。二郎嘿嘿说,我不会出卖你的,你给的那些好的也不是白吃的,下次再有好吃可别忘了我,不然我就告状。杨柳说,行,你放心,少了谁也少不了你的。
下午大伯娘回来了,进院就大喊,娘,黄鳝都卖了,八文一斤。杨柳一听八文,这是吃了多少回扣,就按她的价格一斤十二文,她一斤就扣了四文,这也太黑了。没多少,才半桶,十四斤。就八文一斤还一百一十二文呢。老太太接过铜板不可思议的说,还真卖出去了,这么多。杨柳说,肯定能啊,不然我大半夜图啥。不过现在也别想了,不能抓了。老太太也可惜的说,是啊,这要是多抓点,能卖不少钱。唉,一个个唉声叹气。杨柳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不能抓黄鳝了,杨柳又恢复了打猪草喂猪喂鸡的日子。这天县城媒婆来了,来商量四叔亲事,女方那边的意思年前成亲。姑娘今年十七了,年纪实在是不小了。流程就一切从简,媒人今天带了三十两银子来,还有一些礼品。今天只要接下这些东西,亲事就定下了,媒人会拿着四叔的八字走,去合八字,合完就可以商量成亲日子了。已经商量好了,自然就收下东西,给了媒婆八字,媒婆乐呵呵的就走了。人走了杨柳进屋去了都给拿了啥,除了银子,还有几块衣料,看颜色,就是给四叔,和爷奶的。点心糖果,还有一条猪腿。想吃是吃不到的,还有几天就秋收了,猪腿估计留在那个时候吃。四叔和大郎都会放农假,大伯和爹也快回来了,收秋可是累人的很,一年到头吃的最好的时候就是收秋和种地,这都是要大力气的,吃不好没力气干活。想弄块点心吃,可是老太太直接收了起来,二郎三郎也没份。从不卖黄鳝了,这些天又是吃不饱了。幸好秋天山上有一些野果子可以吃,偶尔还会偷几根地瓜烧着吃。她每天除了打猪草,只要有时间就去山里转悠,看看有什么能吃到,都捡回家,能吃的吃,能藏的藏。山上还有很多蘑菇,但是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她也不认识,开始不敢采。后来跟村里的人采了几次才能分辨出来。她以为采了蘑菇可以喝蘑菇汤,没想到老太太说,都晒干,留着四叔成亲的时候办酒席用。后来她就采了蘑菇先不拿回家,找个地方先烤着吃,没调料,烤熟就吃,竟然觉得很是美味。自己那点铜板她是舍不得去买吃的,冬天棉衣毕竟重要,现在满山是吃的,还不至于饿肚子。很快四叔和大郎放假了,媒婆是跟俩人一起来的。拿着合好的八字,说了一些好话,什么天定良缘之类的。又说了女方那边的意思,下聘什么的都不用了,女方那边需要什么自己准备,这边只需要准备成亲当天的酒席就行。至于新房的家具被褥什么的,都不用准备,女方提前一天送嫁妆,嫁妆里都会有。这边也不会久住,以后也是偶尔回来住几天,不用准备太多。杨柳一听,还有这好事,新郎的衣服都给准备,新房更是啥都备齐,这边就出个人,还不是上门女婿。四叔是冲那边烧高香了,遇到这么好的岳父,真是让人羡慕啊。成亲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腊八那天。杨柳心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也不嫌冷。她也就听个热闹,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四叔那德行,一直端着架子,在那装的她都觉得累。送走了媒婆,家里就要收秋了。
当天晚上大伯先到家的,他为了五两银子把名额卖了,去服徭役,回来时整个人瘦的皮包骨,走路都打晃,老太太心疼的差点哭了。谁都知道服徭役不是人干的事,前两年家里都是不去的,可是今年实在没钱,不去大郎就没银子读书,他拼命也要去。去了四十天,真是没了半条命。老太太心疼服徭役的儿子,也心疼读书的儿孙。晚上炖了肉,煮了干饭,这还是杨柳过来后第一次吃到干饭。她分到一碗饭一勺子菜汤,菜汤泡饭也吃的很香。那边大伯把自己的肉分给大郎二郎吃。三郎老太太给了一块,她就只能看着。四叔更是可恶,一会嫌弃肥,一会嫌弃瘦。杨柳反着白眼扒着干饭。第二天下午这亲爹总算回来了,出去两三个月了,买了一些东西回来。直接去了老太太屋,赚了多少银子杨柳不知道,有一点可以肯定都给了老太太。只给了三郎和她一人一颗糖,就一颗多了没有,别的就没了。给她那个娘更是啥也没买,那个娘还嘘寒问暖,说就应该把银子都给老太太,我们留着没用。没用,哼,看看你这一家子,穿的是家里最破的,四叔和大郎穿的都是半新的长衫,还都是好布料的。大伯娘的衣服上也没几个补丁。三丫不在,可是三丫从小就没穿过带补丁的衣服。三叔那一家子更别说了。就她家穿的都是那几家不要的,捡过来缝缝补补,她记忆里就没穿过一件新衣服,就算有,她娘还要拿回娘家,给娘家侄女。突然感觉好心累啊,这样的大家庭,这样不为儿女考虑的父母,她想带都带不动。她娘要是能像大伯娘那样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择手段也是行啊。那颗黏糊糊的麦芽糖她也不想吃,遇到二郎给了二郎。自己关在屋子里发呆,以后该怎么办,她能离开这个家吗?这世道一个小姑娘好像离开家很难生存下去。只能依靠这个家,可是父母不行,指望他们是指望不上了。这个家最讲道理,最好的人是爷爷,可爷爷平时不管事。那么这个家里第二有话语权的就是奶奶。可是奶奶不喜欢她,不是不喜欢她一个,是不喜欢所有孙女,包括三叔家四丫,她也不喜欢,重男轻女的偏见。老太太不喜欢孙女,可是喜欢银子,她要是能赚到银子,老太太看在银子的份上也会向着她。那么接下来就要攻略老太太,攻略的方法就是赚银子。等她在这个家站稳脚跟,有了话语权,在收拾大伯娘,那个摔死原主的女人,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自己现在生存问题还没解决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人都到家了,就开始秋收,全家都要下地干活。当然四叔是不干的,他从小就没干过。大郎也想和四叔学,说复习功课。可是老爷子不同意,说这是农假,就是让你们回来干活的,老四不去就不去,大郎必须去。全家都下地干活,二郎三郎都去捡麦穗。杨柳悲催的除了喂鸡喂猪,还要洗衣服做饭,还要听四叔指使,一会打扫房间,一会要喝热水。忙的团团转。好处就是,这几天伙食很好,她一个人在家做饭,一边做一边偷吃,还能偷藏一些给三郎吃。原本大家让老太太在家做饭,可老太太心疼粮食,怕捡麦穗的人多,把自己的给捡了,她跟着去捡麦穗,这就成全了杨柳。
大郎就跟着去下了一天地,什么也不去了,一会说手粗了,没办法握笔,一会又说腰酸背痛。大伯娘和大伯那是真的心疼儿子,第二天就不让去了,还说自己多干点,大郎那些活也就出来了。最可恶的是她亲爹,竟然也说大郎不用去了,今天让三郎一起割稻子。杨柳都怀疑三郎她俩不是亲的,大郎才是他爹亲生的。大郎在家就躺着,还不如四叔呢,四叔好赖还看会书,大郎看都不看,就这样还能考中,严重怀疑。几天的时间就把稻子都拉回来了。这才是第一步,还要脱粒,还要晒。还没完活,四叔和大郎的假期结束了,俩人拿着银子回去上学了,剩下的人继续干活。做饭不用杨柳了,她的任务还是喂猪喂鸡洗衣服。等粮食入库,其他人家准备交税的时候,三叔回来了。他一个人回来的, 提着两包点心就没了。上次回来是过年。杨柳一看,这个更体面,坐着马车,穿着崭新的衣服。中午前到家的,中午杀了鸡招待三叔,三叔只跟老太太聊了回天,去上山看看放羊的老爷子,大伯和她亲爹就打个招呼。其他人都是空气。这次回来的目的很简单,来拉粮食,每年如此,拉走的比交的税还多。中午吃完饭,他是雇了牛车来的,吃完饭就让人搬粮食,上好的稻子装了一牛车。又跟老太太画个大饼,说想明年去考举人,怎么怎么样的,杨柳是听的直撇嘴。这一家子都什么人啊?生的这是什么儿子啊?吸血虫啊。三叔一个月有三两束脩,回家就两包最便宜的点心,拉走一车最好的粮食。你爹娘在家天天吃不饱你不知道吗?唉,看着远走的马车和满满一牛车的稻子,杨柳心都疼,她还一次大米饭都没吃过呢。剩下的粮食也不在家吃的,那是要卖的,卖了买粗粮吃,买玉米面和高粱吃。地里活完事了,杨柳不用洗衣服了。各家的衣服自己洗,起因是杨柳洗一次坏一次,不用她洗了。三丫也回来了,她大舅送回来的,穿着崭新的衣裙,头上戴着珠花。白白净净的,一笑一个酒窝,这么看还是很漂亮的。回来是因为大舅家的二表哥要成亲了,大舅要来她家送信,让他爹娘去参加婚礼,她才跟着回来的。三丫说,二丫姐,你看我的珠花是三舅舅给买的,衣服是大舅母买的,鞋子是小舅母买的。伸手露出手腕,看到那银镯子,这可是我二舅母给买的,说是今天的生日礼物。你瞧瞧好看不。杨柳心说,好看,我既羡慕又嫉妒,人家咋就有这么好的舅舅,我咋就没有。嘴上却说,劝你收好了,四叔要成亲了,听说还没给四婶买首饰,我觉得你这个银镯子给四婶正合适,你觉得呢?三丫听了脸色都变了,放下袖子说,我要跟大舅回去,我不要呆在家里。果然,三丫就在家转了一圈就走了。杨柳笑死,看来老太太偏心大家都知道,谁也不傻啊。
该走的人都走了,杨柳开始琢磨怎么赚钱。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是没有,山有啊。不是小山,是大山,平时他们采蘑菇砍柴基本就是在山脚,也可以说是大山下边的小山包。大山里没人敢去,除了猎户。这座小山也有不少好东西,秋收前她就看好了山楂。山上有很多野生的山楂,小的很多,大的也有,大的少。她决定用山楂做吃的,但是第一关要过老太太这关。一是那么多活,她哪有时间做别的呀,二是好不容易赚到钱都被要走,她可不干。所以她要先说通老太太,分两步,第一步给家里一个小买卖,让他们忙起来,赚多赚少,都能赚到钱,才不会所有人都盯着她。给家里的生意很简单,糖葫芦。她看了这边有卖糖葫芦的,山楂都没去籽,就串成串,滚了糖浆就去卖。她会做啊,做的比这还要好。这天杨柳摘了一些大个的山楂,到家洗干净,去籽,用竹签串成串,拿出偷偷买来的糖,赶在做饭前,做了几串糖葫芦。每串上串了三个山楂,自己尝了尝,还不错,就是不够冷,糖不脆。想了想,只做糖葫芦好像不行,只能拴住一个人。而且赚的银子少得可怜,她想在家务里抽出身好像砝码不够。还有什么鸡肋的生意,又累又赚不了多少银子的。古代四大苦,摇船打铁卖豆腐。摇船打铁都不行,那就是卖豆腐。天天磨豆子累个半死,也赚不了多少银子。豆腐简单,主要就是卤水。卤水她可知道怎么做。而且也不用自己做,卤水在镇上就有卖的,她看到过。就这两样,豆腐和糖葫芦。吃完饭,赵例应该都走,留下杨柳洗碗。杨柳让他们都走了,自己收拾完拿着一串糖葫芦就去找老太太。一进屋,我靠,老太太在偷偷给二郎拿吃的,被她撞个正中。幸亏她是背着手进来的,糖葫芦藏在身后,二郎没看见。老太太没好气的说,你怎么来了,二郎冲她吐吐舌头。杨柳无语,说,你去找三郎,他那有好吃的,保证你没吃过。二郎拿着老太太给的点心就跑了。杨柳拿出糖葫芦,说,你尝尝。老太太三角眼一立,说,你哪来的钱买这个。杨柳说,你先尝尝味道怎么样,不是买的。老太太接过咬了一口,又酸又甜,老太太不太喜欢。说,你啥事说吧。杨柳说,糖葫芦我做的,你觉得去卖怎么样?老太太眼皮耷拉下来说,你做的,你竟然会做这个。杨柳说,我不仅会做糖葫芦,我还会做豆腐。我可以把糖葫芦和豆腐的做法都教给家里。老太太也是聪明人,说,条件呢!杨柳说,条件就是家务我不干了,我要自己做小买卖,你们谁也不能管我。你要是答应我就交,不答应就当我没说。老太太半信半疑的说,你真的会?你怎么会的?杨柳说,这还要谢谢大伯娘,把我推的差点摔死,我晕过去的时候有个老神仙说我命太苦,教我一些傍身的本事,别在让人害死。老太太听的眉头紧蹙,她是不信老大媳妇推了二丫的。可二丫的话她也不得不半信半疑,如果真的能做出来,二丫的话就可信。那就是说老大媳妇?老太太说,你要是能做出来就依你。
杨柳说,我需要东西,你可以给我银子我自己去买,也可以让大伯娘去买。糖葫芦需要糖。豆腐需要卤水。明天先买来这两样,我在做。说完就走了。果然老太太不信任她,让大伯娘去买糖和卤水,大伯娘满脸疑惑,不知道买这两样干啥。老太太说,那那么多废话,先去买,买回来就知道了。早上老太太给了杨柳两斤黄豆已经泡上了,山楂也串好了,就等东西到了。下午大伯娘提着一斤糖,和一小瓶卤水回来了。杨柳接过大伯娘手中的东西,便开始忙活起来。她将糖倒入锅中,慢慢熬制,待糖变成焦糖色后,将串好的山楂放入锅中轻轻滚动,一串美味的糖葫芦就做好了。接着,杨柳又将磨好的豆酱煮开,盛了一碗出来,她要喝豆浆,温度不太高以后,慢慢加入卤水,搅拌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不久,一盆鲜嫩的豆腐就呈现在眼前。老太太全程在旁边看着,看到糖葫芦她没奇怪,那东西说难也不难,看一遍慢慢琢磨就能做出来。可是豆腐他确实惊到了,怎么就变成了豆腐,可是现在的豆腐和买的不一样啊。杨柳说这样吃,叫水豆腐,字面意思,豆腐里含有大量的水。我们买的豆腐是把里边的水都挤压出去了。二斤豆子也没多少豆腐,杨柳随便拿了块纱布,把豆腐倒里,用个大碗盛满水压上。说,等着吧,一会就成型了。糖葫芦被二郎三郎分着吃了,二郎昨天就吃多了,半夜吐酸水。今天还吃,也没人能管的了他。晚饭大家吃到了豆腐,白豆腐一人一块,都不大。例外的是杨柳的比别人的都大,老太太分的,大家也没人敢质疑。吃完饭老太太宣布,以后家务,家里任何活都不用二丫干,不对,以后二丫叫杨柳,以后杨柳在家什么也不用干,她想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明天开始咱家要做糖葫芦卖,还要做豆腐卖。杨柳教会你们,你们就自己做,自己卖。猪和鸡以后老二媳妇喂,打扫前后院子卫生老大媳妇。老大和老二做豆腐,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做完家务就做糖葫芦。老大老二,你俩每天早起做豆腐,做完豆腐,带着豆腐和糖葫芦分头去卖,你们带上自己儿子一起。砍柴以后老大老二回来再去砍,时间要是来不及就你们婆娘去砍。二郎三郎都跟着做豆腐,然后去卖豆腐和糖葫芦。你俩我把话放这,谁要是敢去叫娘家,谁就在娘家不用回来了,尤其老二媳妇。你要是敢叫娘家,我就休了你。杨柳娘都要气死了,她闺女啥时候会的这些啊,怎么不跟她说呢,教她舅家一两样啊,那边都快吃不上饭了。本来还想学会就去娘家,教给他们,现在老太太说了,她也不敢去了。心里满意杨柳,白眼狼,吃里扒外。听了这话,男人都没意见,二郎都因为天天有糖葫芦吃,表示愿意跟着去。只要大伯娘说,那怎么行,二丫啥也不干怎么行,家里那么多活都指望我啊,我可干不动。老太太说,把你闺女接回干活,天天在舅家算怎么回事。你要是不愿意也行,这买卖老二一家做,你家就下地干活就行。大伯娘一听那怎么行,自己闺女回来干活不行,自家不做买卖也不行。还想说话,大伯制止了,说二丫教的方法,她不想干家务就不干,你要是有啥赚钱的好主意,你也可以不干活。大伯娘闭嘴了。
目的达到,一个是要改善家里伙食,她可不想天天喝稀了。二是绊住他们,都有事干就没时间关注她干啥了。第二天所有人开始行动,有山上摘山楂的,有去定大的石磨的,家里有一个很小,做豆腐不够用。还要定做一些木框,压豆腐用的。采买纱布,卤水,糖。自己做竹签子,插糖葫芦的靶子。杨柳还真的就闲下来,出门时老太太让她看家,其他啥活都没安排,早上猪就是大伯娘喂的。趁家里没人,挖出藏在猪圈旁边的铜板,在床上挖个坑埋了进去。至于她想做什么,当然是就地取材,不花钱的材料。她想做山楂片,山楂卷,山楂糕。她现在没钱,做不了什么好东西。都收拾好她也上山去摘山楂,不过她不挑,大小无所谓,遇到山楂树就开始摘。很快就摘了一背篓,回家清洗干净就行,然后就加水放锅里熬煮,熬到山楂软烂了,用勺子碾碎山楂,捞出杂质,果核这些都捞出来。继续熬煮,煮的完全烂了,开始过滤,吧粗的颗粒都过滤出去,为了卖相好看,先后用粗细不同纱布过滤三遍。下锅加糖一边加一边尝甜度。熬制粘稠就盛到大伯自己做的压豆腐的木框里,静置,等它凝固。天气冷,凝的速度很快,在家里人回来前,山楂糕就凝固好了。切成小块,用油纸垫着放进小框里,盖上盖子,拿进自己屋里。都收拾好,又等了一会老太太几个上山摘山楂的回来了。真没少摘,每人都是满满一背篓,手里还提着篮子。杨柳去看了看,都是又大又红的山楂。老太太说,这山楂怎么样,做糖葫芦行不行。杨柳说,太行了,今晚做,明天就能去卖。老太太说不急,和豆腐一起,明天你先教他们怎么做,他们笨手笨脚的,不知道要浪费我多少糖呢。还真被老太太说对了,大伯娘和她娘,俩人真的笨死,怎么说糖熬到什么程度,俩人就是不行,不是火不够就是火大了。浪费好些糖,也没学会。老太太说,这可好,省的你俩出去教别人,自己都不会。老太太上手试了一次就成了。糖葫芦很简单,最关键就是熬糖。糖熬好,串好的山楂在里边打个滚就行了。老太太说,以后我熬糖,我的糖可经不起你们浪费。杨柳看着想笑,这俩人真的笨的要死。想偷艺是不行了。教都教不会。折腾一天,完美的糖葫芦才做出来。做豆腐的东西也齐了,头天晚上泡好豆子,第二天早上杨柳指挥他爹和大伯推磨,拉豆腐。豆酱流到盆里,豆渣可以捞豆渣饼,也可以喂猪。然后就熬豆酱,第一次也就熬一点,剩下的要教大家怎么点豆腐,一次都熬了不一定能教会。教了几遍,大伯和他爹俩人反复的试,也是到下午才点出豆腐。做豆腐这事,赚不赚钱不说,至少有豆浆喝,有豆腐吃。不用饿肚子了。做坏的豆腐,家里是上顿吃,下顿吃。连着三天,糖葫芦和豆腐都成功了,这天下午一家子都串糖葫芦,做了两个草靶的糖葫芦。做了两挑豆腐,大伯和他爹一人一挑,二郎三郎一人抗个糖葫芦靶就出发了,去周围卖,一边走一边叫卖。家里杨柳也没闲着,做了山楂糕,和山楂片。满满一筐了,她也要去卖,她去镇里卖。好不好卖还真不一定,这玩意消食的,可是现在都吃不饱,有几个人买消食的啊。
这一点真不错,她挎着筐出去真的没人问,连她娘都没问。心里美滋滋,不用干活的日子真美好,看来攻略老太太这一步是对的,第一步成功。天有点冷啊,她还穿着大丫去年的棉袄,大丫走时没带走。棉袄一点也不暖和,四处漏风。也不搭牛车了,提着篮子走的飞快。很快进了镇里,提着篮子四处看,想找个人多的地方摆摊。先去了集市,这边是有集市的,都是卖吃的,卖菜的。她找了空地地上铺了一块布,打开篮子,开始叫卖,山楂糕了,山楂片,酸甜可口。喊了半天,就一个人来看,问了价格就走了。两文钱一块,不是小快,挺大的。她打听过了,点心最便宜的也就这个价,还不如她的糖多呢。结果折腾一个来时辰,就卖了两块,一个小孩死活要买,老太太心疼孙总,才一样买了一块。杨柳觉得地方不对,这里的人都不是买点心的,果断收拾了,换地方。提着篮子没目的的乱走,走到点心铺子前,进去看看里边有没有山楂糕。一问没有,心里踏实不少,没有就是不会做,她就有机会赚钱。杨柳把摊摆在了点心店的对面,这次不一样了,大声吆喝,好吃的点心,免费品尝了,不好吃不要钱。不要钱就会吸引很多人,很快就围了一圈人,他拿了一块,摆成小块,每人尝一点。有人喜欢的就问价格,杨柳说三文,坐地起价了。还真有买的,慢慢生意就好了起来,对面点心铺子的也让人一样买了两块,一尝味道还真不错。酸酸甜甜开胃。杨柳一共一样就五十块,两样加一起一百块。这会卖了有一半了,点心铺子的掌柜的过来了,说,姑娘可不可以谈谈。杨柳心里一喜,好像和自己预计的差不多。掌柜的单刀直入,说,这两样方子我买了,五两银子,怎么样?杨柳眼珠乱转,她在算,行不行。掌柜的说,你这就是山楂做的,我们大师傅研究研究就能做出来,就是卖个新鲜,别人想仿太容易了,五两不少了。杨柳一听好像是那么回事。这些做买卖的可不傻。她在点心铺子前卖,意思也是想卖给他,想的是批发给他,现在要买方子,也行。思考了一会就答应了。掌柜的让人拿了五两银子,把剩下的也是算铜板买了。杨柳就算了山楂糕山楂片的做法,山楂卷也曾送了,反正自己也不做了,还不如送个人情。掌柜很是满意,礼尚往来,送了杨柳一包核桃酥。出了点心铺子,摸着五两银子还有三百个铜板,她要买衣服。去了布庄,唉,自己不会做。掌柜的说有成衣,外衣都好说,她要买内衣。谁能想象,这么大的人,里边是空的,啥内衣内裤都没有,她现在是光着身子穿棉袄。这女掌柜人还不错,看出杨柳的囧样,就知道里边啥都没有,她见的太多了 。拿出肚兜,亵裤。告诉她怎么穿。然后就是里衣,里衣外边才是棉袄。棉袄外边可以穿一件罩衣,这样不用洗棉袄。里边穿的当然要舒服,不用磨皮肤。肚兜亵裤,里衣,都要的纯棉的。尤其肚兜,花里胡哨的给谁看啊,那玩意是穿最里边的。棉袄,棉裤买了一套薄一点,一套厚的。料子都是便宜的,罩衣就更便宜了。自己选完给三郎也从里到外买了一套。给自己和三郎一人买双大棉鞋。立马就换上了,感觉一下就不冷了。一共花了一两又二百文。掌柜的还送了她一个荷包。正好装银子。银子太少,别人就没有了。
天气冷了,吃食能放住,不会坏了。她就买了包子馒头油饼,买了一大包,最爱的油炸糕,粘豆包,也买了不少。这些饿的时候用火烤一烤就能吃。她想单独做好吃,基本不可能,家里那么多眼睛呢,偷偷在房间里点个火盆烤着吃还行,厨房里做,那是不可能的。看到烧鸡也买一只,晚上和三郎偷偷吃。忘买被褥了,她的被褥里的棉花,早就一坨一坨的了。又回到布庄,买了被褥,只买了自己的,多了拿不动,自己不要的可以给三郎。又去杂货铺买了洗澡的澡豆,想买肥皂,一问价格果断放弃,二百文那么一小块,咋不去抢呢,有时间自己做两块。买了梳子,买了头绳,买了擦脸巾。还有枕套,刚才布庄忘了,在杂货铺里买。想买的东西还很多,拿不了了,就先这样吧,明天再来,他要买个柜子,自己的东西有地方放。现在那屋除了一张破床啥都没有。紧张兮兮的进了家,就怕遇见人,可是这会都忙着串糖葫芦呢,根本没有人在外边。她拿着东西,一溜烟跑回屋,放下东西就开始收拾。原本想不要的被褥给三郎呢,可是一收拾才发现,就是木板上边铺的破褥子,难怪晚上睡觉那么硬。收拾收拾,把破被褥点铺到床上,在铺上新的。换上新的枕套。屋里点上火盆,去烧热水,她要洗头洗澡。她要彻底干净,再也不要一身脏兮兮。几个人看她里外折腾,有烧水又洗澡的,她娘实在忍不住了,说,你就不怕折腾发烧了啊,这么冷的天你洗什么头。杨柳才不搭理她,就要洗,从过来到现在还是第一次洗澡洗头呢。糖葫芦都做完了,她也洗好了,换上了新衣服,扔掉了破衣服。老太太抬眼皮看了看,没出事。大伯娘酸了,哎呦,新衣服啊,你哪来的银子啊,不会自家藏私了吧,有啥赚钱的买卖不告诉家里。杨柳冷冷一笑,说,你管的着吗?老太太说,老大媳妇你闭嘴,杨柳和我说好了的,她做什么都跟家里没关系,你少阴阳怪气的,一个简单的糖葫芦都不会,还能干啥。这边正吵闹着,卖东西的回来了,两拨人说是半路遇上了,就一起回来了。二郎一进院就哇哇乱叫,说他糖葫芦怎么卖的,卖了多少铜板。不过几人带出去的东西都没了,应该卖的不错。还真是不错,糖葫芦两文一根,豆腐也是两文一块,也能用豆子换,一两豆子一块豆腐,豆腐块很大,压的也瓷实。买的人都说好。第一天开门红,晚上白菜炖豆腐,这豆腐是切的豆腐边,第一次没做好,切到最后剩了一条。白菜炖豆腐,还放了一点猪肉,一把粉条。贴的玉米面饼子,杨柳意外的分到一块猪肉,和二郎三郎一个待遇了。一大片肥肉放嘴里,真香,上辈子打死都不吃的东西,现在成美食了。吃完饭商量明天做多少豆腐,要去那个村卖,今天去了一个有做豆腐的村里卖,因为不知道,虽然做豆腐的那人没把他咋滴,可也不好,抢生意抢到人家门口了,下次可不能去了。几人开始总结经验,那里要多去,哪里要少去。糖葫芦怎么卖,哪家条件好,孩子多就站门口多吆喝几声,这都是经验。杨柳一听今天这一天就总结出来这么多,看来也不傻啊,就是太老实了。
晚饭虽然吃饱了,但是没油水,姐弟俩躲在屋里吃烧鸡。二郎就像属狗的,有点味都能味道,框框敲门。打开门进屋 看见烧鸡,说,你俩竟然背着我偷吃,我太伤心了,鸡翅和鸡腿都被吃了,俩人也吃饱了,打算明早继续吃,哪知道二郎这吃货来了,拿起剩下的就开吃,最后吃的直打嗝,鸡骨头都吃了。杨柳说,你急啥呀,慢慢吃,今天吃不完我们明天在吃。二郎说明天你俩又偷吃,下次带不带我,我就去告诉我娘,你们知道我娘最不讲理。杨柳晕死,你也知道你娘不讲理啊。吃饱二郎就走了,杨柳把新衣服给了三郎,让他明天出去穿,他身上那件不暖和,太破了。三郎说,二丫,不,杨柳,我还是第一次有新衣服。哥谢谢你,也不知道大姐咋样了。杨柳这才想起来大丫,说这两天有时间我去看看她,给她带点好吃的。你跟爹卖豆腐累不累。三郎说,不累,我都十四了,又不是小孩子,二郎之前那么贪玩的都不含累,你就知道了。杨柳一想也是。三郎拿着新衣服就回去了,杨柳第一次睡个踏实觉,头皮不痒,上身不痒,新的棉花被软软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了声音,杨柳也起了,在这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舀了一碗豆浆加点糖热乎乎的喝一碗,神清气爽。穿着新的棉袄裤,里边也不空着了,不会嗖嗖钻风。本来想去镇里买柜子,可昨晚三郎说村里就有木匠,他家就有柜子,要是没合适的让他做一个。所以一大早杨柳就去了木匠家,她去人家还一愣。杨柳说明来意,木匠媳妇才带她去看,有几个现成的,大小不一,有个小的说是炕柜,放炕上的。杨柳一听炕柜,放炕上的,那就是说,这里有炕,不都是床。木匠媳妇说,当然有炕了,好些家都盘的炕,冬天暖和。杨柳问大概多少钱一铺炕,谁会盘。这个木匠媳妇真知道,木匠经常和他们一起干活。小炕二十文手艺费,大的五十。盘炕要用砖,小炕都下来一百多文,大的也就二百文,你家要是需要,我告诉你找谁。杨柳说要啊,木匠媳妇说了人名住址,都是村里的,只是杨柳不熟。最后杨柳订了炕柜,和小炕桌,就去找盘炕的,为了攻略老太太,她决定给老太太和自己屋盘,其他不管。老太太那屋比自己屋大点,估计倆铺炕加一起也没多少钱。去了一说大概面积,尺寸,盘炕的说,包工包料,就给你便宜点,两铺炕三百二十文。杨柳也不懂,价格也不贵,就说好让他明天去,今天她要和老太太说好,让她腾地方,就怕她说浪费钱,谁的钱都是钱,也不能浪费。回家跟老太太说盘炕,她出钱,给她屋盘炕,老太太其实早就羡慕人家有炕的,冬天真暖和,可是一直舍得不钱。现在二丫竟然说给她盘炕,心里有点感动咋回事。可是好几百文浪费钱,刚说出口,杨柳就说,你就想,如果不盘炕,这钱也到不了你手,你还是没有这几百文。老太太被她绕迷糊了,说那行,你一会帮我收拾,把炕的地方腾出来。一听自己有活了,可是为了不干家务,吃饭和二郎三郎一个待遇,忍了。老太太破烂东西是真多,要是按杨柳意思都扔了。破被子都破的能见着人了,冬天不冷吗?
第二天一大早盘炕的就拉着砖来了,家里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太太乐呵呵的说,柳儿啊给我盘炕,听听,不是二丫,也不是杨柳,变成柳儿了。大家都目瞪口呆,他们也想要,他们也冷。盘炕的师傅带了俩徒弟,速度很快,半下午两铺炕就好了,杨柳想给三郎那屋也盘上吧,大冬天傻小子冻坏了。三郎那屋和杨柳差不多大,炕也小,平躺也就躺三人。要了一百文,一会就盘好了。接下来就是烧炕了,大伯娘也可不愿意了,炕没我们的份,我们还要砍柴回来给你们烧炕,是不是太不要脸了。老太太立马变了脸,什么意思,你是说我不要脸,还是说我儿子不应该帮我砍柴烧炕。大伯娘也吓到了,说,酿,我不是说你,我说的是二丫他们,给你烧炕我们是应该的,您别生气。老太太冷哼,我把话放这,这柴你们必须砍,她们想烧就烧,你要是不愿意就给我二百文盘炕钱,我把钱给柳儿,这样他以后就不烧你们砍的柴。大伯娘呵呵,要他命行,要她银子想都别想。哎呦,酿,烧,随便烧,不够我就砍去。烧了两天炕干透了,老太太自己编了草垫子,杨柳也跟着学,自己也编了一个。铺到炕上,白天就直接坐在草垫子上,晚上睡觉铺上被褥。炕柜和炕桌也都送来了,老太太实在喜欢,杨柳咬咬牙,给老太太也买一套,送佛送到西。又折腾进去七百多文,现在所有银子加一起就五两多,苦逼的日子,还要想办法赚钱。外边已经下雪了,这么冷的天直想窝在炕上不出去。想到肥皂那么贵,自家做一点卖是不是也行。想到也没行动,她看到了河面上冻冰了,就想到了冬捕,这河很宽也很深,里边的鱼肯定不少。做买卖当然是无本的好。她想砸冰,捞鱼,虽然这么弄捞不到多少,可是冬天,鱼贵啊。回家拿着铁签子,和一个夏天没事捞鱼吓的网就去河边了。北风呼呼的,河边一个人没有。找了个差不多的地方就可以戳,一会就累的不行了,太高看自己了,根本砸不开冰。拿着东西网上一游走,她记得上游有一处转弯,那里一边是个矮涯,如果说冰层薄,那里一定最薄,避风啊。找到地方果然冰层不厚,戳了一会就开了。洞口足够大了,拿出豆渣撒里,一会就答应看见有鱼过来到。杨柳激动的下网,一网多了时两三条,网网不空。一个多时辰,捞了十来条,大的有两三斤,小的也就巴掌大。扔掉冰上一会就冻死了。换个地方继续戳,这里的鱼是真多,还傻,一点豆渣就能引过来。一天下来,大大小小三十来条。她也没拿回家,用个大盆扣在咋草丛里,上边压上大石头。她准备明日在捞一上午,下午去镇上卖。第二天上午收获也不错,十多条大鱼,最后把大鱼装进一个大袋子里,用让木匠做的小爬犁拉着去路边等牛车,这些小鱼晚上就拿回家吃,太小估计也不值钱,拿着太费劲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二十七条大鱼送到了卖黄鳝的饭店。大厨一看认识,不过几个月不见大变样了。杨柳说,鱼,收吗?河里刚抓的。大厨看了眼,还真新鲜,说,收,冬天鱼少,也就贵。你这啥鱼都有,夏天也就五六文一斤。现在不分品种,一律十三文一斤,你看怎么样?那太可以了,这可都是冰,压秤。二十七条大鱼,称完,七十八节,一共一千文又十三个铜板。
大厨还是说,有多少要多少,尽管送。杨柳开始了每天砸冰,捞鱼的日子,就第一天最后,后来就没那么多了,有时一天有个十几条,有时一天才几条。凑了几天才送一次。可这是无本的,只要靠力气 。家里的糖葫芦和豆腐卖的不错,赚多少杨柳还真算不出来。不过她的鱼,半个月卖了有五两了。数着银子,一共十多两了,心里美滋滋。一晃四叔的亲事近了,家里也准备起来,虽说不用准备啥吧,可是为什么要打死,酒席要准备。家里的也不用卖了,就系杀一头,过年在杀一头。杨柳可不管那些,她每天勤快点咋办,捞鱼。心里嘀咕,穿越必备空间呢,金手指呢,她咋啥也没有,是原本没有,好是她没发现呢。吭哧吭哧砸冰,这段时间别的不说,体力越来越好了。可是砸冰捞鱼的买卖好像也做不久了,现在冰面上好多人,她天天砸冰,一开始没人注意,可时间久了就有人注意了,发现她是砸冰捞鱼。跟风的人越来越多,大鱼都捞不到了,主要别人体力好,厚的冰面也能砸开 ,这一点她完全没有优势。今天折腾一天就一条大鱼,还有几条巴掌大的小鱼。唉,鱼拉回家,小的和豆腐炖一起吃了。大的留两天,能多抓几条再去卖,抓不到就不去了,留着自己吃吧。四叔成亲的日子到了,四叔提前两天回家。女方那边早就送来了新郎当天接亲要穿的衣服。接亲的队伍也是那边安排的,这边只需要配合媒婆安排接亲的人就行。成亲前两天,家里杀猪,杨柳收了猪的胰脏,这玩意不就是做肥皂的原材料。不过现在没时间做,古代的婚礼还是第一次经历,她要好好看看热闹。这几天家里也有好吃的,只是要干点活,不能村里人都来帮忙了,她一个人躲懒,她可不想被村里人说闲话。她还以为猪下水这些和小说里写的似的,都不吃,会扔掉。她还时时盯着,万一扔掉她要捡回来。事实上她想多了,还没有扔的东西。猪血做成了血豆腐,大肠翻过来洗了几遍,虽然味道还很重,可也是干干净净了。前一天新娘子的嫁妆送来了。也不多,床,柜子,被子啥的。可这些在村里那就是了不得的。谁家娶媳妇陪嫁这么多,村里开始议论纷纷,羡慕杨老四,还是读书好啊。杨老三娶了秀才闺女,杨老四娶了这么有钱的媳妇,老杨家发家指日可待了。晒完嫁妆,再往杨老四房间里安置,让人羡慕的杨老三一家四口坐着马车回来了。杨柳看了一眼 还真是差距很大啊,看看这一家子。三叔就不说那是相当体面了,三婶一身缎子的衣裙,披着大氅,头上一根金簪,一根银簪,太阳一照都晃眼。耳朵上戴的金耳坠子,手腕上玉镯子,那手嫩白嫩白的,一看就是啥活不干。一对儿女,也是上好的衣裙,看着就像富贵人家的孩子。和他们这一家一比,老杨家就跟难民似的。大喜的日子最好的衣服也都有补丁。下来了马车,手里就提两包点心,这么大架势,杨柳以为会有体面的礼物呢,结果还是那样。四人进屋就跟客人一样,一会要喝茶,一会饿了要吃东西,指使杨柳团团转,这么多人杨柳还不能甩脸色,不让村里人背后将就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