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很多古代言情,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工龄超久?可我才正当年啊》,这是“兰若寺小妖”写的,人物张宝根柳茹茵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在1960年那个缺衣少食的艰苦年代,他意外重生,成了一个八岁的小孩。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孩,他坚信只要思想到位,没什么事办不成。故事从苏州胡同67号大杂院开始,慢慢向火药局胡同、南锣鼓巷、西杨威胡同延伸。就在他适应新生活的时候,一个老式笔记本从天而降,砸晕了他。这个笔记本可不简单,每三天就能刷新一段过去或者未来的涂鸦文字,还自带一个储物空间,扉页上的五角星能让空间里的物品发生进化,像豆麸饼能变成豆饼,玉米芯粉能变成玉米面。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赫然发现,有人提到了自己的一个马甲,还记上了二十年工龄。要知道,当时开国才十一年,这二十年工龄可太神秘了。...
两个小的也各自找了双满是煤灰的旧筷子,蹲在那里帮他们老大一起挑。
宝根看了一眼柳老二,发现她在洗碗烧水、打扫房间,自己一个人在边上待着也不好,于是捡了两根树枝当筷子也帮着挑了起来。
四个人埋头干了一会儿,解卫军看着宝根笑了起来。
新来的老三别看才八岁,但眼里确实有活,跟着他学了几分钟就有模有样的能挑到能用的煤了。
解卫军去捡煤渣的时候,已经先细挑了一遍,能被他背回来的几乎五成都能用。
二十分钟过去,四个人总算把这一堆煤渣给挑了一个干净。
解卫军接着又拿出一个小锤来,把一些烧的半废得焦煤敲碎,留下还没完全燃烧的那一部分。
“老大,这是电厂烧炉子剩下的煤渣?”
宝根到底是矿上子弟,自然认得出这是电厂烧炉没完全燃烧的焦煤。
解卫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你家里原来是干嘛的?”
宝根擦擦被冻红的鼻子。
“也是矿上的。”
“难怪!”
解卫军点点头。
“这是西边电厂新出的煤渣,去捡的人实在是太多,但凡手脚稍微慢一点,那就别想捡几个。”
“今天的炉煤刚出来,火气都还没消,一帮人狗脑子都要抢出来了。”
说到这里解卫军有点小得意。
“得亏咱叔是矿上的职工,电厂用的就是咱们矿上的煤,电厂那帮子弟也高看我们几个一眼,拉着我们抢的煤堆都是倒煤的指点过的。”
“但我现场不好细挑,只能大概检一遍,带回来再挑。”
他笑着指的那些挑出来的煤块。
“你可别小看这些煤,早几年没入冬的时候能卖一分一斤,天气冷了,送到门儿得一分五一斤!”
“我这一筐六七十斤煤,能出五十多斤可以卖的。”
“现如今这行情又涨了,”解卫军得意的伸出两根手指,“两分一斤,没二价!”
“这一篓子煤,哥哥我就要赚一块啊!”
“可惜老三你没学过加减乘除,要不然你就能知道这一个月下来老大我能赚多少钱?”
“不比上班差太多啊!”
解老大开始满嘴跑火车,宝根张大了嘴,故意露出一副景仰和惊讶的小模样。
老四林爱红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