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贬妻为妾?十万铁骑跪接我登基》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鹿明凰”大大创作,裴子琰萧倾雪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她生来尊贵,却因为一场梦而隐姓埋名,以医女身份为他解毒治病,将他从鬼门关拉回,并助他夺得储位之位。他承诺非她不娶,甚至在殿前跪了两天求来一道赐婚圣旨,娶她为妻。她以为两情相悦不外乎如此。可一朝坐上太子之位,他却忘了当初诺言,一心求娶大将军嫡女,并直言:“你的身份做一个王妃已是高攀,万万没有做太子妃的资格。”“倾雪,我知道你爱我,所以能不能为了我委屈一下?侧妃之位足以配得上你的身份,不要不知足。”“倾雪,你身为侧妃,在太子妃面前理该谦卑温顺,而不是仗着我喜欢你就恃宠而骄,跪下,给太子妃赔罪。”萧倾雪叹息:“裴子琰,我们和离吧。”她不叫萧倾雪,她叫萧祁凰,南诏最尊贵的长公主,父皇母后捧在手心的嫡长女,南诏准帝位继承人。原以为为了这份相知相爱的感情,可以舍弃权位,殊不知人性和感情最经不起考验。南诏铁骑踏破宫门,兵临城下,将士们齐齐跪地恭迎:“接长公主回朝登基!”太子裴子琰沦为亡国奴,跪在地上卑微地抬头:“倾雪,孤知错了,求你看在我们昔日感情的份上,原谅我一次。”萧倾雪居高临下一笑:“我叫萧祁凰。从此往后,你就是我的阶下囚,脚下奴。”你以权力贬我为妾时,可曾想到我的权力比你大得多?...
语气微顿,她笑道:“毕竟没有哪个大夫会因为给人治病就以身相许的,若当时晋王不求赐婚圣旨,如今他们反而能免了这么多的麻烦。”
皇后听出来了。
德安公主这是指责子琰没有遵守诺言,不该视承诺如儿戏。
她对此无可辩解。
当初子琰要娶萧倾雪的时候,确实在她面前也说过,此生只要倾雪一人,不会再另娶他人。
可如今情况特殊不是吗?
太子娶了云雪瑶,就能稳固储位,以后才能更好地保护倾雪,她怎么就想不明白?
何况男人的承诺怎么能完全当真?
皇后了解德安长公主的脾气,她只要决定的事情,除非能给出让她心动的好处——比如萧倾雪可以靠着给她治病,争取两年时间。
其他的威胁利诱对她毫无用处。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从萧倾雪身上入手,她想跟萧倾雪好好谈谈,承诺她一些好处,希望她能继续给德安长公主治病。
德安长公主离开之后,皇后派掌事嬷嬷带着两个宫女去请人,三人抵达晋王府,却未能见到萧倾雪的面。
因为萧倾雪被禁足了。
她们带着皇后口谕到了霜雪院,管内院的周嬷嬷进屋禀报王妃,传出来的话却是:“王妃不愿意见人。”
凤仪宫掌事嬷嬷沉声道:“我们是奉皇后娘娘口谕而来,王妃无权拒见。”
可是萧倾雪就是不愿意见。
霜雪院里房门紧闭,守卫不敢擅自破门而入,掌事嬷嬷对着房门喊了半天。
明月终于打开房门,冷冷说了句:“我家王妃心情不好,不想见客,滚!”
随即“砰”的一声关上房门,只把掌事嬷嬷气得脸色发青,半晌回不了神。
这个贱婢真是胆大包天,连皇后娘娘派来的人都敢拒见!
她对着房门喊道:“皇后娘娘有旨,王妃想抗旨吗?”
屋子里安静无声。
裴子琰上朝去了,此时不在府里。
王府下人大多受恩于王妃,不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就连周嬷嬷也只是站在一旁劝说,态度恭敬而客套,甚至一直赔罪。
但面对着紧闭的房门,她始终没有任何动作,也未曾吩咐谁把房门踹开。
违抗懿旨是错,以下犯上也是错。
掌事嬷嬷见王妃如此态度,显然不想在此纠缠,毕竟她一个嬷嬷,总不能真的跟王妃动手,王府里的侍卫也不可能跟王妃动粗。
王妃违抗懿旨,错的人是王妃。
皇后自然会收拾她。
掌事嬷嬷带着人走了,临走前看了一眼周嬷嬷,不冷不热说道:“侧妃这脾性真是让人佩服。”
周嬷嬷只能赔笑:“王妃被禁了足,还望嬷嬷在皇后娘娘面前辩解一二。”
掌事嬷嬷冷哼一声,甩手离开。
回到宫里复命,她把经过如实陈述一遍。
皇后几乎不敢置信:“她敢抗旨?”
掌事嬷嬷恭敬回道:“侧妃给出的理由是被太子禁足,不得离开霜雪院一步。”
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眼底划过阴沉之色:“既然如此,把她身边那个叫明月的侍婢带进宫,我倒要看看,她还能不能坚持她那可笑的原则。”
为了替儿子储位稳固,她不得不使出非常手段,萧倾雪听话也得听话,不听话也得听话,否则就让她替那个嚣张跋扈的侍女收尸!
皇后喊来太监桃喜,命他带人去晋王府,务必把明月带来,语气冰冷:“若她胆敢反抗,打死不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