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寒士补天南北熔魂录》的小说,是作者“梦回侏罗纪公园”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现代言情,主人公陈朔王猛,内容详情为:1 寒夜坠星永初三年冬月,广陵城被冻雨浸透。北府军后军大寨里,牛皮帐幕在冷风中绷得簌簌作响,铜灯盏里的豆油灯芯忽明忽暗,将躺在胡床上的年轻将领投下晃动的影子。陈朔猛然从剧痛中惊醒,指节几乎要掐进太阳穴——脑海里翻涌的不是战场厮杀的记忆,而是现代教室的投影屏,粉笔划过黑板时发出的刺啦声,以及《中国古代......
现代言情《寒士补天南北熔魂录》,是作者“梦回侏罗纪公园”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陈朔王猛,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陈朔的声音低沉,却带着穿透力,“王猛将军在左翼芦苇荡埋伏了两百长槊手,若敌骑迂回,便用拒马封死滩涂小径——今日咱们背水而战,退无可退!”话音未落,对岸的号角声撕裂空气。北魏骑兵分成三列,前排千余轻骑如离弦之箭冲出,马蹄在结霜的河滩上敲出火星,狼首大旗在风中狂舞。陈朔注意到,这些轻骑果然如《南齐书》...
阅读精彩章节
下望远镜,目光扫过眼前的防御工事:五百架柳木拒马呈“V”字形排列在渡口滩涂,每架拒马由三根两丈长的尖木桩交叉捆扎,尖端被火烤得焦黑,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拒马阵前三十步,三道壕沟呈品字形分布,深三尺,宽五步,沟底的尖桩被枯草覆盖,只露出寸许的锋芒;坡顶五百名弓箭手已列成三排,第一排持长弓,弦上搭着三棱透甲箭,第二排握短弩,弩臂上刻着北府军特有的飞虎纹,第三排则抱着备用的箭袋,随时准备补位。
“告诉弟兄们,咬住后槽牙,等敌骑踏入第二道壕沟再放箭。”
陈朔的声音低沉,却带着穿透力,“王猛将军在左翼芦苇荡埋伏了两百长槊手,若敌骑迂回,便用拒马封死滩涂小径——今日咱们背水而战,退无可退!”
话音未落,对岸的号角声撕裂空气。
北魏骑兵分成三列,前排千余轻骑如离弦之箭冲出,马蹄在结霜的河滩上敲出火星,狼首大旗在风中狂舞。
陈朔注意到,这些轻骑果然如《南齐书》记载的那样,“轻装斥候,不备重甲”,仅在胸前挂着两片牛皮护心,腰间悬着环首刀,却没有马镫——这意味着他们一旦落马,很难迅速起身。
“咚!”
第一声战鼓在身后响起,步兵方阵开始缓缓后移,在坡顶与渡口之间留出五十步的缓冲带。
陈朔按住腰间刀柄,掌心的老茧与刀柄的缠绳摩擦,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定感——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正与他的战术思维完美融合。
当第一排北魏轻骑踏入第一道壕沟,“咔嚓”声此起彼伏,数匹战马前蹄陷入冻土,铁蹄踩中尖桩,顿时人仰马翻。
后排骑兵收势不及,撞在同伴身上,阵型出现缺口。
陈朔抓住时机,令旗一挥:“第一段,放!”
坡顶第一排弓箭手齐射,一千支长箭划破寒风,如暴雨般砸向两百步外的敌骑。
由于提前计算了仰角,箭矢竟比普通平射多出三十步射程,前排轻骑猝不及防,数十人中箭落马,战马嘶鸣声响彻渡口。
“第二段,补中!”
第二排短弩手半蹲瞄准,弩箭射程较近,但穿透力更强,专射落马后挣扎的敌兵。
陈朔透过望远镜,看见一名北魏百夫长举刀试图指挥突围,却被弩箭射中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