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靖康:开局围城?朕绝不当亡国君》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研墨的中年人”,主要人物有赵桓宋钦宗,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金贼凶悍?朕比他们更狠!玩谋略,设陷阱,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朕如何逆天改命,将这靖康耻,变成金人的耻辱柱!让这腐朽的大宋,在朕手中重铸铁血脊梁!挡朕者,死!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愤怒、惊惧、不甘……种种情绪在他心中交织。
他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他绝不能让那个忤逆子毁了他的一切!他才是大宋真正的主人!
“传旨!”赵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召集宿卫亲军!立刻包围垂拱殿!朕……朕要亲自去问问那个逆子!他到底想干什么!”
“太上皇!”梁师成大惊失色,“万万不可啊!如今城外金兵环伺,城内人心惶惶,若是再……再引发宫廷内乱,那……那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他虽然也恨赵桓,但更怕局面彻底失控。一旦宫廷火并,金人趁虚而入,他们谁也跑不了!
赵佶动作一僵。梁师成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他。是啊,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金兵还在城外!
但他咽不下这口气!也绝不能坐视赵桓继续掌控局面!
“那……那你说该怎么办?!”赵佶烦躁地挥了挥手,“难道就任由他胡来?等城破了,我们一起去给金人当阶下囚吗?!”
梁师成眼珠一转,凑到赵佶耳边,压低声音道:“太上皇,硬碰硬恐非上策。官家如今似乎……似乎得了军方一些人的支持,李纲、吴敏之流,都唯他马首是瞻。但……但城中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死战到底。”
“您想啊,”梁师成循循善诱,“金兵势大,汴京被围,粮草能支撑多久?城中那些王公贵族、富商大贾,哪个不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要我们暗中联络,许以重利,再将官家撕毁国书、意图死战到底的消息散播出去……”
“你是说……”赵佶眼中精光一闪。
“到时候,人心思变,必然有人会为了保全自身,而另寻出路……”梁师成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或许……我们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稍加引导,便有人会替我们……‘劝说’官家呢?”
“借刀杀人?”赵佶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变得幽深起来。
“太上皇圣明!”梁师成连忙奉承道,“官家毕竟年轻,性情急躁,又刚愎自用。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暗中布局。待他众叛亲离,或者……或者城防出现重大纰漏之时,您再出面,以太上皇之尊,收拾残局,力挽狂澜……届时,这天下,这人心,不还是向着您吗?”
赵佶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梁师成的计策虽然阴险,却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与那个似乎变得异常强硬的儿子正面冲突,风险太大。
“好!”赵佶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酷,“就按你说的办!立刻去联络那些‘识时务’的人!告诉他们,朕……不会亏待他们的!”
“另外,”他补充道,“派人盯紧垂拱殿和城防各处!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报与朕知!”
“遵旨!”梁师成心中一喜,连忙应下。
看着梁师成退下,赵佶重新拿起一块玉佩,放在手中摩挲着。宫殿内恢复了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但他心中的怒火和焦虑,却并未平息。
桓儿啊桓儿,你真的以为,坐上那把龙椅,就能掌控一切了吗?
这大宋,这天下,还轮不到你说了算!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汴京城破,金兵涌入的景象……不!绝不能这样!他要的是议和,是保住富贵!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隐约的喧哗和急促的脚步声,似乎还夹杂着兵器声响!
赵佶猛地睁开眼,心中一紧!
“外面怎么回事?!”他厉声问道。
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色惨白,声音发颤:
“太……太上皇!不好了!宫……宫门外……南……南薰门那边……打……打起来了!听说……听说官家……官家亲……亲自上城头了!”
震天的欢呼声浪潮般涌来,又渐渐回落,如同退潮后露出的礁石,显露出其下更加凄厉的呻吟与哀嚎。"